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38728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通过资源筛选、杂交、稻飞虱饲养、人工喂毒、滚动回复交、抗性鉴定、加代稳定的步骤进行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通过资源筛选、滚动回复交,确保育成的抗黑条矮缩病的材料紧密联系生产需求,并聚合多种优良基因,确保育成材料有应用价值;通过饲养稻飞虱、人工喂毒,确保抗黑条矮缩病育种工作顺利开展,试验结果准确可靠;通过抗性鉴定、人工喂毒、滚动回复交,确保黑条矮缩病抗性基因通过滚动回复交后能遗传给下一代;通过抗性鉴定、加代稳定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从而提高选育效率,缩短育种周期。缩短育种周期。缩短育种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的育种方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 料的选育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黑条矮缩病是危害水稻的一种病毒病,主要是灰飞虱通过持久性不经 卵的方式进行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侵染植株后,会使病株矮缩,叶色浓绿僵 硬,叶背、叶鞘和茎秆早期有蜡白色、后期为黑褐色的短条纹不规则突起,重病 株不抽穗,被称为水稻中的“癌症”。
[0003]目前,防治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手段主要是使用农药杀灭传毒媒介体灰飞虱。 但是由于灰飞虱的数量大、具有迁徙性及耐药性高等因素,防治效果不佳。因此 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很多育种工作者通过各种方法想要 选育高抗黑条矮缩病品种,但由于抗黑条矮缩病资源的缺乏,多年来育种收效甚 微,因而鉴定筛选并创造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水稻抗黑 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选育效率高,育种周期短。
[0005]技术方案:为达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S1)资源的收集、鉴定与筛选:收集水稻资源在黑条矮缩病重病区种植初筛, 次年再筛,筛选出两年的发病率均稳定在5%以下用作抗黑条矮缩病资源;
[0008]S2)杂交:选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异品种作母本,S1)筛选的资源用 作父本进行杂交;
[0009]S3)稻飞虱的饲养:获取带毒灰飞虱;
[0010]S4)人工喂毒:将S2)杂交所得F1种子播种至1.5叶期时,用带毒灰飞虱 进行人工喂毒得含抗黑条矮缩病基因的F1;
[0011]S5)滚动回复交与抗性鉴定:选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异品种作母本,选 用经人工喂毒后的抗黑条矮缩病的F1单株混授粉;经过2年4

5次用优异品种 作母本滚动回复交,进行抗性鉴定后,混收抗性植株留种;
[0012]S6)加代稳定与抗性鉴定:抗性植株混收后,加速世代稳定;在稳定过程中 进行抗性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
[0013]S7)鉴定与出圃:在系统选择6个以上世代时进行株系鉴定;表现抗黑条矮 缩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材料出圃,获得稳定抗黑条矮缩病新材料。
[0014]更进一步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5]S1)资源的收集、鉴定与筛选:首先收集水稻资源,在黑条矮缩病重病区种 植初
筛,筛选出发病率在20%以下的材料,次年再在重病区进行种植筛选,筛选 出两年的发病率均稳定在5%以下用作抗黑条矮缩病资源;
[0016]S2)杂交:选用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品种作母本,S1)筛选的资源用 作父本进行杂交,杂交获得F1世代;
[0017]S3)稻飞虱的饲养:首先获取无毒灰飞虱群体,再用经RT

PCR鉴定为阳性 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病苗对无毒灰飞虱进行饲毒获取带毒灰飞虱;
[0018]S4)人工喂毒:将S2)杂交所得F1种子播种至1.5叶期时,用带毒灰飞虱 进行人工喂毒得含抗黑条矮缩病基因的F1;
[0019]S5)滚动回复交与抗性鉴定:经人工喂毒的杂交秧苗培养至4叶1心后,移 栽大田,半个月后开始显症;选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异品种作母本,在抽穗 期选抗黑条矮缩病单株混授粉;经过2年4

5次用优异品种作母本进行滚动回复 交,进行抗性鉴定后,混收抗性植株留种;
[0020]S6)加代稳定与抗性鉴定:抗性植株混收后,加速世代稳定;在稳定过程中 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开展白叶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害 的抗性鉴定筛选;
[0021]S7)鉴定与出圃:在系统选择6个世代以上选择优良株系进行黑条矮缩病、 产量、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的鉴定;表现抗黑条矮缩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材料出 圃,获得稳定抗黑条矮缩病新材料。
[0022]更进一步的,S1)中收集的水稻资源为热带地区的种质资源,收集量不低于 1000份,人工接虫鉴定,筛选出黑条矮缩病平均发病率低于5%的材料。
[0023]更进一步的,步骤S2)和S5)中使用的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异品种具体 为产量和/或抗病性和/或食味品质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0024]更进一步的,所述优异品质具体选取早熟抗稻瘟的苏秀867、优质抗稻瘟的 金香玉1号、优质抗稻瘟的丰乐粳88等品种中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经过2年4次用优异品种作母本滚动回复 交,具体为:选用同一种优异品种作母本进行滚动回复交,滚动4

