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报警触头机构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144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报警触头机构及断路器,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报警触头机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联动机构、指示件、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一接线端组件、第二接线端组件、第三接线端组件、第四接线端组件、第五接线端组件和第六接线端组件;指示件在联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二接线端组件连通,第二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五接线端组件连通;指示件在联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三接线端组件连通,第二触头的第二端与第六接线端组件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及断路器,能够满足两组独立常开点或常闭点的应用场景。常开点或常闭点的应用场景。常开点或常闭点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报警触头机构及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报警触头机构及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报警触头主要是与断路器配套使用,将断路器的正常通断信号传送出去,或将断路器的故障(过载)信号传送出去。目前,市场上的报警触头一般为单报警触头或辅助触头及报警触头机构。随着社会的发展,报警触头需要在更多的场合下使用,现有的报警触头无法满足更多独立操控要求的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报警触头机构及断路器,该双报警触头机构具有两组独立常开点或常闭点。
[0004]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双报警触头机构,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联动机构、指示件、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一接线端组件、第二接线端组件、第三接线端组件、第四接线端组件、第五接线端组件和第六接线端组件;联动机构与指示件转动连接并驱动指示件转动,第一触头的第一端与第一接线端组件固定连接、中部与指示件抵持,第二触头的第一端与第四接线端组件固定连接、中部与指示件抵持;指示件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二接线端组件连通,第二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五接线端组件连通;指示件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三接线端组件连通,第二触头的第二端与第六接线端组件连通。
[0006]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指示件的表面远离联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相对的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第一触头位于第一通槽内,第二触头位于第二通槽内,第一通槽相对的两个侧壁用于分别驱动第一触头运动,第二通槽相对的两个侧壁用于分别驱动第二触头运动。
[0007]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联动机构包括手柄、连杆、机构座、锁扣、跳扣和复位件,手柄转动设置在壳体上并通过连杆与机构座转动连接,锁扣和跳扣分别与机构座转动连接并能够相互锁紧或分离,复位件在锁扣和跳扣分离后驱动指示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
[0008]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复位件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指示件连接,指示件处于第一位置,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0009]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机构座上设有扭簧,指示件处于第一位置,扭簧处于储能状态。
[0010]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手柄上设有凸台,指示件上设有凸起,锁扣和跳扣锁紧且手柄处于分闸状态,凸起与凸台相抵持以使指示件处于第一位置。
[0011]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二接线端组件包括第一导电片,第三接线端组
件包括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的尾部和第二导电片的尾部相对设置,第一触头的第二端位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第五接线端组件包括第三导电片,第六接线端组件包括第四导电片,第三导电片的尾部和第四导电片的尾部相对设置,第二触头的第二端位于第三导电片和第四导电片之间。
[0012]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均为弹性触头。
[0013]可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第一触头上设有第一弯折部,第二触头上设有第二弯折部,壳体内设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触头的第一端和第一弯折部之间的部分位于第一固定部内,第二触头的第一端和第二弯折部之间的部分位于第二固定部内。
[0014]一种断路器,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双报警触头机构。
[0015]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6]本技术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联动机构、指示件、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一接线端组件、第二接线端组件、第三接线端组件、第四接线端组件、第五接线端组件和第六接线端组件;联动机构与指示件转动连接并驱动指示件转动,第一触头的第一端与第一接线端组件固定连接、中部与指示件抵持,第二触头的第一端与第四接线端组件固定连接、中部与指示件抵持;指示件转动至第一位置,第一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二接线端组件连通,第二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五接线端组件连通;指示件转动至第二位置,第一触头的第二端与第三接线端组件连通,第二触头的第二端与第六接线端组件连通。上述双报警触头机构,包括两组相互独立且结构相同的第一组接线端组件和第二组接线端组件,以及相互独立的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第一触头用于与第一组接线端组件连接,第二触头用于与第二组接线端组件连接,彼此之间互不干涉。指示件的尾部同时与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相抵持,指示件顺时针转动时,指示件的尾部同时推动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朝向一个方向运动,指示件逆时针转动时,指示件的尾部同时推动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朝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以使第一触头和第二触头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一组接线端组件和第二组接线端组件内不同的接线端组件连通,如此,使得上述双报警触头机构具有两组独立的常开点或常闭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在合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在跳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在合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在跳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在分闸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双报警触头机构中指示件的机构示意图。
[0025]图标:100

双报警触头机构;110

壳体;111

第一固定部;112

第二固定部;121

手柄;1211

凸台;122

连杆;123

机构座;1231

驱动部;124

锁扣;125

跳扣;126

复位件;130

指示件;131

第一通槽;132

第二通槽;133

凸起;141

第一触头;1411

第一弯折部;142

第二触头;1421

第二弯折部;151

第一接线端组件;152

第二接线端组件;1521

第一导电片;153

第三接线端组件;153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报警触头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内的联动机构、指示件(130)、第一触头(141)、第二触头(142)、第一接线端组件(151)、第二接线端组件(152)、第三接线端组件(153)、第四接线端组件(154)、第五接线端组件(155)和第六接线端组件(156);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指示件(130)转动连接并驱动所述指示件(130)转动,所述第一触头(1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线端组件(151)固定连接、中部与所述指示件(130)抵持,所述第二触头(1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接线端组件(154)固定连接、中部与所述指示件(130)抵持;所述指示件(130)转动至第一位置,所述第一触头(1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组件(152)连通,所述第二触头(1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接线端组件(155)连通;所述指示件(130)转动至第二位置,所述第一触头(14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接线端组件(153)连通,所述第二触头(14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接线端组件(156)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报警触头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手柄(121)、连杆(122)、机构座(123)、锁扣(124)、跳扣(125)和复位件(126),所述手柄(121)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上并通过所述连杆(122)与所述机构座(123)转动连接,所述锁扣(124)和所述跳扣(125)分别与所述机构座(123)转动连接并能够相互锁紧或分离,所述复位件(126)在所述锁扣(124)和所述跳扣(125)分离后驱动所述指示件(130)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报警触头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21)上设有凸台(1211),所述指示件(130)上设有凸起(133),所述锁扣(124)和所述跳扣(125)锁紧且所述手柄(121)处于分闸状态,所述凸起(133)与所述凸台(1211)相抵持以使所述指示件(130)处于第一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报警触头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130)的表面远离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相对的第一通槽(131)和第二通槽(132),所述第一触头(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政杰曹胜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