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抑尘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62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负压抑尘漏斗,具体涉及卸料技术领域,包括钢架、脉冲除尘机,所述钢架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双层漏斗,所述双层漏斗的两侧设置有脉冲除尘机,所述脉冲除尘机的下方设有风机,所述钢架下方的四个拐角位置处设有半挂支撑,其中两组半挂支撑下方设有定向轮,另外两组半挂支撑下方设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的利用双层叠加漏斗之间下层料斗上方设置的出风口,连接大功率除尘器及自然抽风口,使下漏斗内形成负压区,将物料下落过程中斗内产生的扬尘,通过除尘器进行过滤,进入灰斗,以达到抑尘目的,利用负压吸尘的方式能够较为有效的对飘散的粉尘进行处理,有效的改善了周围的环境质量,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具备较高的实用性。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负压抑尘漏斗


[0001]本技术涉及卸料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负压抑尘漏斗。

技术介绍

[0002]负压抑尘漏斗主要用于港口、码头、库场粉尘较多物料卸船过程中的定量灌包及装箱、装车作业,适用于各种粉料:如氧化铝、水泥熟料、粮食(麦类;豆类;木薯类)、各类化肥、干式矿粉等粉尘较多物料的卸料。
[0003]物料在卸船的作业中,粉尘的主要来源是门机抓斗在向料斗内放料的瞬间所喷发的物料。由于抓料设备(如门机抓斗)在向料斗内放料的瞬间所喷发的物料,普通的料斗无法实现抑尘目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负压抑尘漏斗来改善其卸料的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负压抑尘漏斗,巧妙的利用双层叠加漏斗之间下层料斗上方设置的出风口,连接大功率除尘器及自然抽风口,使下层料斗内形成负压区,将物料下落过程中斗内产生的扬尘,通过除尘器进行过滤,进入灰斗,以达到抑尘目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负压抑尘漏斗,包括钢架、脉冲除尘机、双层漏斗、上漏斗、下漏斗、上层除尘管道、粉尘隔离装置、下层除尘管道、半挂支撑、定向轮、万向轮、风机,所述钢架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双层漏斗,所述双层漏斗的两侧设置有脉冲除尘机,所述脉冲除尘机的下方设有风机,所述钢架下方的四个拐角位置处设有半挂支撑,其中两组半挂支撑下方设有定向轮,另外两组半挂支撑下方设有万向轮;
[0006]所述双层漏斗包括顶部设置的上漏斗,所述上漏斗的底端连接有下漏斗,所述下漏斗两侧固定连接有下层除尘管道,所述下漏斗的顶部内侧靠近上漏斗的下方位置处对称连接有一套粉尘隔离装置,粉尘隔离装置的端部搁置在上漏斗的下方收口处的三角板上,且下漏斗的顶部外壁嵌入安装有下层除尘管道。
[000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层漏斗上的上漏斗与下漏斗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在一起,其中双层漏斗与钢架卡合安装。
[000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漏斗底部出口收小并设有竖筋三角板。
[000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双层漏斗的底部设置有两组下料管,下料管上嵌入安装有手动启闭阀。
[00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钢架的内部设置有楼梯过道,其中钢架的两侧设有风机平台。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巧妙将原有的单漏斗改为双层叠加漏斗,该漏斗由上漏斗与下漏斗组成,各有各的作用。
[0013]上漏斗和传统漏斗一致,上口为大尺寸,保证40t门机抓斗能在上漏斗内张开,且
不碰斗壁,直壁处设有上层除尘管道,上漏洞下口收口为小尺寸,和粉尘隔离装置尺寸配合,能稳定固定粉尘隔离装置。
[0014]下漏斗上口和上漏斗外壁焊接,粉尘隔离装置即下漏斗进料口,且在下漏斗外壁上端设置有下层除尘管道,整个腔体呈密封箱体。
[0015]本技术巧妙的利用双层叠加漏斗之间下层料斗上方设置的出风口,连接大功率除尘器及自然抽风口,使下漏斗内形成负压区,将物料下落过程中斗内产生的扬尘,通过除尘器进行过滤,进入灰斗,以达到抑尘目的,利用负压吸尘的方式能够较为有效的对飘散的粉尘进行处理,有效的改善了周围的环境质量,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双层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为:1钢架、2脉冲除尘机、3双层漏斗、31上漏斗、32下漏斗、 33上层除尘管道、34粉尘隔离装置、36下层除尘管道、4半挂支撑、5定向轮、6万向轮、7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附图1

