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645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包括:多个人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梯级上是否有乘客,并识别乘客类型以及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多个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用于监测乘客是否正确握持扶手带;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扶手带导轨上,位于扶手带下部;人员检测传感器包括,多个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和多个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护栏的上部,用于识别乘客类型;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护栏的下部,用于识别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持续性安全乘梯提醒的噪声扰民情况、准确捕捉乘客所在位置,避免了扶手带与梯级的相对运动偏差。运动偏差。运动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乘客输送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的日益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大型商场、超市、地铁、高铁等场所也日益丰富了起来,自动扶梯和人行道作为此类场所载客的主要工具,其使用期间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当乘客在乘坐自动扶梯和人行道时,正确的乘坐方式是握紧扶手带,这在乘坐时往往也会有语音播报提醒。但由于环境噪音的嘈杂,多部并行的自动扶梯语音播报提醒也会出现声音交错的情况,实际上在乘坐扶梯时,大数人往往忽略需要握紧扶手带,因此在乘坐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是目前自动扶梯和人行道常见的事故原因之一。
[0003]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108358029A公开的一种智能提醒的自动扶梯及控制方法,包括护栏、梯级、扶手带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梯级上带有感应压板,用于检测是否有人乘坐,感应踏板内设有提醒乘客正确使用扶梯的警示灯,扶手带上中部和两侧都设有压力感应膜,用于检测乘客是否握住扶手带,感应踏板和压力感应膜都与控制电路相连接,形成对乘客安全乘梯的一种监测手段。但由于感应踏板设置在梯级上,压力感应膜设置在扶手带上,两者相对扶梯都是运动部件,因此存在运动误差,且由于国标规定扶手带移速要大于梯级移速,因此两者之间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会伴随着梯路运行而逐渐增大,从而导致判断结果不准确而失去针对性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包括
[0005]多个人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梯级上是否有乘客,并识别乘客类型以及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多个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用于监测乘客是否正确握持扶手带;所述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扶手带导轨上,位于扶手带下部;所述人员检测传感器包括,多个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和多个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所述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护栏的上部,用于识别乘客类型;所述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护栏的下部,用于识别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
[0006]优选地,当所述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识别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后,开启所述位置的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所述位置是指该梯级所在乘客输送装置的位置区间和乘客站立在该梯级上的位置。
[0007]优选地,所述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为热敏传感器,所述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
[0008]优选地,所述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
[0009]优选地,多个所述人员检测传感器的布置间隔大致等于乘客输送装置的梯级宽
度。
[0010]优选地,多个所述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的布置间隔小于多个所述人员检测传感器的布置间隔的一半。
[0011]优选地,所述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监测乘客握持的方法为:通过低位热敏传感器识别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通过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识别乘客类型,如果所述乘客类型为成人,则开启所述位置的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对乘客是否准确握持扶手带做出判断;若检测到未正确握持扶手带则输出第一警示信号。
[0012]优选地,所述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监测乘客握持的方法为:通过低位热敏传感器识别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通过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识别乘客类型,如果所述乘客类型为非成人,则输出第二警示信号。
[0013]优选地,所述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还包括安全警示模块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护栏的上,用于提醒乘客。
[0014]优选地,所述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和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
[0015]优选地,所述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7](1)针对性提醒乘客安全乘梯,减少了持续性安全乘梯提醒的噪声扰民情况;
[0018](2)准确捕捉乘客所在位置,并对乘客所在位置区域进行扶手握持情况进行检测,对未握持扶手带的成人乘客进行提醒;对于儿童和物体,增加对成人乘客的提醒内容,更具针对性;
[0019](3)通过固定设置的传感器以及传感器间距的控制,避免了扶手带与梯级的相对运动偏差,保证对人员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至图3为实施例一的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所示装置的截面视图。
[0022]图3为图2所示装置的A处局部视图。
[0023]图4、图5为实施例二的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图4所示装置的B处局部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人员检测传感器;11、热敏传感器;12、超声波传感器;13、低位超声波传感器;2、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21、光敏传感器;22、压力传感器;3、安全警示模块;31、语音播报器;32、灯带;4、护栏;5、扶手带;51、扶手带导轨;52、透明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乘客输送装置包括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下面都以自动扶梯为例。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扶梯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包括人员检测传感器1,阵列排布在自动扶梯或人行道两侧护栏4上,用于检测梯级上是否有乘客,并识别乘客类型以及乘客
所在梯级的位置,这里的位置既包括该梯级所在自动扶梯的位置区间,又包括乘客站立在梯级上的位置,即站在梯级左侧或右侧;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2,安装在扶手带导轨51上,位于扶手带下部,阵列排布,间隔小于人员检测模块1的间隔,用于监测指定位置上的乘客是否正确握持扶手带;安全警示模块3,固定安装在两侧护栏4上,根据判断出的乘客类型以及乘客是否正确握持扶手带,给予相应的安全提醒,确保乘客安全乘梯。
[0031]如图1,2所示,人员检测传感器1为高低位布置,其中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由多个热敏传感器11组成,当有乘客乘梯经过,热敏传感器11接收到热源信号,即检测到乘客经过,根据左右侧布置,判断乘客所在左右侧的具体位置;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1由多个超声波传感器12组成,利用超声波对乘客的身高进行检测,分辨乘客类型,为成人、儿童或物体等,判断乘客是否具备主动握持扶手带的能力,并反馈到控制电路中,并触发指定区间左右侧扶手带导轨内的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2,并对乘客乘梯行为展开监测。
[0032]如图1

图3所示,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2为多个光敏传感器21,扶手带5的中部位置为透明材质52,当扶手带5上无遮蔽时,光敏传感器21可接收到环境光,视为无人握持扶手带,当扶手带5上被遮蔽时,光敏传感器21无法接收到环境光,即判断此时有人握住了扶手带,从而调整安全警示模块3的状态。
[0033]如图1

图3所示,安全警示模块3为一组语音播报器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人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梯级上是否有乘客,并识别乘客类型以及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多个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用于监测乘客是否正确握持扶手带;所述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扶手带导轨上,位于扶手带下部;所述人员检测传感器包括,多个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和多个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所述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护栏的上部,用于识别乘客类型;所述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安装在乘客输送装置两侧的护栏的下部,用于识别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识别乘客所在梯级的位置后,开启所述位置的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所述位置是指该梯级所在乘客输送装置的位置区间和乘客站立在该梯级上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人员检测传感器为热敏传感器,所述高位人员检测传感器为超声波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握持监控传感器为光敏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装置扶手带握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人员检测传感器的布置间隔大致等于乘客输送装置的梯级宽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乘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铭常达沈宗唐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