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570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包括头部、身体、手部、腿部、电源、主控部、触摸感应部、眼灯、头部传动模组、肩部驱动模组、肩头传动模组、腰部驱动模组、腿部驱动模组、限位槽、辅助架、手部驱动模组、爪部驱动块、手灯、弹簧、胸部指示灯、播放暂停键、收藏键、微信键、减音键、增音键、麦克风、喇叭、USB接口、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智能机器人能模仿人类的动作,通过对不同单独动作进行组合,可以设定成自定义的动作组合,可玩性较高。联网后,可以实现语音控制、云端点播、和手机互发语音、通过语音设置绑定特定的动作组合可以实现与机器人的互动,满足小朋友对智能玩具的需求。需求。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玩具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儿童玩具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从发条玩具,到现在的遥控机器人、飞机模型,人们对玩具也有了更高的追求,随之出现了各种能模拟真人的仿真机器人。
[0003]现有专利CN2009200614027公开了一种玩具互动红外线机器人,包括上半身、下半身,上半身具有左手、右手,下半身具有左脚、右脚,互动动作装置包括上半身旋转动作装置、右手出拳动作装置、左手勾拳动作装置和左脚、右脚前进或后退动作装置。具有结构合理、能模拟手臂出拳、转身动作、前进或后退动作、增强玩具游戏趣味性的优点。
[0004]现有机器人在动作丰富程度上不足,可玩性较低,且无法连贯行动及与机器人互动,且没有声光效果,在趣味性上略有不足,儿童容易厌倦,且益智效果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可折叠的智能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玩具机器人动作丰富程度不足,益智效果与趣味性较低且难以互动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机器人,包括头部1、身体2、手部3、腿部4、电源5、主控部6、头部传动模组21、肩部驱动模组22、肩头传动模组23、腰部驱动模组24、腿部驱动模组25、手部驱动模组31、爪部驱动块32、播放暂停键102、减音键105、增音键106、麦克风107、喇叭108、USB接口109、电源开关110,所述头部1位于所述身体2的上方,所述主控部6设置在所述身体2中间,所述主控部6包括播放暂停键102、减音键105、增音键106、麦克风107、喇叭108、USB接口109、电源开关110,其中所述播放暂停键102、所述减音键105、所述增音键106、所述麦克风107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前面中间,其中所述播放暂停键102、所述减音键105、所述增音键106可以调整播放设置,所述麦克风107可以进行讲话,所述喇叭108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背面中间,所述喇叭108可以播放语音,所述USB接口109、所述电源开关110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背面右侧,所述USB接口109可以进行充电,所述电源5设置在所述身体2内部,所述电源5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设置在所述身体2内部,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由齿轮及锯齿进行驱动,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可以带动所述头部1转动,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的上端与所述头部1下端相连接,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设置在所述身体2内部上端两侧,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由马达带动齿轮组进行驱动,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设置在所述身体2内部,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一端与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相连接,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另一端与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相连接,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由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带动,从而驱动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所述腰部驱动模组24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内部下方,所述腰部驱动模组24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腰部驱动模组24由马达带动齿轮组进行驱动,所述腰部驱动模组24可以控制机器人的腰部进行左右弯曲,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内部下方,所述
腿部驱动模组25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由马达带动齿轮组进行驱动,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可以带动所述腿部4进行前后移动,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与所述腰部驱动模组24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腿部4位于所述身体2的下方,所述腿部4分别与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两侧相连接,所述手部3位于所述身体2的两端,所述手部3后端与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相连接,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可以控制所述手部3前后摆动,所述手部驱动模组31分别设置在所述手部3的小臂处内部,所述手部驱动模组31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手部驱动模组31由马达带动齿轮组进行驱动,所述爪部驱动块32分别设置在所述手部3的前端,所述爪部驱动块32分别与所述手部驱动模组31的前端相连接,所述手部驱动模组31带动所述爪部驱动块32进行收张动作。
[0007]优选地,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与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槽26,所述限位槽26用于限制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的摆动范围。
[0008]优选地,在所述手部3前端手心处设置手灯33,所述手灯33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
[0009]优选地,在所述身体2前面中间设置胸部指示灯101,所述胸部指示灯101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胸部指示灯101可以显示机器人的开启状态。
[0010]优选地,在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的内侧与所述腿部4的内侧设置辅助架27进行连接,所述辅助架27可以使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带动所述腿部4时更轻松。
[0011]优选地,在所述腿部4内部支架上设置弹簧41,所述弹簧41可以使机器人移动时更稳定。
[0012]优选地,在所述头部1前表面设置眼灯12,所述眼灯12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
[0013]优选地,在所述头部1顶端设置触摸感应部11,所述触摸感应部11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触摸感应部11使机器人可以进行触摸感应。
[0014]优选地,在所述身体2前表面中间设置收藏键103,所述收藏键103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收藏键103可以收藏播放的歌曲。
[0015]优选地,在所述身体2前表面中间设置微信键104,所述微信键104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微信键104可以控制机器人进行微信语音聊天。
[0016]通过上述方案得知,本技术一种智能机器人能模仿人类的动作,四肢和身体都能活动,无论是走路、踢腿、扔捡东西等,通过对不同单独动作进行组合,可以设定成自定义的动作组合,实现机器人舞蹈等各种组合,可玩性较高。联网后,可以实现语音控制、云端点播、和手机互发语音、通过语音设置绑定特定的动作组合可以实现与机器人的互动,满足小朋友对智能玩具的需求,以智能科技推动教育。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机器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智能机器人的腰部驱动模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头部,2、身体,3、手部,4、腿部,5、电源,6、主控部,11、触摸感应部,12、眼灯,21、头部传动模组,22、肩部驱动模组,23、肩头传动模组,24、腰部驱动模组,25、腿部驱动模组,26、限位槽,27、辅助架,31、手部驱动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1)、身体(2)、手部(3)、腿部(4)、电源(5)、主控部(6)、头部传动模组(21)、肩部驱动模组(22)、肩头传动模组(23)、腰部驱动模组(24)、腿部驱动模组(25)、手部驱动模组(31)、爪部驱动块(32)、播放暂停键(102)、减音键(105)、增音键(106)、麦克风(107)、喇叭(108)、USB接口(109)、电源开关(110),所述头部(1)位于所述身体(2)的上方,所述主控部(6)设置在所述身体(2)中间,所述主控部(6)包括播放暂停键(102)、减音键(105)、增音键(106)、麦克风(107)、喇叭(108)、USB接口(109)、电源开关(110),其中所述播放暂停键(102)、所述减音键(105)、所述增音键(106)、所述麦克风(107)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前面中间,所述喇叭(108)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背面中间,所述USB接口(109)、所述电源开关(110)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背面右侧,所述电源(5)设置在所述身体(2)内部,所述电源(5)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设置在所述身体(2)内部,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的上端与所述头部(1)下端相连接,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设置在所述身体(2)内部上端两侧,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设置在所述身体(2)内部,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一端与所述肩部驱动模组(22)相连接,所述肩头传动模组(23)另一端与所述头部传动模组(21)相连接,所述腰部驱动模组(24)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内部下方,所述腰部驱动模组(24)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设置在所述身体(2)的内部下方,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与所述主控部(6)通过电路相连接,所述腿部驱动模组(25)与所述腰部驱动模组(24)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腿部(4)位于所述身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佳奇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