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自适应EVM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5062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基于自适应EVM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包括对计算符号的PAPR值、计算符号的最大EVM值等步骤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或针对*取得较大对峰均比的抑制会更好,同时信号出现高峰均比的可能性较小,更多时候峰均比都较低的特点,对峰均比较大的输入信号采用较高EVM来处理;而对峰均比较小的输入信号采用较小的EVM来处理,从而保证了所有符号的平均EVM不超过系统要求的门限*的条件下,尽可能的抑制出现高峰均比的那些符号。该方法实现简单只需要进行简单的限幅和带内外噪声限制;对PAPR的抑制效果明显;无需对接收机做任何改动;无需传送任何副信息;适用范围广,能用于对EVM和PAPR同时有要求的系统,如:OFDM或CDMA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自适应EVM的信号峰均比降低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系统建立时一次性建立EVM与最优CR关系表,以后系统运行时,不再需要此步骤,但用户可以更新该关系表中的数据;    步骤2:初始化*↓[0]=0;    步骤3:对符号i进行过采样;    步骤4:计算步骤3中采样后的符号i的PAPR值;    步骤5:判断步骤4中PAPR值是否小于预设或给定的PAPR门限Th,如果判断结果是: PAPR已经小于或等于门限Th则直接对该符号进行输出,如果判断结果是PAPR值大于门限Th,则转到步骤6;    步骤6:根据前i-1个符号的EVM平均值*↓[1~i-1]和系统对平均EVM的要求*,计算出当前第i个符号可取的最大EVM,即EVM↓[max],并置当前第i个符号的EVM↓[i]=EVM↓[initial],置指示标记indicator=0,置迭代次数Iter=0其中EVM↓[initial]是初始设定的介于0与EVM↓[max]之间的实数;indicator用于标记以EVM↓[i]进行处理后得到的PAPR是否超过了门限Th,indicator=1表明处理后的PAPR超过了门限Th,indicator=0表明处理后的PAPR未超过门限Th;Iter表示迭代的次数,它是介于0与Iter↓[max]之间的整数,Iter↓[max]表示最大的迭代次数;    步骤7:查询步骤1中所建立的EVM与最优CR关系表,找出与步骤6获得的EVM↓[i]相对应的最优限幅率CR,并以该CR对当前符号进行限幅;    步骤8:对限幅后的带内噪声进行限制,通过一定的算法使得第i个符号的EVM等于EVM↓[i],同时对限幅引起的带外噪声进行滤波处理以抑制对相邻频带的干扰;    步骤9:判断Iter是否达到预设的最大迭代次数Iter↓[max],如果没有达到则将迭代次数Iter增加1,并转向步骤7,如果达到,则转向步骤10;    步骤10:计算所述的EVM↓[i]所对应的处理后波形的PAPR值;    步骤11:判断步骤10所得到的PAPR是否大于预设的PAPR门限Th,如果步骤10所得到的PAPR大于预设的PAPR门限Th,则转向步骤12;如果步骤10计算所得到的PAPR小于或等于预设的PAPR门限Th,则转向步骤13;    步骤12:将步骤10中的EVM↓[i]与ΔEVM相加,如果相加后的值小于等于EV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强唐友喜孙德福符初生刘田军任彦之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途筏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