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及其加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4326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刺绣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包括防褶皱架,防褶皱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边框,两组边框相对面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边条,两组边框上的边条活动贴合设置,两组边框相背离的侧面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装配孔,两组边框边缘外围卡接设置有限位扣板,限位扣板与一组边框上的装配孔通过限位螺栓装配连接,限位扣板另一侧设有与另一组边框表面活动相抵的第二导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加工区域中不会产生褶皱,加工区域中鲁绣的完成效果更容易体现,能够有效的降低次品率,加工区域完成后,还方便向一侧牵引纺织面料,便于进行连续的加工,也能够保证加工时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刺绣加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鲁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是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山东省简称为“鲁”,故名。鲁绣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鲁绣博采“苏、粤、蜀、湘”四大名绣之长,而又独具一格,作品擅长表现中国书画的笔墨效果,绣品清隽淡雅、质感逼真、风格粗犷中见精微,是中华民族悠久刺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对于生活品质的需求不断提高,鲁绣作为集聚美观和实用的刺绣品,也被更多的受众群体所认识和熟知。
[0003]鲁绣在加工中,既可以通过人工完成,也有机械化的运行操作。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031731U公开的一种香包刺绣与制作两用的辅助固定装置,能有效解决现有现有香包刺绣和香包制作需要利用不同的固定装置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通过支撑杆与工作台相连接,工作台顶部设置有两个相对的固定座,固定座之间设置有侧翼固定轮,侧翼固定轮上外圆端设置有刺绣内框,刺绣内框由上层凸台和下层底座组成,其上层凸台位置外侧设置有刺绣外框,内侧设置有固定框架,且其下层底座外侧设置固定器。
[0004]虽然在加工中能够对纺织面料进行固定,但是在加工时,纺织面料的边缘只是通过卡紧的方式进行固定,这样在加工中纺织面料的中心受力时易发生面料向中部塌陷而造成褶皱的问题,这样会影响到刺绣图案呈现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及其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的缺陷等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基于上述思路,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包括防褶皱架,所述防褶皱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边框,两组边框相对面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边条,两组边框上的边条活动贴合设置,两组边框相背离的侧面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装配孔,两组边框边缘外围卡接设置有限位扣板,所述限位扣板与一组边框上的装配孔通过限位螺栓装配连接,所述限位扣板另一侧设有与另一组边框表面活动相抵的第二导向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装配孔和边条均位于边框上同侧,所述边条远离边框的侧面转动嵌入设置有多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转动方向与边条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向轮为圆柱状结构,且第一导向轮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有多组棱条,棱条沿第一导向轮的轴向平行分布,两组边框上的第一导向轮对应设置且其表面的棱条交错配合设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扣板断面为“U”形,所述限位扣板开口两侧内
壁分别与两组边框相背离的侧面边缘活动贴合,第二导向轮沿着限位扣板的侧边转动分布有多组,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转动方向与限位扣板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导向轮边缘与边框表面活动贴合,所述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的结构相同。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边框位于两侧边条之间的一侧贴合设置有面料腔,所述面料腔朝向边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两组边框之间连线的中部对齐,通槽与边框边缘平行设置,通槽的宽度大于边框的宽度,所述面料腔上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有盖板,所述面料腔内转动连接设置有与通槽平行设置的绕卷轴。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料腔一侧配合设置有用于限制面料腔中的绕卷轴向边框一侧转动的限位钮,两组边框相对的侧边且与面料腔相对的一侧之间对称转动连接设置有导送轮,所述导送轮的转动方向与边条的延伸方向一致,两组边框上的导送轮相互活动贴合设置,两组边框相背离的侧面弹性配合连接有用于限制导送轮转动的限位块。