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585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电缆芯导向机构以及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所述电缆芯导向机构包括一对导向承重座板和多根电缆固定调节杆,电缆固定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导向承重座板上,导向承重座板底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包括一对整形承重座板、整形固定导轴以及弯曲整形模具,所述的整形承重座板上从上至下分布开设有多个插装孔,整形固定导轴的两端分别插装固定在对应的插装孔中,整形固定导轴上转动安装有弯曲整形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电缆芯线弯曲整形的操作方便,电缆芯线弯折的位置由电缆固定调节杆和弯曲整形模具控制,整形效果好,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工作效率相对较高。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整形
,具体为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全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乡开发区用电量每年刷新历史新高,根据城市的规划,下地变电站的电缆用电量越来越大,电缆也在快速变粗。现有的变电站接线电缆大多以铜芯电缆为主,电缆长度比较短,一般在60厘米左右。联用电间隔小,在接入时比较困难,往往几个人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接入,但隐患较大。接入设备的柱头和电缆头之间带着很大的内应力,对接处通常处在紧绷状态,容易影响到用于固定设备接线板的绝缘子,危急到设备安全及人身安全,电缆头绝缘层损伤容易造成漏电现象,电缆头接入运行一段时间后,相间对外放电面积扩大,电缆头受潮的绝缘部分就会呈现带点现象,导致爬电,从而造成绝缘损坏或相间短路,严重影响开关柜的可靠运行。
[0003]因此,在电缆接入设备前,通常需要对电缆的各个电缆芯线进行整形处理。然而,人工对电缆芯线进行弯折整形,操作麻烦,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弯折的位置不易进行精准控制。因此,亟需一种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电缆芯导向机构以及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所述电缆芯导向机构包括一对导向承重座板和多根电缆固定调节杆,电缆固定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导向承重座板上,导向承重座板底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上;
[0007]所述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包括一对整形承重座板、整形固定导轴以及弯曲整形模具,所述的整形承重座板上从上至下分布开设有多个插装孔,整形固定导轴的两端分别插装固定在对应的插装孔中,整形固定导轴上转动安装有弯曲整形模具。
[0008]优选的,所述的弯曲整形模具包括底部圆弧壳板和上部圆弧盖板,底部圆弧壳板的两侧侧边固定连接有侧边条,侧边条上开设有导向嵌装槽,所述的上部圆弧盖板的两侧侧边固定连接有盖板侧边,盖板侧边嵌装在导向嵌装槽中,所述的底部圆弧壳板底端还固定连接有转动套,转动套转动配合在整形固定导轴上。
[0009]优选的,所述底部圆弧壳板上端还固定连接有把手杆。
[0010]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分布开设有多个安装孔位,所述整形承重座板和导向承重座板的底端开设有条形安装孔,条形安装孔和安装孔位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工作台前端还开设有圆弧槽位,圆弧槽位处固定连接有圆弧座片,圆弧座片通过螺栓还固定连接有半圆片。
[0012]优选的,所述的工作台前端还固定连接有一对前支腿,工作台后端还固定连接有
一对后支腿,后支腿下端套装有后腿支撑套,后腿支撑套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支撑套条形孔,后支腿上开设有支腿安装孔,支腿安装孔与支撑套条形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3]优选的,还包括一对可调延伸支撑板,可调延伸支撑板呈倒L型,可调延伸支撑板通过螺栓与工作台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可调延伸支撑板和工作台的侧边还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把手。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半圆片和圆弧座片将电缆夹固起来;接着,将其中一根电缆芯线绕过电缆固定调节杆,将电缆芯线的端部伸入弯曲整形模具中,固定好后,板动弯曲整形模具,即可对电缆芯线进行弯曲整形,操作使用方便,电缆芯线弯折的位置由电缆固定调节杆和弯曲整形模具控制,整形效果好,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中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中弯曲整形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中上部圆弧盖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

电缆,101

电缆芯线,1

工作台,11

圆弧座片,12
‑ꢀ
前支腿,13

后支腿,14

后腿支撑套,141

支撑套条形孔,2

导向承重座板,21

电缆固定调节杆,3

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31

整形承重座板, 32

整形固定导轴,33

底部圆弧壳板,34

上部圆弧盖板,341

盖板侧边,35

把手杆,36

转动套,37

侧边条,371

导向嵌装槽,4

可调延伸支撑板,5

半圆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请参阅图1~4,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 1、电缆芯导向机构以及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3,所述电缆芯导向机构包括一对导向承重座板2和多根电缆固定调节杆21,电缆固定调节杆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导向承重座板2上,导向承重座板 2底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
[0022]所述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3包括一对整形承重座板31、整形固定导轴32以及弯曲整形模具,所述的整形承重座板31上从上至下分布开设有多个插装孔,整形固定导轴32的两端分别插装固定在对应的插装孔中,整形固定导轴32上转动安装有弯曲整形模具。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前端还开设有圆弧槽位,圆弧槽位处固定连接有圆弧座片11,圆弧座片11通过螺栓还固定连接有半圆片5。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先拆下半圆片5,将电缆 100放置在圆弧座片11中,然后拼装固定上半圆片5,通过半圆片5 和圆弧座片11将电缆100夹固起来;接着,将其中一根电缆芯线101 绕过电缆固定调节杆21,将电缆芯线101的端部伸入弯曲整形模具中,固定好后,板动弯曲整形模具,即可对电缆芯线101进行弯曲整形,操作使用方便,电
缆芯线101弯折的位置由电缆固定调节杆21 和弯曲整形模具控制,整形效果好,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0025]在整形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将电缆芯线绕过对应位置的电缆固定调节杆21,即可对弯折部位进行调整,操作使用方便。
[0026]其中,所述的弯曲整形模具包括底部圆弧壳板33和上部圆弧盖板34,底部圆弧壳板33的两侧侧边固定连接有侧边条37,侧边条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电缆芯导向机构以及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3),所述电缆芯导向机构包括一对导向承重座板(2)和多根电缆固定调节杆(21),电缆固定调节杆(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的导向承重座板(2)上,导向承重座板(2)底部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上;所述电缆芯弯曲整形机构(3)包括一对整形承重座板(31)、整形固定导轴(32)以及弯曲整形模具,所述的整形承重座板(31)上从上至下分布开设有多个插装孔,整形固定导轴(32)的两端分别插装固定在对应的插装孔中,整形固定导轴(32)上转动安装有弯曲整形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曲整形模具包括底部圆弧壳板(33)和上部圆弧盖板(34),底部圆弧壳板(33)的两侧侧边固定连接有侧边条(37),侧边条(37)上开设有导向嵌装槽(371),所述的上部圆弧盖板(34)的两侧侧边固定连接有盖板侧边(341),盖板侧边(341)嵌装在导向嵌装槽(371)中,所述的底部圆弧壳板(33)底端还固定连接有转动套(36),转动套(36)转动配合在整形固定导轴(3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场电缆终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段朝华李勤金志才李军任仁李明程韦张磊司家胜王成生印得力邹文松江志勇朱诚孙家晨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广德市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