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512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加固结构,包括有墙身本体及加固板件;该墙身本体包括有第一主体和第一钢筋网;该第一主体为混凝土材质,第一主体的内外侧面贯穿形成有通孔,该通孔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有填充块,填充块与第一主体成型在一起;该第一钢筋网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一主体内,第一钢筋网局部露于通孔中并与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该加固板件包括有第二主体和第二钢筋网;通过利用连接钢筋连接第二钢筋网,并配合连接钢筋伸插入通孔中勾住第一钢筋网,同时连接钢筋与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取代了传统之采用膨胀螺栓的方式,使加固板件与墙身本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构更加的稳固,并且不会有膨胀螺栓外露,墙身更加的美观。墙身更加的美观。墙身更加的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加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墙身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墙身主要包括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主要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墙承重结构建筑的墙身,承重与围护合一,骨架结构体系建筑墙身的作用是围护与分隔空间。墙身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的能力。墙身的种类较多,有单一材料的墙身,有复合材料的墙身。综合考虑围护、承重、节能、美观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墙身方案,是建筑构造的重要任务。
[0003]目前的墙身大部分为砖砌体,砖砌体属脆性材料,抗震能力差,因此在7度以上的地震设防区,对砖石结构建筑物的总高度、横墙间距、圈梁的设置以及墙体的局部尺寸等,都提出了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必须按抗震设计规范考虑。为此,目前出现了有钢筋混凝土的墙身,钢筋混凝土的墙身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0004]由于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厚度较薄,在经过多年使用后需要进行加固,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膨胀螺栓的方式将加固板件固定于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上,然而,膨胀螺栓不能与墙身内的钢筋网连接,从而使得加固结构不够稳固,并且加固后,膨胀螺栓外露于,严重影响墙身的外观。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加固结构,其整体结构更加的稳固,并且外观也更加的美观。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加固结构,包括有墙身本体以及加固板件;该墙身本体包括有第一主体和第一钢筋网;该第一主体为混凝土材质,第一主体的内外侧面贯穿形成有通孔,该通孔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有填充块,填充块与第一主体成型在一起;该第一钢筋网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一主体内,第一钢筋网局部露于通孔中并与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该加固板件包括有第二主体和第二钢筋网;该第二主体为碳纤维材质,第二主体贴合在第一主体的内侧面上;该第二钢筋网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二主体内,第二钢筋网连接有连接钢筋,该连接钢筋伸出第二主体并插入通孔中,连接钢筋勾住第一钢筋网并与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为多个,多个通孔间隔均等排布,每一通孔中均填充混凝土而形成有前述填充块,对应的,该连接钢筋为多个,多个连接钢筋均与第二钢筋网连接并分别伸出第二主体并插入对应的通孔中,多个连接钢筋勾住第一钢筋网并与对应的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固板件的厚度小于墙身本体的厚度。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钢筋网具有横向钢筋,该连接钢筋勾住横向钢筋。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通孔为圆孔。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3]通过利用连接钢筋连接第二钢筋网,并配合连接钢筋伸插入通孔中勾住第一钢筋网,同时连接钢筋与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取代了传统之采用膨胀螺栓的方式,使加固板件与墙身本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构更加的稳固,并且不会有膨胀螺栓外露,墙身更加的美观。
[0014]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0016]附图标识说明:
[0017]10、墙身本体
ꢀꢀꢀꢀꢀꢀꢀꢀꢀꢀꢀꢀꢀꢀꢀꢀꢀꢀꢀꢀꢀꢀꢀ
11、第一主体
[0018]12、第一钢筋网
ꢀꢀꢀꢀꢀꢀꢀꢀꢀꢀꢀꢀꢀꢀꢀꢀꢀꢀꢀꢀꢀ
121、横向钢筋
[0019]13、填充块
ꢀꢀꢀꢀꢀꢀꢀꢀꢀꢀꢀꢀꢀꢀꢀꢀꢀꢀꢀꢀꢀꢀꢀꢀꢀ
101、通孔
[0020]20、加固板件
ꢀꢀꢀꢀꢀꢀꢀꢀꢀꢀꢀꢀꢀꢀꢀꢀꢀꢀꢀꢀꢀꢀꢀ
21、第二主体
[0021]22、第二钢筋网
ꢀꢀꢀꢀꢀꢀꢀꢀꢀꢀꢀꢀꢀꢀꢀꢀꢀꢀꢀꢀꢀ
23、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墙身本体10以及加固板件20。
[0023]该墙身本体10包括有第一主体11和第一钢筋网12;该第一主体11为混凝土材质,第一主体11的内外侧面贯穿形成有通孔101,该通孔101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有填充块13,填充块13与第一主体11成型在一起;该第一钢筋网12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一主体11内,第一钢筋网12局部露于通孔101中并与填充块13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该通孔101为多个,多个通孔101间隔均等排布,每一通孔101中均填充混凝土而形成有前述填充块13;该第一钢筋网12具有横向钢筋121,该通孔101为圆孔。
[0024]该加固板件20包括有第二主体21和第二钢筋网22;该第二主体21为碳纤维材质,第二主体21贴合在第一主体11的内侧面上;该第二钢筋网22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二主体21内,第二钢筋网22连接有连接钢筋23,该连接钢筋23伸出第二主体21并插入通孔101中,连接钢筋23勾住第一钢筋网12并与填充块13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该加固板件20的厚度小于墙身本体10的厚度;并且,该连接钢筋23为多个,多个连接钢筋23均与第二钢筋网22连接并分别伸出第二主体21并插入对应的通孔101中,多个连接钢筋23勾住第一钢筋网12并与对应的填充块13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以及,该连接钢筋23勾住横向钢筋121。
[0025]施工时,先制作好第二钢筋网22,将第二钢筋网22连接多个连接钢筋23,然后,在第二钢筋网22外包覆碳纤维布并加热固化形成第二主体21,如此制得加固板件20;接着,在墙身本体10上打孔形成通孔101,然后,将加固板件20贴合在墙身本体10的内侧面上,并使
连接钢筋23插入对应的通孔101中勾住第一钢筋网12;最后,在通孔101中填充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得到填充块13,此时即完成施工。
[0026]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连接钢筋连接第二钢筋网,并配合连接钢筋伸插入通孔中勾住第一钢筋网,同时连接钢筋与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取代了传统之采用膨胀螺栓的方式,使加固板件与墙身本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构更加的稳固,并且不会有膨胀螺栓外露,墙身更加的美观。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墙身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墙身本体以及加固板件;该墙身本体包括有第一主体和第一钢筋网;该第一主体为混凝土材质,第一主体的内外侧面贯穿形成有通孔,该通孔中填充混凝土而形成有填充块,填充块与第一主体成型在一起;该第一钢筋网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一主体内,第一钢筋网局部露于通孔中并与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该加固板件包括有第二主体和第二钢筋网;该第二主体为碳纤维材质,第二主体贴合在第一主体的内侧面上;该第二钢筋网镶嵌成型固定在第二主体内,第二钢筋网连接有连接钢筋,该连接钢筋伸出第二主体并插入通孔中,连接钢筋勾住第一钢筋网并与填充块镶嵌成型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邝毅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翔宏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