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837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帐篷、常压帐篷、缓冲帐篷和负压过滤装置;该负压过滤装置与负压帐篷连接;该负压过滤装置包括负压风机和除菌过滤器;该负压过滤装置用于将负压帐篷内的空气经除菌过滤处理后经排到外部环境并使所述负压帐篷内保持负压状态;该常压帐篷通过缓冲帐篷与负压帐篷连接;且该缓冲帐篷与负压帐篷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门,该缓冲帐篷与常压帐篷相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门;所述缓冲帐篷具有补气口,该补气口处安装有单向进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阻断病毒扩散到帐篷外部且可分区隔离,并通过缓冲帐篷的两道密封门,在人员进出时病毒不会外泄或带出且使负压帐篷内部负压稳定。毒不会外泄或带出且使负压帐篷内部负压稳定。毒不会外泄或带出且使负压帐篷内部负压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


[0001]本技术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

技术介绍

[0002]在疫情爆发时期,可以使用应急帐篷迅速搭建临时检测和治疗区域,使来院可疑病患直接进入帐篷接受预检和治疗,不会接触到医院的其他部门,降低院内交叉感染几率。而目前的负压隔离帐篷采用单篷设计,存在以下不足和弊端:
[0003]第一,只能在一个篷内通过隔帘分隔为不同的房间,由于存在空气的流动,依然存在内部交叉干扰的问题;
[0004]第二、由于医疗需要,会将医疗物资,试剂、样本等放置在篷内,存在空间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病毒空气流动到医疗物资,试剂、样本所放置的室内;
[0005]第三、出污染区(病房)和清洁区(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辅助用房)集中在一个篷内,相互之间无法做到空气阻隔,病毒和污染物容易扩散到清洁区;
[0006]第四、由于出污染区(病房)和清洁区(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辅助用房)集中在一个篷内,压力相同,进行压差控制,不能防止污染物的不利扩散;
[0007]第五、当人员进出负压隔离帐篷时仍然会存在负压隔离帐篷内污染空气会被带出篷外,导致病毒外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一个或多个缺陷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帐篷、常压帐篷、缓冲帐篷和负压过滤装置;该负压过滤装置与负压帐篷连接;该负压过滤装置包括负压风机和除菌过滤器;该负压过滤装置用于将负压帐篷内的空气经除菌过滤处理后经排到外部环境并使所述负压帐篷内保持负压状态;该常压帐篷通过缓冲帐篷与负压帐篷连接;且该缓冲帐篷与负压帐篷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门,该缓冲帐篷与常压帐篷相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门;所述缓冲帐篷具有补气口,该补气口处安装有单向进气阀。
[0010]采用上述方案,第一、该负压帐篷内用于患者治疗,属于高污染区;而该常压帐篷可作为预检、物资存放、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用,属于清洁区,可实现分区管理、治疗和预检测;第二、由于通过该负压风机向外排气使负压帐篷内负压,阻止了负压帐篷外向自然排气,使负压帐篷内的病毒就不会扩散到外部,从而实现隔离,同时该负压风机排出的空气会通过除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处理,可防止病毒排出;第三、该常压帐篷通过缓冲帐篷与负压帐篷连接,而该缓冲帐篷配置两道密封门,当打开该第一密封门时,由于该负压帐篷与缓冲帐篷存在压差,该负压帐篷压力较低,使开门后带入缓冲帐篷内空气会回流向所述负压帐篷内,在人员进出时该缓冲帐篷内被污染的空气不会跑出篷外,同时也可确保人员进出时负压帐篷内部负压稳定;第四,由于在所述缓冲帐篷具有补气口,该补气口处安装有单
向进气阀,当该缓冲帐篷内的空气由于第一密封门打开而进入该负压帐篷后,存在空气的流失而压力降低,然后当该第一密封门关闭后篷外的新鲜空气会通过单向进气阀补入并恢复常压,同时也利于在下次该第一密封门打开时该负压帐篷与缓冲帐篷之间具有足够压差;第五,由于该补气口处安装有单向进气阀,由于只能空气流进而不能流出,可避免该负压帐篷内被污染的空气向外跑出,因此只能在该第一密封门打开后回流到负压帐篷内;第六,当打开第二密封门时该第一密封门是保持关闭状态,所以负压帐篷内空气是不会流入所述常压帐篷内;而打开第一密封门时该第二密封门是保持关闭状态,由于存在压差该负压帐篷不会流入缓冲帐篷内;因此负压帐篷内的气压低于常压帐篷内、缓冲帐篷内和外界的气压,使常压帐篷内、缓冲帐篷内和外界环境免受污染,降低篷外人员和常压帐篷内人员的感染几率。
