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开口朝上并盖设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大透气孔并于大透气孔内设置纱网,所述盒体内腔上下间隔设有若干托盘,托盘上表面中心均设置卵卡放置区,并沿卵卡放置区外周环布有若干天牛幼虫放置管,该天牛幼虫放置管管口均朝向托盘中心且管口处均设有可供花绒寄甲幼虫通过的尼龙纱网,所述天牛幼虫放置管内设有棉花团,该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易于批量生产,可最大化利用盒体空间。可最大化利用盒体空间。可最大化利用盒体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穴甲科(Bothrideridae),是大型天牛类蛀干害虫的重要优势寄生性天敌,在我国蛀干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昆虫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的防治中效果显著。该虫在我国分布纬度跨幅大,北至吉林省,南至海南省,是一种典型广布种,表明花绒寄甲对冬季北方的低温和夏季南方的高温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是该天敌在我国南、北方释放应用的可行性依据。已有研究表明,花绒寄甲不仅是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优势寄生性天敌,还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桑天牛(Apriona germari)、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云斑白条天牛(Batocera lineolata)、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等多种天牛的幼虫和蛹均具有较好的寄生效果。
[0003]目前,花绒寄甲在室内饲养过程中主要采用大麦虫(Zophobas atratus)、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等替代寄主进行大量繁殖,并在林间以成虫或卵卡进行释放应用。但研究发现,人们长期利用大麦虫、黄粉虫为寄主饲养花绒寄甲,其子代一般在第15
‑
18代开始出现种群退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体重、孵化率、成虫产卵量、寄生羽化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对花绒寄甲的种群稳定极为不利,这个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解决。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室内种群复壮,使花绒寄甲种群的生活力、生殖力、控害力得以恢复,一般通过补充野生配偶或回接自然寄主天牛的幼虫或蛹进行种群复壮。但完全健康的初羽化花绒寄甲野生配偶不宜获取,故补充自然寄主更为实用且可操作性强,天牛的蛹期通常较短,容易快速发育并蜕变为成虫后不易被寄生;相比之下,老熟幼虫不仅历期长而稳定,体型大且营养充足,是花绒寄甲种群复壮的最佳虫态。同时,由于天牛幼虫个体之间常具有种内自相残杀现象,大大削弱降低了花绒寄甲种群批量化复壮的效率,因此解决天牛幼虫的自相残杀和不影响花绒寄甲寄生率这一问题,可为今后花绒寄甲种群批量化复壮提供技术支持,故亟需一种适用于多种天牛幼虫的花绒寄甲复壮和扩繁的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不仅结构合理,而且使用方便,易于批量生产,可最大化利用盒体空间。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开口朝上并盖设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大透气孔并于大透气孔内设置纱网,所述盒体内腔上下间隔设有若干托盘,托盘上表面中心均设置卵卡放置区,并沿卵卡放置区外周环布有若干天牛幼虫放置管,该天牛幼虫放置管管口均朝向托
盘中心且管口处均设有可供花绒寄甲幼虫通过的尼龙纱网,所述天牛幼虫放置管内设有棉花团。
[0006]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呈圆柱状,沿盒体外周间隔均布有若干内外相通的小透气孔,该小透气孔内也设置有纱网。
[0007]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内壁沿其内周间隔朝内凸出有若干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下平行设有至少两组以支撑托盘,所述托盘沿其外周开设有若干配合支撑块的槽口以利托盘穿过支撑块置放在盒体内底部。
[0008]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上端对称设有便于拿取的拉手。
[0009]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为橡胶材质,其底端盖设在盒体开口处并与其内壁顶接固紧。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大透气孔直径为20cm,所述小透气孔共设有8个,直径为3cm。
[0011]进一步的,所述尼龙纱网的目数为60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利用天牛幼虫扩繁花绒寄甲过程中,不仅能有效避免天牛幼虫逃逸至盒体中,因互相攻击而造成死伤,且对花绒寄甲幼虫寻找并寄生天牛幼虫没有造成阻碍,还能提高花绒寄甲幼虫的寄生率、产量和质量,该装置实用于多种大型天牛幼虫繁育花绒寄甲,其中天牛幼虫放置管为尼龙纱网封口,具有防止天牛幼虫逃逸的作用,待花绒寄甲幼虫孵化后可自行爬入管内寄生天牛幼虫,在室内利用该装置扩繁花绒寄甲,其寄生率、幼虫质量和产量均可得到大幅提升。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天牛幼虫放置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
盒体,2
‑
顶盖,3
‑
大透气孔,4
‑
纱网,5
‑
托盘,6
‑
卵卡放置区,7
‑
天牛幼虫放置管,8
‑
尼龙纱网,9
‑
棉花团,10
‑
小透气孔,11
‑
支撑块,12
‑
槽口,13
‑
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9]如图1~3所示,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包括盒体1,所述盒体开口朝上并盖设有顶盖2,顶盖上开设有大透气孔3并于大透气孔内设置纱网4,所述盒体内腔上下间隔设有若干托盘5,托盘上表面中心均设置圆形的卵卡放置区6,并沿卵卡放置区外周环布有若干天牛幼虫放置管7,该天牛幼虫放置管管口均朝向托盘中心且管口处均设有可供花绒寄甲幼虫通过的尼龙纱网8,所述天牛幼虫放置管内设有棉花团9;管口为尼龙纱网封口,通过尼龙纱网可保证装置内空气流通,还能防止天牛不外逃,避免了其幼虫互相攻击而造成死伤现象,当花绒寄甲幼虫孵化后可自行爬入管内寄生天牛幼虫;所述天牛幼虫放置管内棉花团为花绒寄甲幼虫吐丝结茧依附物。
[00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天牛幼虫放置管为5 ml离心管。
[00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盒体为圆柱状的塑料饲养盒,沿盒体中部位置外周
间隔均布有若干内外相通的小透气孔10,该小透气孔内也设置有纱网。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壁沿其内周间隔朝内凸出有四个支撑块11,相邻间均间隔90
°
,所述支撑块上下平行设有两组以支撑托盘,分别放置在小透气孔上下方3cm处,所述托盘沿其外周开设有若干配合支撑块的槽口12以利托盘穿过支撑块置放在盒体内底部。
[002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托盘上端对称设有便于拿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所述盒体开口朝上并盖设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大透气孔并于大透气孔内设置纱网,所述盒体内腔上下间隔设有若干托盘,托盘上表面中心均设置卵卡放置区,并沿卵卡放置区外周环布有若干天牛幼虫放置管,该天牛幼虫放置管管口均朝向托盘中心且管口处均设有可供花绒寄甲幼虫通过的尼龙纱网,所述天牛幼虫放置管内设有棉花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呈圆柱状,沿盒体外周间隔均布有若干内外相通的小透气孔,该小透气孔内也设置有纱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绒寄甲大量扩繁与种群复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壁沿其内周间隔朝内凸出有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光红,周友军,卢赐鼎,陈正浩,方鑫源,唐缙涵,王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