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汇流排,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其包括输气装置设置在输气装置上方的切换装置,所述输气装置包括第一支气管和第二支气管,该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中,通过设置的切换装置,一侧的气罐气压降低时,相对应进气口吹动气体的压力也随之降低,此时指示杆缓慢下移并通过连接杆带动挡板下移,挡板下移将一侧进气口的开口缓慢堵住,而另一侧的挡板上移将进气口打开,以便于实现对气体自动切换的同时可通过指示杆的高度来判断相对性气罐内的气压,解决了切换气体时工作人员需要先跑到室外观察气罐上仪表的压力,然后在根据压力去室内的切换装置进行查看的问题。置进行查看的问题。置进行查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汇流排,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
技术介绍
[0002]气体汇流排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生产,将单个用气点的单个供气的气源集中在一起,将多个气体盛装的容器(高压钢瓶,低温杜瓦罐等)集合起来实现集中供气的装置,一般安装在独立建筑物或厂房毗邻处,使用汇流排可以节约换钢瓶的次数,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节约人工成本,让高压气体集中管理,可以减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可以节约场地空间,更好的合理利用场地空间,便于气体的管理,气体汇流排适用于气体消耗量较大的企业,其原理是将瓶装气体通过卡具及软管输入至汇流排主管道,经减压,调节,通过管道输送至使用工地,其广泛应用于医院、化工、焊接、电子及科研单位。
[0003]当气罐内的气体用完后,目前的气体汇流排需要人工对其进行切换,且目前的气罐大多都是安装在室外,但是切换装置安装在室内,工作人员需要先跑到室外观察气罐上仪表的压力,然后在根据压力去室内的切换装置进行查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包括输气装置设置在输气装置上方的切换装置,所述输气装置包括第一支气管和第二支气管,所述第一支气管和第二支气管的底部均连通有多个气罐,所述第一支气管和第二支气管的顶部均连通有通气管,所述切换装置至少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连通有主气管,所述主气管贯穿壳体顶部设置,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通气管连通;
[0007]滑道,所述滑道位于壳体两侧的内壁,所述滑道内滑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侧壁与壳体内壁贴合,两个所述挡板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所述连接绳贯穿壳体底部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所述挡板的底部与壳体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壳体内壁位于进气口外周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向上弯折,所述壳体顶部的两端滑动设置有指示杆,所述指示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表面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挡板侧壁连接,所述指示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支气管侧壁位于每两个气罐之间设置有阀门。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弹簧位移挡板底部的两端,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接绳外壁。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壳体表
面位于螺纹柱的正下方转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内壁开设有内螺纹。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指示杆的外壁开设有刻度尺。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气管内设置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底端与连接管内壁贴合。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顶部位于指示杆处设置有密封罩,所述密封罩的一侧连通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另一侧与主气管连通,所述安装管内设置有单向阀。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该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中,通过设置的切换装置,一侧的气罐气压降低时,相对应进气口吹动气体的压力也随之降低,此时指示杆缓慢下移并通过连接杆带动挡板下移,挡板下移将一侧进气口的开口缓慢堵住,而另一侧的挡板被连接绳拉动将进气口打开,以便于实现对气体自动切换的同时可通过指示杆的高度来判断相对性气罐内的气压,解决了切换气体时工作人员需要先跑到室外观察气罐上仪表的压力,然后在根据压力去室内的切换装置进行查看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输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切换装置截面结构透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图4的滑道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图4的指示杆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3]100、输气装置;
[0024]110、第一支气管;111、第二支气管;112、气罐;113、通气管;114、阀门;
[0025]200、切换装置;
[0026]210、壳体;211、隔板;212、连接管;213、主气管;214、进气口;
[0027]220、滑道;221、挡板;222、连接绳;223、复位弹簧;224、导流管;225、指示杆;226、连接盘;227、连接杆;228、顶板;
[0028]230、密封罩;231、安装管;232、单向阀;
[0029]240、螺纹柱;241、套筒;242、刻度尺;
[0030]250、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3]实施例1
[0034]请参阅图1
‑
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包括输气装置100设置在输气装置100上方的切换装置200,输气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气管110和第二支气管111,第一支气管110和第二支气管111的底部均连通有多个气罐112,第一支气管110和第二支气管111的顶部均连通有通气管113,切换装置200至少包括:
[0035]壳体210,壳体210内设置有两个隔板211,两个隔板211之间连通有连接管212,连接管212的顶部连通有主气管213,主气管213贯穿壳体210顶部设置,壳体210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214,进气口214与通气管113连通;
[0036]滑道220,滑道220位于壳体210两侧的内壁,滑道220内滑动设置有挡板221,挡板221的侧壁与壳体210内壁贴合,两个挡板221之间通过连接绳222连接,连接绳222贯穿壳体210底部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挡板221的底部与壳体210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切换医用气体汇流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气装置(100)设置在输气装置(100)上方的切换装置(200),所述输气装置(100)包括第一支气管(110)和第二支气管(111),所述第一支气管(110)和第二支气管(111)的底部均连通有多个气罐(112),所述第一支气管(110)和第二支气管(111)的顶部均连通有通气管(113),所述切换装置(200)至少包括:壳体(210),所述壳体(210)内设置有两个隔板(211),两个所述隔板(211)之间连通有连接管(212),所述连接管(212)的顶部连通有主气管(213),所述主气管(213)贯穿壳体(210)顶部设置,所述壳体(210)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气口(214),所述进气口(214)与通气管(113)连通;滑道(220),所述滑道(220)位于壳体(210)两侧的内壁,所述滑道(220)内滑动设置有挡板(221),所述挡板(221)的侧壁与壳体(210)内壁贴合,两个所述挡板(221)之间通过连接绳(222)连接,所述连接绳(222)贯穿壳体(210)底部内壁与外壁之间设置,所述挡板(221)的底部与壳体(210)底部内壁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23),所述壳体(210)内壁位于进气口(214)外周设置有导流管(224),所述导流管(224)的一端向上弯折,所述壳体(210)顶部的两端滑动设置有指示杆(225),所述指示杆(225)的底端设置有连接盘(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保斌,李祥,周涛,王莉婷,梁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三马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