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保护层电沉积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8492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保护层电沉积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作为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沉积法使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均匀沉积在锌表面制备得锌负极;所述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为三醛基间三苯酚与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保护层电沉积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保护层电沉积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由于其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被认为是火力发电的理想替代品,但这些新能源发电技术存在稳定性差的缺点,需要配合大型储能装置使用,但商业化的锂金属电池由于其成本高、安全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大型储能的要求。因此发展适用于大型储能设备的新一代二次储能器件对于新能源发电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是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
[0003]与锂金属电池类似,水性锌离子电池以锌金属作为负极,MnO2、V2O5等材料作为正极。得益于锌负极的高析氢过电位(

0.76V vs.SHE),锌离子电池可以直接采用水性溶液作为电解液,使得锌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大大提高。除此之外,锌金属负极还具有锂金属负极无法比拟的优势如:锌资源在地壳丰度高、锌矿开采难度低、储存成本低,且水性锌离子电池的生产不依赖于高度无水无氧的环境,这些优势使得水性锌离子电池无论在生产成本还是安全性都远优于锂离子电池。但目前直接使用锌金属负极存在着许多问题,阻碍其大规模应用:1)电池中锌离子的电沉积趋于树枝状和不均匀,易产生锌枝晶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失效;2)水性电解液易于锌负极发生副反应,产生氢气致使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保护层电沉积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包覆有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锌负极组装水性锌离子电池,用于解决现有的水性锌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覆有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锌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作为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沉积法使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均匀沉积在锌表面;所述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为三醛基间三苯酚与2,5

二氨基苯磺酸锂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多孔骨架纳米片。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上述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将三醛基间三苯酚与2,5

二氨基苯磺酸分散在1,4

二氧六环与均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以醋酸为催化剂,得混合液;
[0010]S2将步骤S1所得混合液在无氧环境中加热反应,经研磨后得到共价有机框架纳米
片;
[0011]S3将步骤S2所得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过滤、洗涤,与醋酸锂进行离子交换、研磨、离心弃上层清液,得到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步骤S1所述三醛基间三苯酚与2,5

二氨基苯磺酸的摩尔比值为0.75

2。
[0013]优选地,步骤S1所述混合溶剂中1,4

二氧六环与均三甲苯的体积比为1:2

1:8。
[0014]优选地,步骤S1所述醋酸浓度为2

6mol/L。
[0015]优选地,步骤S2所述反应温度为100℃

150℃,反应时间为12

72小时。
[001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了采用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一种包覆有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锌负极。
[0017]本专利技术的还提供了一种水性锌离子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包覆有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锌负极。
[0018]本专利技术以三醛基间三苯酚与2,5二氨基苯磺酸锂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多孔骨架纳米片,其中锂离子是通过与醋酸锂离子交换而来。该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所带的磺酸根以及其均匀的孔结构能有助于锌离子在负极沉积前更好地去溶剂化,有效降低锌负极的过电位,同时多孔骨架能带来更多活性位点,有助于锌离子的均匀沉积,置换的锂离子能抑制析氢反应,减少锌负极的副反应。通过对有机单体的选择,还可以精确调控共价有机框架的孔径,从而满足不同电化学体系的要求。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异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采用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作为锌负极的保护膜,保护膜的孔结构及磺酸根具有溶剂化、引导锌离子均匀沉积的作用,置换的锂离子可以抑制析氢反应。改性电极在25℃、1mA/cm2、1mAh/cm2电流密度下,对称电池循环性能测试中实现了1000小时以上的超高循环寿命,远超于目前直接使用裸锌板作为水性锌离子电池负极在高电流密度下的循环寿命,且到目前为止,未见该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用于水性锌离子电池锌负极的研究报道。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制备的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电镜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包覆有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锌负极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组装的Zn

Zn对称电池循环60小时后,锌负极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对比例组装的Zn

Zn对称电池循环性能分析。
[0025]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组装的Zn

V2O5全电池的循环性能分析。
[0026]图6是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组装的Zn

Zn对称电池循环60小时后,Zn负极表面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
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制备。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9]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锌负极指的是用于水性锌离子电池的负极,其是水性锌离子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放电过程中,负极因失去电子而被氧化,因而在外电路产生电子,同时正极材料被还原,消耗电子。电子作为电流流过外部电路。所述的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指的是一种以三醛基间三苯酚与2,5二氨基苯磺酸锂为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多孔骨架纳米片,其中锂离子是通过与醋酸锂离子交换而来。该种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所带的磺酸根以及其均匀的孔结构能有助于锌离子在负极沉积前更好地去溶剂化,有效降低锌负极的过电位,同时多孔骨架能带来更多活性位点,有助于锌离子的均匀沉积,置换的锂离子能抑制析氢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覆有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锌负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作为电解液,采用电化学沉积法使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均匀沉积在锌表面;所述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为三醛基间三苯酚与2,5

二氨基苯磺酸锂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多孔骨架纳米片。2.一种权利要求1中所述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三醛基间三苯酚与2,5

二氨基苯磺酸分散在1,4

二氧六环与均三甲苯的混合溶剂中,以醋酸为催化剂,得混合液;S2将步骤S1所得混合液在无氧环境中加热反应,经研磨后得到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S3将步骤S2所得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过滤、洗涤,与醋酸锂进行离子交换、研磨、离心弃上清液,得到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子型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尹跃隆杨磊鑫陈忠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