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57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制冰机包括储冰室、制冰组件、多个挡水板及导向结构。制冰组件设于储冰室的顶部,制冰组件包括制冰室以及位于制冰室内的喷淋组件和冰块成型结构,喷淋组件用于向冰块成型结构喷水以在冰块成型结构处制冰,制冰室的一侧面形成有出冰口。多个挡水板并列设于出冰口处,多个挡水板的上部均枢接于制冰室,以封堵或打开出冰口。导向结构设于挡水板的下部,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在挡水板打开出冰口时,第一板体与制冰室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朝向储冰室中部的运冰口,以引导冰块向储冰室的中部运动。上述制冰机通过导向结构能够引导冰块向储冰室的中部运动,使得冰块能够由储冰室中部落向储冰室,从而充分利用储冰室的空间。储冰室的空间。储冰室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冰机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冰机。

技术介绍

[0002]制冰机是对来自外部供水系统的水进行冷冻而制成冰块的设备。但是现在制冰机的尺寸较大,为了使结构紧凑以减小尺寸,引发了制冰机所制成的冰块会大量落到储冰室的前端,导致冰块堆叠在储冰室的一侧,而造成储冰室的空间不能够得以充分利用的问题,大大地降低了储冰室的空间利用率。如公开号为CN101398243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制冰机,制冰机的壳体中设有制冰机构,制冰机构中设有能翻转的制冰盒,制冷循环机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相应的管路,该制冰机的储冰盒上设有盖板拉手,该制冰机存在制成的冰块容易堆叠在储冰室的一侧,造成无法充分利用储冰室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其通过导向结构能够引导冰块向储冰室的中部运动,使得冰块能够由储冰室中部落入储冰室内的四周,从而充分利用储冰室的空间。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包括储冰室,还包括:
[0005]制冰组件,其设于所述储冰室的顶部,所述制冰组件包括制冰室以及位于所述制冰室内的喷淋组件和冰块成型结构,所述喷淋组件用于向所述冰块成型结构喷水以在冰块成型结构处制冰,所述制冰室的一侧面形成有出冰口;
[0006]多个挡水板,其并列设于所述出冰口处,多个所述挡水板的上部均枢接于所述制冰室,以封堵或打开所述出冰口;
[0007]导向结构,其设于所述挡水板的下部,所述导向结构包括第一板体,在所述挡水板打开出冰口时,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制冰室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储冰室中部的运冰口,以引导冰块向所述储冰室的中部运动。上述制冰机通过导向结构能够引导冰块向储冰室的中部运动,使得冰块能够由储冰室中部落向储冰室内的四周,从而充分利用储冰室的空间。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冰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制冰室内的导冰板,所述导冰板倾斜设于所述冰块成型结构的下方,且所述导冰板的低位侧朝向所述挡水板设置用以引导冰块至所述出冰口处,在所述挡水板封堵所述出冰口时,所述导冰板的低位侧抵于所述挡水板。如此,能够使制成的冰块直接由导冰板滑至出冰口处,且通过挡水板与导冰板的低位侧的抵接,能够避免喷淋组件喷出的水由出冰口喷出。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结构还包括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挡水板背离所述导冰板一侧的下部,所述第三板体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挡水板的一侧,另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的高位侧,所述第二板体、第三板体以及第一板体围成用于避让所述制冰室的区域。上述导向结构结构设计合理且结构简单。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挡水板朝向所述导冰板一侧的下部向下延伸形成凸出部,在所述挡水板封堵所述出冰口时,所述凸出部抵于所述导冰板的低位侧以引导水落入所述制冰室的底部。通过凸出部能够避免水沿着导向结构流向储冰室内,有效地防止水沿着挡水板底部流至制冰室外。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形状为弧形。上述第一板体的结构设计简单,且能够达到较好地引导冰块运动的目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冰板包括多个倾斜板,多个所述倾斜板并列排布于所述制冰室内。上述倾斜板的结构设计简单,便于拆装。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倾斜板与多个所述挡水板一一对应设置。如此,能够使倾斜板上导出的冰块在碰撞到对应的挡水板后直接排向储冰室内。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的板面垂直于所述挡水板的板面。上述结构设计合理,其便于加工制造。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板体的板面平行于所述挡水板的板面。上述结构设计合理,其便于加工制造。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的板面与所述第三板体的板面的夹角为钝角。上述结构设计合理,其便于加工制造。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多个挡水板并列设于出冰口处以封堵或打开出冰口,以及通过导向结构引导冰块向储冰室的中部运动,使得冰块能够由储冰室中部落向储冰室内的四周,从而充分利用储冰室的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储冰室的空间利用率,实现了在不改变储冰室容积的前提下提高储冰室的储冰量。
附图说明
[0018]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制冰机的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制冰机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示出的挡水板处于第一状态;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制冰机的局部剖视图,图中示出的挡水板处于第二状态;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制冰机的挡水板和导向结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制冰机的挡水板和导向结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的附图标记所表示的构件:
[0025]1‑
储冰室;2

制冰组件;21

制冰室;22

喷淋组件;23

冰块成型结构;24

出冰口;3

挡水板;31

凸出部;4

导向结构;41

第一板体;42

运冰口;43

第二板体;44

第三板体;5

导冰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冰机,如图1至图3所示,制冰机包括储冰室1、制冰组件2、多个挡水板3以及导向结构4。制冰组件2设于储冰室1的顶部,制冰组件2包括制冰室21以及位于制冰室21内的喷淋组件22和冰块成型结构23,喷淋组件22用于向冰块成型结构23喷水以在冰块成型结构23处制冰,制冰室21的一侧面形成有出冰口24。多个挡水板3并列设于出冰口24处,多个挡水板3的上部均枢接于制冰室21,以封堵或打开出冰口24。导向结构4设于挡水板3的下部,导向结构4包括第一板体41,在挡水板3打开出冰口24时,第一板体41与制冰室2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朝向储冰室1中部的运冰口42,以引导冰块向储冰室1的中部运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冰机,包括储冰室(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冰组件(2),其设于所述储冰室(1)的顶部,所述制冰组件(2)包括制冰室(21)以及位于所述制冰室(21)内的喷淋组件(22)和冰块成型结构(23),所述喷淋组件(22)用于向所述冰块成型结构(23)喷水以在冰块成型结构(23)处制冰,所述制冰室(21)的一侧面形成有出冰口(24);多个挡水板(3),其并列设于所述出冰口(24)处,多个所述挡水板(3)的上部均枢接于所述制冰室(21),以封堵或打开所述出冰口(24);导向结构(4),其设于所述挡水板(3)的下部,所述导向结构(4)包括第一板体(41),在所述挡水板(3)打开出冰口(24)时,所述第一板体(41)与所述制冰室(21)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朝向所述储冰室(1)中部的运冰口(42),以引导冰块向所述储冰室(1)的中部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机还包括设于所述制冰室(21)内的导冰板(5),所述导冰板(5)倾斜设于所述冰块成型结构(23)的下方,且所述导冰板(5)的低位侧朝向所述挡水板(3)设置用以引导冰块至所述出冰口(24)处,在所述挡水板(3)封堵所述出冰口(24)时,所述导冰板(5)的低位侧抵于所述挡水板(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结构(4)还包括第二板体(43)和第三板体(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丛培勇李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