3所示的负压抑尘漏斗,包括钢架1、脉冲除尘机2、双层漏斗 3、上漏斗31、下漏斗32、上层除尘管道33、粉尘隔离装置34、下层除尘管道36、半挂支撑4、定向轮5、万向轮6、风机7,所述钢架1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双层漏斗3,所述双层漏斗3的两侧设置有脉冲除尘机2,所述脉冲除尘机2的下方设有风机7,所述钢架1下方的四个拐角位置处设有半挂支撑4,其中两组半挂支撑4下方设有定向轮5,另外两组半挂支撑4下方设有万向轮 6;
[0022]所述双层漏斗3包括顶部设置的上漏斗31,所述上漏斗31的底端连接有下漏斗32,所述下漏斗32两侧固定连接有下层除尘管道36,所述下漏斗32 的顶部内侧靠近上漏斗31的下方位置处对称连接有一个粉尘隔离装置34,该粉尘隔离装置34的端部搁置在下漏斗32的内壁的三角板上,所述上漏斗31 的上方嵌入安装有上层除尘管道33。
[0023]所述双层漏斗3上的上漏斗31与下漏斗32之间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在一起,其中双层漏斗3与钢架1卡合安装。
[0024]所述上漏斗31底部出口收小并设有竖筋三角板,以便于将粉尘隔离装置 34架空在下层漏斗32上方。
[0025]所述双层漏斗3的下表面设置有两组下料管,下料管上嵌入安装有启闭阀,以便于下漏斗32中存储的物料通过下料管进行装载。
[0026]所述钢架1的内部设置有楼梯过道,其中钢架1的两侧设有风机平台,以便于通过楼梯过道进行工作人员的上下攀爬,通过风机平台来对风机7进行支撑。
[0027]工作原理:
[0028]本技术在实施时,门机抓斗抓料后置于上漏斗31斗内缓慢张开,部分粉尘沿上漏斗31内壁由气流带起。此时上漏斗31外壁上层除尘管道33集中处理该部分粉尘,抓斗内物料将冲击上漏斗31底部的粉尘隔离装置,在物料的冲击力作用下,架空在上漏斗31底部粉尘隔离装置的物料通道将被动打开,让物料顺利进入下漏斗32内,当抓斗内物料完全放完时,由于失去了物料的冲击力,粉尘隔离装置的物料在弹簧的作用下向上推动粉尘隔离装置34,通道将自动关闭,此时物料已全部存储在下漏斗32内,且下漏斗32内扬尘也完全隔离在下漏斗32内,最后利用下漏斗32上方设置的出风口,连接大功率除尘器及自然抽风口,使下漏斗32内形成负压区,将物料下落过程中斗内产生的扬尘,通过脉冲除尘机2进行过滤,进入灰斗,以达到抑尘目的,利用负压吸尘的方式能够较为有效的对飘散的粉尘进行处理,有效的改善了周围的环境质量,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0029]另外,由于该装置需要随时移动,当移动到指定的位置处,半挂支撑4 伸出,使得定向轮5和万向轮6脱离地面,钢架1则是直接接触地面,从而保证了整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30]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负压抑尘漏斗,包括钢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1)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双层漏斗(3),所述双层漏斗(3)的两侧设置有脉冲除尘机(2),所述脉冲除尘机(2)的下方设有风机(7),所述钢架(1)下方的四个拐角位置处设有半挂支撑(4),其中两组半挂支撑(4)下方设有定向轮(5),另外两组半挂支撑(4)下方设有万向轮(6);所述双层漏斗(3)包括顶部设置的上漏斗(31),所述上漏斗(31)的底端连接有下漏斗(32),所述下漏斗(32)上端两侧与下层除尘管道(36)固定连接,所述上漏斗(31)的底部进行收口,架空在下漏斗(32)的上方,且在此收口位置搁置一套粉尘隔离装置(34),该套粉尘隔离装置(34)的端部钢架搁置在上漏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海涛刘德忠王会李楠陈晓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格唯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