5次。经过同 一种优异品种进行多次滚动回复交,该优异品种具备的产量或抗病性或食味品质 等优良性状得到逐步的增强,最终获取的抗性植株接近最优的性状呈现。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5)中经过2年4次用优异品种作母本滚动回复 交,具体为:选用多个优异品种重复和/或交替作母本进行滚动回复交,滚动4

5 次。多个优异品种具有不同的优良性状(产量或抗病性或食味品质或其他),经 过重复和/或交替作母本进行滚动回复交后,获得聚合了多个母本具备的产量+抗 病性+食味品质+其他等性状都得到增强的一个抗性植株,呈现的是一个综合性 状优良状态。
[0027]更进一步的,S3)中无毒灰飞虱群体的获取方法如下:选取饲喂灰飞虱的水 稻种子用水浸种后,纱布覆盖,25℃
±
2℃催芽24h,选取发芽良好的种子25 粒~30粒均匀播于盛有自然肥力土壤的玻璃杯中;6

7d后,待苗长至一叶一心 期时,将待产的单头灰飞虱移入杯中进行饲养,2

5d后待灰飞虱产卵完毕将成虫 移出,单独保存,7

10d后开始孵化出1龄若虫;对产卵的灰飞虱进行检测,筛 选其中无毒灰飞虱,对其后代进行繁殖,每批随机取出30头~50头灰飞虱用免 疫斑点法进行带毒率检测,带毒率始终为0%,则该批灰飞虱为无毒灰飞虱群体。
[0028]更进一步的,S3)中带毒灰飞虱的获取方法如下:经RT

PCR鉴定为阳性的 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病苗,栽种于容器中,将适量1龄~2龄无毒灰飞虱移入其 中,用纱布封口;饲毒2

3d后将虫移入预先培育有适宜灰飞虱繁殖秧苗的容器 中饲养;循回11~13d后每批随机取出30头灰飞虱,用免疫斑点法检测灰飞虱 带毒率。
[002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优点:
[0030](1)本专利技术通过资源筛选、滚动回复交,确保育成的抗黑条矮缩病的材料 紧密联系生产需求,并聚合多种优良基因,确保育成材料有应用价值;
[0031](2)本专利技术通过饲养稻飞虱、人工喂毒,确保抗黑条矮缩病育种工作顺利 开展,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资源的收集、鉴定与筛选:收集水稻资源在黑条矮缩病重病区种植初筛,次年再筛,筛选出两年的发病率均稳定在5%以下用作抗黑条矮缩病资源;S2)杂交:选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异品种作母本,S1)筛选的资源用作父本进行杂交;S3)稻飞虱的饲养:获取带毒灰飞虱;S4)人工喂毒:将S2)杂交所得F1种子播种至1.5叶期时,用带毒灰飞虱进行人工喂毒得含抗黑条矮缩病基因的F1;S5)滚动回复交与抗性鉴定:选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异品种作母本,选用经人工喂毒后的抗黑条矮缩病的F1单株混授粉;经过2年4

5次用优异品种作母本滚动回复交,进行抗性鉴定后,混收抗性植株留种;S6)加代稳定与抗性鉴定:抗性植株混收后,加速世代稳定;在稳定过程中进行抗性鉴定、分子标记辅助筛选;S7)鉴定与出圃:在系统选择6个以上世代时进行株系鉴定;表现抗黑条矮缩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材料出圃,获得稳定抗黑条矮缩病新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1)资源的收集、鉴定与筛选:首先收集水稻资源,在黑条矮缩病重病区种植初筛,筛选出发病率在20%以下的材料,次年再在重病区进行种植筛选,筛选出两年的发病率均稳定在5%以下用作抗黑条矮缩病资源;S2)杂交:选用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品种作母本,S1)筛选的资源用作父本进行杂交,杂交获得F1世代;S3)稻飞虱的饲养:首先获取无毒灰飞虱群体,再用经RT

PCR鉴定为阳性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病苗对无毒灰飞虱进行饲毒获取带毒灰飞虱;S4)人工喂毒:将S2)杂交所得F1种子播种至1.5叶期时,用带毒灰飞虱进行人工喂毒得含抗黑条矮缩病基因的F1;S5)滚动回复交与抗性鉴定:经人工喂毒的杂交秧苗培养至4叶1心后,移栽大田,半个月后开始显症;选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优异品种作母本,在抽穗期选抗黑条矮缩病单株混授粉;经过2年4

5次用优异品种作母本进行滚动回复交,进行抗性鉴定后,混收抗性植株留种;S6)加代稳定与抗性鉴定:抗性植株混收后,加速世代稳定;在稳定程中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开展白叶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害的抗性鉴定筛选;S7)鉴定与出圃:在系统选择6个世代以上选择优良株系进行黑条矮缩病、产量、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的鉴定;表现抗黑条矮缩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材料出圃,获得稳定抗黑条矮缩病新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稻抗黑条矮缩病育种材料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收集的水稻资源为热带地区的种质资源,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德道周彤曾生元林峰杜灿灿兰滢龚红兵林添资费云燕胡庆峰余波周义文李闯钱华飞孙立亭杨军巫章平韩华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