[0011]优选地,所述常压帐篷俯视外形呈正多边形,且在该负压帐篷至少一边处设置有常压帐篷和缓冲帐篷。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门包括门框、门板及门锁;
[0013]该门框在朝向门板的一侧上嵌装有密封圈,该门板一端通过合页与门框可转动连接;
[0014]该门锁包括锁闩和锁座,该锁闩可转动地安装在门板另一端上,该锁闩具有锁舌部和把持部,该锁座固定在该门框上并且与锁闩位置对应;
[0015]该锁座上设有外挡部,且当该锁闩转动后其锁舌部与外挡部接触配合时该门板被限制转动。
[0016]优选地,所述锁舌部通过斜楔面与外挡部接触配合。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门和第二密封门的结构相同。
[0018]优选地,所述门框上设置有用于检测门板开关状态的传感器;该传感器与负压风机与控制器电连接;当该传感器检测到开门状态时并发送信号给该控制器并控制该负压风机提速运行。
[0019]优选地,所述常压帐篷与缓冲帐篷为一体结构。
[0020]优选地,所述常压帐篷为矩形状。
[0021]本技术有益效果:
[0022]第一、本技术由于该负压帐篷内用于传染病患者治疗,属于高污染区;而该常压帐篷可作为预检、非传染病患者治疗、物资存放、医生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用,属于清洁区;而缓冲帐篷属于半污染区,作为避免高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的缓冲室,因此可实现分区管理、治疗和预检测;
[0023]第二、本技术由于通过该负压风机向外排气使负压帐篷内负压,阻止了负压帐篷外向自然排气,使负压帐篷内的病毒就不会扩散到外部,从而实现隔离,同时该负压风机排出的空气会通过除菌过滤器除菌过滤处理,可防止病毒排出;
[0024]第三、本技术由于该常压帐篷通过缓冲帐篷与负压帐篷连接,而该缓冲帐篷配置两道密封门,当打开该第一密封门时,由于该负压帐篷与缓冲帐篷存在压差,该负压帐篷压力较低,使开门后带入缓冲帐篷内空气会回流向所述负压帐篷内,在人员进出时该缓冲帐篷内被污染的空气不会跑出篷外,同时也可确保人员进出时负压帐篷内部负压稳定;
[0025]第四,本技术由于在所述缓冲帐篷具有补气口,该补气口处安装有单向进气
阀,当该缓冲帐篷内的空气由于第一密封门打开而进入该负压帐篷后,存在空气的流失而压力降低,然后当该第一密封门关闭后篷外的新鲜空气会通过单向进气阀补入并恢复常压,同时也利于在下次该第一密封门打开时该负压帐篷与缓冲帐篷之间具有足够压差;
[0026]第五,本技术由于该补气口处安装有单向进气阀,由于只能空气流进而不能流出,可避免该负压帐篷内被污染的空气向外跑出,因此被污染的空气只能在该第一密封门打开后回流到负压帐篷内;
[0027]第六,本技术由于当打开第二密封门时该第一密封门是保持关闭状态,所以负压帐篷内空气是不会流入所述常压帐篷内;而打开第一密封门时该第二密封门是保持关闭状态,由于存在压差该负压帐篷不会流入缓冲帐篷内;因此负压帐篷内的气压低于常压帐篷内、缓冲帐篷内和外界的气压,使常压帐篷内、缓冲帐篷内和外界环境免受污染,降低篷外人员和常压帐篷内人员的感染几率;
[0028]第七,本技术由于该门锁采用了不同于现有结构设计,可达到采用较低的成本条件下增加锁紧力和密封性能,同时操作也非常简单,并兼具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帐篷(1)、常压帐篷(2)、缓冲帐篷(3)和负压过滤装置(4);该负压过滤装置(4)与负压帐篷(1)连接;该负压过滤装置(4)包括负压风机(4

1)和除菌过滤器(4

2);该负压过滤装置(4)用于将负压帐篷(1)内的空气经除菌过滤处理后经排到外部环境并使所述负压帐篷(1)内保持负压状态;该常压帐篷(2)通过缓冲帐篷(3)与负压帐篷(1)连接;且该缓冲帐篷(3)与负压帐篷(1)相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门(6),该缓冲帐篷(3)与常压帐篷(2)相接处设置有第二密封门(7);所述缓冲帐篷(3)具有补气口(301),该补气口(301)处安装有单向进气阀(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帐篷(1)俯视外形呈正多边形,且在该负压帐篷(1)至少一边处设置有常压帐篷(2)和缓冲帐篷(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医用隔离组合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门(6)包括门框(6

1)、门板(6

2)及门锁;该门框(6

1)在朝向门板(6

2)的一侧上嵌装有密封圈(6

6),该门板(6

2)一端通过合页(6

5)与门框(6

1)可转动连接;该门锁包括锁闩(6

3)和锁座(6

4),该锁闩(6

3)可转动地安装在门板(6

2)另一端上,该锁闩(6

3)具有锁舌部(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娟娟周昊黎华茂何坤刘靓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