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毒力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633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毒力的方法,即用薯块进行采卵,并使卵发育成幼虫,再将带有幼虫的薯块置于含有供试药剂的湿沙土中培养,统计活虫数作为药剂处理后的虫数;同时,对应地利用薯块进行采卵和幼虫培养,并将薯块置于含水的湿沙土中培养,作为药剂处理前的初始虫数;计算毒力回归方程和L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毒力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定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毒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甘薯蚁象(Cylas formicarius,又称甘薯小象甲)为寡食性害虫,主要为害甘薯,受害薯块有恶臭和苦味,不能食用和饲用,造成甘薯质量下降。甘薯蚁象在我国南方薯区发生严重,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等地区。近年来,已经扩散到长江中下游薯区,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0003]在甘薯蚁象的整个发育期中,只有成虫羽化后从薯块中钻出,在甘薯表面的取食孔内产卵,也可取食植株的主茎等部位,而卵、幼虫、蛹等虫态,均在甘薯薯块内部取食危害。根据成虫羽化后在薯块表面取食产卵的生活习性,目前对甘薯蚁象的防治以防治成虫为主。因此,对于甘薯蚁象的毒力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都是以成虫虫数和薯块的危害指数作为评价对象(如Tara P.Smith等.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06,99(6):2024

2029;陈福如等.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4):445

447;林文道.福建农业科技,2009,(5):54

55;王容燕等.农药,2015,54(10):777

780),而对于甘薯蚁象幼虫的效果评价很少。专利CN105284876A公开了将甘薯薯片浸入药剂后接入甘薯蚁象成虫,测定药剂对甘薯蚁象成虫的胃毒毒力,计算出对甘薯蚁象成虫的致死中浓度值和共毒系数,对其毒力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而将带有甘薯蚁象幼虫或卵的薯块浸入药液中,只能通过调查薯块的危害级别,计算薯块的危害指数和防治效果,但是不能测定出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和卵的毒力水平,因此,此种方法不能正确评估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和卵的毒力水平,也不能为筛选相应的杀虫剂提供依据。
[0004]按照部颁标准(NY/T1154.4

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4部分:内吸活性实验连续浸叶法.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白婷婷等,山东农业科学.2019,51(4):128

131),对于内吸药剂的生物测定,采用带根植株浸药液、叶片接虫的方法,这一方法适用于供试昆虫在植株体外能够存活危害,且能够准确确定起始虫数的昆虫的毒力测定。但是这一方法不适用于甘薯蚁象幼虫的生物测定。因为,甘薯蚁象的整个生育期,除了成虫期外,其余时期均在薯块中完成,虫体离开薯块不能存活,不能通过切开薯块得知起始虫量后,再进行药剂处理测定。
[0005]啶虫脒(英文通用名为Acetamiprid,其化学名称为N

(N

氰基

乙亚胺基)

N

甲基
‑2‑
氯吡啶
‑5‑
甲胺,化学式为C
10
H
11
ClN4)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广泛用于水稻,尤其蔬菜、果树、茶叶的蚜虫、飞虱、部分鳞翅目害虫的防治,还用于鞘翅目害虫天牛、缨翅目害虫蓟马等的防治(周育等,植物保护,2006,32(3):16

20)。
[0006]吡虫啉(英文通用名为Imidacloprid,其化学名称为:1

(6


‑3‑
吡啶甲基)

