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培养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的表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有内框,且内框顶部位置处的内壁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柱,且转柱的表面皆固定有等间距的放置盘,用于放置培养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气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培养箱观察时的便利程度,提高了培养箱使用时的实用性,而且避免了培养箱使用时的内部环境受外界影响而变化过快的现象。受外界影响而变化过快的现象。受外界影响而变化过快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
[0001]本技术涉及培养箱
,具体为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
技术介绍
[0002]霉菌培养箱是培养箱的一种,主要是培养生物与植物,在密闭的空间内设置相应的温度、湿度,使霉菌在4
‑
6小时左右长出来,作为人工加快繁殖霉菌之用,是大专院校、医药、军工、电子、化工、生物科研部门作储藏菌种、生物培养、是科研实验室必需侧试设备,用于侧试和判断其在湿热温度环境变化后的参数及性能。
[0003]经检索,专利号为201922194728.3,名称为一种霉菌培养箱的技术,包括培养箱主体,所述培养箱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培养箱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箱门的下端设置有防尘散热结构,所述防尘散热结构的上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培养箱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培养皿放置结构,通过研究分析发现,该培养箱虽然能够能够方便工作人员放置培养皿,有效的避免培养皿内部的霉菌洒落出来,有利于人们的使用,并能有效的防止灰尘进入培育箱的内部,还可以方便人们定期清理灰尘,以保证培养箱的散热效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培养箱在观察培养皿时较为繁琐,从而严重的影响了培养箱使用时的便利程度;其次,培养箱在使用时很难实现均匀导气的功能,从而降低了培养箱使用时的实用性;再次,培养箱在使用时未设置保温功能,从而容易导致培养箱使用时内部环境受外界影响而变化过快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培养箱使用时的便利程度低,实用性低,以及内部环境受外界影响而变化过快的现象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箱体的表面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内部固定有内框,且内框顶部位置处的内壁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底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柱,且转柱的表面皆固定有等间距的放置盘,用于放置培养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导气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箱体顶部位置处的内壁安装有加热器,且加热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箱体顶部位置处的内壁安装有制冷器,且制冷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箱体的内壁安装有温度监测器,且温度监测器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加热器、温度监测器与制冷器皆位于分隔板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包括有调节腔体、转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调节腔体开设在箱体底部位置处的表面,且调节腔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所
述转柱的底部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一端延伸至调节腔体的内部并与调节腔体的内壁相互转动配合,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回型槽、密封垫、连接层和岩棉层,所述密封垫粘黏在箱门内壁的边缘位置处,所述回型槽开设在箱体的表面,且回型槽与密封垫相互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层分别粘黏在箱体两侧的内壁,且连接层的表面固定有岩棉层,并且岩棉层的表面与内框的表面紧密贴合,用于对内框进行保温。
[0010]优选的,所述导气机构由导气管、固定盘、分流管和导气罩组成,所述固定盘固定在转柱顶部位置处的表面,所述导气管固定在分隔板表面的中心位置处,且导气管的一端贯穿分隔板并延伸至转柱的内部,所述分流管分别通过支架固定在放置盘和固定盘的底部,且分流管与转柱相连通,并且分流管的底部固定有导气罩。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不仅提高了培养箱观察时的便利程度,提高了培养箱使用时的实用性,而且避免了培养箱使用时的内部环境受外界影响而变化过快的现象;
[0012]1、通过设置有调节机构,通过箱门表面的观察窗观察培养皿,随后可转动主动齿轮,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作用下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并在调节腔体内部转轴的作用下带动转柱转动,带动培养皿转动,调节培养皿的位置,便于观察另一侧的培养皿,实现了培养箱对培养皿位置的调节功能,从而提高了培养箱观察时的便利程度;
[0013]2、通过设置有导气机构,加热器或制冷器产生的热气或冷气通过导气管导至转柱内部,并依次导至分流管内部,并通过导气罩导出,使箱体内部的热气或冷气较为均匀,并在固定盘的作用下可将分流管固定,实现了培养箱的均匀导气的功能,从而提高了培养箱使用时的实用性;
[0014]3、通过设置有密封机构,关闭箱门时,密封垫挤压至回型槽内部,从而将箱体内部进行密封,并在连接层表面岩棉层的作用下对内框进行保温,避免温度变化过快,实现了培养箱的保温功能,从而避免了培养箱使用时的内部环境受外界影响而变化过快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俯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箱体;101、控制面板;102、箱门;103、转柱;104、分隔板;105、加热器;106、温度监测器;107、制冷器;108、内框;109、放置盘;2、调节机构;201、调节腔体;202、转轴;203、主动齿轮;204、从动齿轮;3、密封机构;301、回型槽;302、密封垫;303、连接层;304、岩棉层;4、导气机构;401、导气管;402、固定盘;403、分流管;404、导气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上、下、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101,该控制面板101的内部嵌入设置有锂电池和处理器,处理器包括放大管、保护电阻Rm、滤波器、A/D转换器和单片机,传感器和保护电阻Rm并联放大管后与滤波器串联,并通过A/D转换器将信号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表面嵌入设置有控制面板(101),所述箱体(1)的表面铰接有箱门(102),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有内框(108),且内框(108)顶部位置处的内壁固定有分隔板(104),所述分隔板(104)底部的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柱(103),且转柱(103)的表面皆固定有等间距的放置盘(109),用于放置培养皿;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密封机构(3),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气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顶部位置处的内壁安装有加热器(105),且加热器(105)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箱体(1)顶部位置处的内壁安装有制冷器(107),且制冷器(107)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箱体(1)的内壁安装有温度监测器(106),且温度监测器(106)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10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并且加热器(105)、温度监测器(106)与制冷器(107)皆位于分隔板(104)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可调功能的霉菌试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调节腔体(201)、转轴(202)、主动齿轮(203)和从动齿轮(204),所述调节腔体(201)开设在箱体(1)底部位置处的表面,且调节腔体(201)的内部通过轴承连接有主动齿轮(203),所述转柱(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洪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中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