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限位钮包括固定连接在绕卷轴端部的转轴,所述转轴外围套接设置有棘轮,所述转轴和棘轮的外围罩接设置有环形罩,所述环形罩开口两侧对称固定连接设置有滑动销,所述滑动销滑动嵌入所述面料腔侧壁,且滑动销与面料腔的侧壁通过拉伸弹簧相连,所述环形罩内壁和棘轮相对处转动连接设置有多组卡片,所述卡片通过扭簧与环形罩内壁连接,且卡片远离环形罩的端部活动卡接配合在棘轮的轮齿之间。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送轮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导送轮表面呈环形阵列嵌入有多组条形槽,条形槽沿着导送轮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限位块朝向导送轮的侧面固定连接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滑动贯穿边框且与导送轮上的条形槽卡接适配,所述限位块朝向边框的端面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连接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一端与盲孔端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边框上,所述连接弹簧作用限位块贴合在边框表面。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面料腔端面位于通槽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设置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和所述通槽相互平行设置,两组边框朝向面料腔的端部固定连接设置有与轨道槽滑动适配的滑轨,两组所述轨道槽均有一端封闭设置,且两组所述轨道槽封闭的端部相反。
[0015]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将用于鲁绣加工的纺织面料安置在面料腔中,其端部通过通槽伸出;
[0017]S2、将两组边框分别通过滑轨和轨道槽的配合连接稳定,纺织面料穿过两组边框之间,而后将限位扣板对称卡接在两组边框的两侧边上,纺织面料伸出边框两侧的部分利用第二导向轮压紧,再利用限位螺栓与装配孔的配合将两组边框安装稳定;
[0018]S3、在边框的区域内进行鲁绣加工;
[0019]S4、局部区域内加工完成后,拉动限位块和环形罩,再牵引纺织面料远离面料腔的端部,未加工的纺织面料进入到边框的区域内,松开限位块和环形罩后继续进行鲁绣加工。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鲁绣加工时,可以在两组边框之间放置纺织物,两组边框对齐后,通过限位扣板将两组边框扣在一起,而纺织物的宽度显然是大于边框的宽度的,因此纺织物的边缘通过两组边框的两侧伸出,并且从第二导向轮一侧弯折伸出,第二导向轮和边条的配合下,可以将纺织面料扣紧,从而在加工区域中不会产生褶皱,加工区域中鲁绣的完成效果更容易体现,在加工时因为两侧的边条与第二导向轮均
能够压紧纺织面料,纺织面料不会向边框中部塌陷,不会在加工过程中局部面料褶皱并被绣上丝线,能够有效的降低次品率,加工区域完成后,还方便向一侧牵引纺织面料,便于进行连续的加工,也能够保证加工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边框未安装限位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边框的侧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导向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扣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面料腔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包括防褶皱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褶皱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边框,两组边框相对面的两侧对称固定设置有边条,两组边框上的边条活动贴合设置,两组边框相背离的侧面两侧对称嵌入设置有装配孔,两组边框边缘外围卡接设置有限位扣板,所述限位扣板与一组边框上的装配孔通过限位螺栓装配连接,所述限位扣板另一侧设有与另一组边框表面活动相抵的第二导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孔和边条均位于边框上同侧,所述边条远离边框的侧面转动嵌入设置有多组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的转动方向与边条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向轮为圆柱状结构,且第一导向轮表面呈环形阵列分布设置有多组棱条,棱条沿第一导向轮的轴向平行分布,两组边框上的第一导向轮对应设置且其表面的棱条交错配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扣板断面为“U”形,所述限位扣板开口两侧内壁分别与两组边框相背离的侧面边缘活动贴合,第二导向轮沿着限位扣板的侧边转动分布有多组,所述第二导向轮的转动方向与限位扣板的延伸方向一致,第二导向轮边缘与边框表面活动贴合,所述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的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其特征在于,边框位于两侧边条之间的一侧贴合设置有面料腔,所述面料腔朝向边框的一侧贯穿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与两组边框之间连线的中部对齐,通槽与边框边缘平行设置,通槽的宽度大于边框的宽度,所述面料腔上一侧转动连接设置有盖板,所述面料腔内转动连接设置有与通槽平行设置的绕卷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鲁绣加工的防褶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腔一侧配合设置有用于限制面料腔中的绕卷轴向边框一侧转动的限位钮,两组边框相对的侧边且与面料腔相对的一侧之间对称转动连接设置有导送轮,所述导送轮的转动方向与边条的延伸方向一致,两组边框上的导送轮相互活动贴合设置,两组边框相背离的侧面弹性配合连接有用于限制导送轮转动的限位块。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苑敏张白露徐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