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63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属于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炉膛、料仓、风机以及若干换热器;所述料仓在炉膛外部紧贴炉膛布置,料仓底部出口处设有旋转给料机;所述炉膛和料仓下方设有移动炉排,所述移动炉排将高温固体物料从料仓向炉膛方向移动并落入冷料沟中;所述移动炉排下方设有由风机送风的布风室,沿移动炉排移动方向设置若干布风室;所述炉膛内由隔墙分为若干腔室,所述腔室与所述料仓内均设有换热器,换热器之间通过管道相连;一台所述风机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一个布风室和一个腔室顶部,组成使炉内空气能够内循环的空气循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空气为媒介对高温固体物料热量回收,避免物料与换热器表面接触摩擦。热器表面接触摩擦。热器表面接触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冶金和建材等行业会产生大量高温固体产物,如烧结、焦化等工序生产的固体产物出炉时的温度可达到800℃以上,炼铁工序的高炉炉渣温度通常在1300℃以上,电熔镁固体产物的出炉温度高达2000℃。高温固体产物带有的显热,拥有巨大的余热回收利用潜力。
[0003]高温固体物料的余热回收方式基本分为两种:直接换热方式和间接换热方式。直接换热的冷却工质一般为空气、惰性气体或水等,将冷却工质与高温固体物料直接接触进行换热,这种方式换热面积大,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但会污染工质,工程上较少采用。间接换热方式利用管道或筒壁将冷却工质与高温固体物料间接接触进行换热。这种换热方式不会污染冷却工质,冷却工质通常为水(水蒸气),这是因为水具有较高的热容,较强的对流换热能力,可以减少换热面积。
[0004]高温固体物料与水的换热,常规方法是采用移动床的方式。即将高温固体物料从上部注入一个较大的余热锅炉的炉膛中,炉膛底部开有若干小口,物料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缓慢流动,炉膛内布置一定的管道,在物料流动过程中实现与管内水或水蒸气的热量交换。这种换热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
[0005]1、固体颗粒直接与管道壁面接触换热,由于流动缓慢,换热能力较弱,需要较大的换热面积,炉膛体积也做的较大,同时由于是物料向下自流过程中实现换热,炉体较高,锅炉建造成本较高;
[0006]2、由于炉体较高,高温固体物料在向炉顶输送过程中,热损失较大,为了控制热损失,需要进一步提高设备投资;
[0007]3、物料直接与管道壁面接触,磨损严重,尤其是物料温度较高,磨损进一步加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换热效率更高并提高了换热器寿命。
[0009]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膛、料仓、风机以及若干换热器;所述料仓在炉膛外部紧贴炉膛布置,料仓底部出口处设有旋转给料机;所述炉膛和料仓下方设有移动炉排,所述移动炉排将高温固体物料从料仓向炉膛方向移动并落入冷料沟中;所述移动炉排下方设有由风机送风的布风室,沿移动炉排移动方向设置若干布风室;所述炉膛内由隔墙分为若干腔室,所述腔室与所述料仓内均设有换热器,换热器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冷却工质在换热器间单向流动;一台所述风机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一个布风室和一个腔室顶部,组成使炉内空气能够内循环的空气循环系统。
[0010]进一步的,所述料仓底部出口靠近炉膛侧设置挡板,挡板高度可沿炉膛内壁调节,
用于控制高温固体物料在移动炉排上堆积的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料仓内设置的换热器为埋管换热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布风室与风机出口管道相连;所述风机一端连接风机出口管道,另一端连接风机入口管道。
[0013]进一步的,所述隔墙为直线型,所述隔墙顶部和侧面与炉膛内部固装,底部留有空气通道;所述隔墙数量为n(n>=1),炉膛被隔墙分为n+1个腔室,每个腔室分别设置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包括风机及其连接管路。
[0014]进一步的,所述风机设置为多台,每台风机均通过相连的风机出口管道连接至一个对应的布风室,并通过相连的风机入口管道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腔室顶部。
[0015]进一步的,与靠近料仓的所述腔室相连的风机入口管道上设有一氧化碳检测仪表并连接空气入口管道,所述空气入口管道上设有空气入口阀门;与远离料仓的所述布风室相连的风机出口管道连接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上设有排风控制阀。
[0016]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入口管道和排风管道均连接至空气预热器,空气预热器不工作时可排出本装置内的热空气,空气预热器工作时则加热进入装置的冷空气。
[0017]进一步的,所述隔墙为L型,所述炉膛内由隔墙分为一级腔室和二级腔室;每个腔室分别设置空气循环系统,每个空气循环系统包括一台风机及其连接管路。
[0018]进一步的,所述隔墙的水平板固装在炉膛内部远离料仓一侧,所述隔墙的水平板上设有若干进风孔,所述隔墙的竖向板顶部与炉膛顶部之间留有空气通道。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冷料沟采用水封形式,防止热风泄露,沟底通过常规的链条捞渣机将冷料捞出。
[0020]进一步的,所述料仓下部为向内收缩的斜面,方便向旋转给料机供料。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利用空气为媒介,实现高温固体物料热量回收,与传统移动床余热锅炉相比,避免了高温固体物料与换热器金属表面直接接触摩擦,提高换热器寿命。
[0023]2、本专利技术采用空气强制对流换热代替高温多孔固体导热和空气自然对流换热,换热系数显著提高,减少换热面积及余热锅炉体积。
[0024]3、本专利技术降低了锅炉高度,减少高温固体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高温固体物料的初试温度,同时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0025]4、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级换热器装置,降低排出空气温度,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实施例1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实施例2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炉膛;101

一级腔室;102

二级腔室;103

三级腔室;2

料仓;3

高温固体物料;4

埋管换热器;5

旋转给料机;6

移动炉排;
[0029]7‑
布风室;701

一级布风室;702

二级布风室;703

三级布风室;8

空气预热器;9

冷料沟;10

一级循环风机;11

二级循环风机;12

三级循环风机;13

一级风机入口管道;14

一级风机出口管道;15

隔墙;16

挡板;
[0030]18

空气入口管道;19

排风管道;20

空气流动方向;21

工质流动方向;22

一氧化
碳检测仪表;23

二级风机入口管道;24

二级风机出口管道;25

三级风机入口管道;26

三级风机出口管道;27

排风控制阀;28

空气入口阀门;29

一级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炉膛、料仓、风机以及若干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在炉膛外部紧贴炉膛布置,料仓底部出口处设有旋转给料机;所述炉膛和料仓下方设有移动炉排,所述移动炉排将高温固体物料从料仓向炉膛方向移动并落入冷料沟中;所述移动炉排下方设有由风机送风的布风室,沿移动炉排移动方向设置若干布风室;所述炉膛内由隔墙分为若干腔室,所述腔室与所述料仓内均设有换热器,换热器之间通过管道相连,冷却工质在换热器间单向流动;一台所述风机通过管道分别连接至一个布风室和一个腔室顶部,组成使炉内空气能够内循环的空气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底部出口靠近炉膛侧设置挡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仓内设置的换热器为埋管换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风室与风机出口管道相连;所述风机一端连接风机出口管道,另一端连接风机入口管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风内循环高温固体物料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为直线型,所述隔墙顶部和侧面与炉膛内部固装,底部留有空气通道;所述隔墙数量为n(n&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南杨海瑞杨博然刘璐王海瑞刘鑫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