N

硝基咪唑
‑2‑
亚胺,化学式为:C9H
10
ClN5O2)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的特点,并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蚜虫、叶蝉、飞
虱、蓟马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对部分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还经常被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和草坪害虫的防控(原万玲,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0)。
[0007]经检索,未发现有关测定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毒力的方法的报道。也未发现将啶虫脒和吡虫啉用于防治甘薯蚁象幼虫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毒力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客观准确评价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的毒力水平,从而为筛选用于防治甘薯蚁象幼虫的内吸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
[0009]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啶虫脒在防治甘薯蚁象幼虫上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吡虫啉在防治甘薯蚁象幼虫上的应用。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测定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毒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甘薯薯块的生根培养:取大小为175~225克的甘薯薯块,并将其生根部位的3~5cm竖直埋入湿沙子中,然后在25℃、L16:D8的培养箱中进行生根培养;
[0014](2)采卵:待步骤(1)中所述薯块的根长到1~10cm,芽长到0.2~1.0cm时,将薯块取出,并用保鲜膜将薯块上的生根部位包好,然后放入到有20头交配后健康一致的甘薯蚁象雌成虫的盒子中,饲喂24小时,使其在薯块上产卵;再将带有卵的薯块取出,去掉保鲜膜,将其生根部位埋入到湿沙子中;在28℃、L16:D8条件下培养5~6天,使薯块中的卵发育,孵化为一龄幼虫;
[0015](3)供试药剂配制:将供试药剂进行梯度稀释,得不同浓度的药液;称取干沙子50~100克,加入药液10~20mL,混匀;然后将混匀后的沙子放入塑料杯中;
[0016](4)药剂处理和测定:将步骤(2)中所得的薯块放入步骤(3)的塑料杯中,一个塑料杯中放入一个薯块,且将其生根部位竖直向下放入塑料杯的沙子中;在28℃、L16:D8的条件下保湿培养7天;每个浓度的药液重复3次;剖开薯块检查活虫数,作为药剂处理后的虫数;
[0017](5)初始虫数的统计:将按照步骤(1)进行生根的单块薯块放入到步骤(2)采卵后的20头甘薯蚁象雌成虫的饲养盒中进行采卵24小时;将薯块取出,然后更换薯块再次采卵24小时;共计采卵3次,作为3次重复,并标记与步骤(2)采卵处理相对应的薯块;将采卵薯块的生根部位放入到加水的湿沙子中,在28℃、L16:D8的条件下保湿培养12天,剖开薯块检查活虫数,即为药剂处理前的初始虫数;
[0018](6)毒力计算:
[0019]相对死亡率(%)=(药剂处理前的初始虫数

药剂处理后的虫数)/药剂处理前的初始虫数
×
100;
[0020]将药剂浓度和相对死亡率(%)采用DPS7.0软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LC
50
值及95%置信限。
[0021]上述方法步骤(3)中所述的塑料杯的规格为口径6~8cm、底径4~6cm、高8~10cm。
[0022]所述的塑料杯的规格优选为口径7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内吸杀虫剂对甘薯蚁象幼虫毒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甘薯薯块的生根培养:取大小为175~225克的甘薯薯块,并将其生根部位的3~5cm竖直埋入湿沙子中,然后在25℃、L16:D8的培养箱中进行生根培养;(2)采卵:待步骤(1)中所述薯块的根长到1~10cm,芽长到0.2~1.0cm时,将薯块取出,并用保鲜膜将薯块上的生根部位包好,然后放入到有20头交配后健康一致的甘薯蚁象雌成虫的盒子中,饲喂24小时,使其在薯块上产卵;再将带有卵的薯块取出,去掉保鲜膜,将其生根部位埋入到湿沙子中;在28℃、L16:D8条件下培养5~6天,使薯块中的卵发育,孵化为一龄幼虫;(3)供试药剂配制:将供试药剂进行梯度稀释,得不同浓度的药液;称取干沙子50~100克,加入药液10~20mL,混匀;然后将混匀后的沙子放入塑料杯中;(4)药剂处理和测定:将步骤(2)中所得的薯块放入步骤(3)的塑料杯中,一个塑料杯中放入一个薯块,且将其生根部位竖直向下放入塑料杯的沙子中;在28℃、L16:D8的条件下保湿培养7天;每个浓度的药液重复3次;剖开薯块检查活虫数,作为药剂处理后的虫数;(5)初始虫数的统计:将按照步骤(1)进行生根的单块薯块放入到步骤(2)采卵后的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容燕马娟高波李秀花陈书龙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