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3086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涉及蓝藻去除技术领域,针对目前在使用时,对于其工作效率低,治理效果差,以及不便于对活性炭进行回收,增加了治理成本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置放桶,所述第一置放桶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盖,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二置放桶,所述第二置放桶的上方设置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与第二置放桶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组件。该装置不仅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将活性炭放入以及取出,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治理的效果,且便于对装置进行回收处理,降低了治理成本,还可以避免淤泥或杂草等堵塞渗漏孔,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蓝藻去除
,尤其涉及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原核生物。其与光合细菌区别是:光合细菌进行较原始的光合磷酸化作用,反应过程不放氧,为厌氧生物,而蓝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且放氧。它的发展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从而孕育了一切好氧生物的进化和发展。但是,有的蓝细菌在受氮、磷等元素污染后引起富营养化的海水“赤潮”和湖泊的“水华”,给渔业和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
[0003]目前的蓝藻去除方法多为人工打捞,不仅工作效率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且去除不彻底,容易反复,部分采用投放无机磷或活性炭,不便于对活性炭进行回收,增加了治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包括第一置放桶,所述第一置放桶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盖,所述第一置放桶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两端均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二置放桶,所述第二置放桶的上方设置有安装盖,所述安装盖与第二置放桶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组件;
[0007]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块,所述卡块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与卡块活动卡接,所述活动块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连接有按压块,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安装有连接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卡块安装在安装盖的两侧,所述固定块安装在第二置放桶上端的两侧,所述安装架与安装块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块、连接板、连接弹簧以及按压块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开设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按压块延伸至固定块的外部。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盖的上方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连接有绳子。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置放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透水土工布,所述第一透水土工布的内侧设置有生态砂,所述生态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壳,所述第一置放桶与第一内壳上均开设有多个渗透孔。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置放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透水土工布,所述第二透水土工布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壳,所述第二置放桶以及第二内壳上均开设有多个渗透孔。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该装置通过活动块、连接板、连接弹簧以及按压块的配合使用,带动活动块远离
卡块,从而便于快速将安装盖取下,方便使用者快速将活性炭放入以及取出,且通过第一置放桶以及第二置放桶的设置,用于放置无机磷以及活性炭,对水池中的蓝藻进行去除,并进行水质涵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治理的效果。
[0015]2、该装置通过连接块与绳子的配合使用,便于对装置进行回收处理,且通过设置的两个透水土工布,可以防止水池中的淤泥以及杂草等进入置放桶,避免堵塞渗漏孔,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0016]综上所述,该装置不仅可以方便使用者快速将活性炭放入以及取出,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以及治理的效果,且便于对装置进行回收处理,降低了治理成本,还可以避免淤泥或杂草等堵塞渗漏孔,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第一置放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第二置放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第一置放桶;2、连接盖;3、连接块;4、绳子;5、第一透水土工布;6、生态砂;7、第一内壳;8、安装架;9、安装块;10、固定螺栓;11、第二置放桶;12、第二透水土工布;13、第二内壳;14、安装盖;15、固定组件;1501、卡块;1502、固定块;1503、活动块;1504、连接板;1505、连接弹簧;1506、按压块;1507、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包括第一置放桶1,用于放置无机磷,第一置放桶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盖2,连接盖2的上方安装有连接块3,连接块3连接有绳子4,便于后续对装置进行回收处理,第一置放桶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架8,安装架8的两端均连接有安装块9,安装架8与安装块9通过固定螺栓10连接,安装块9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二置放桶11,用于放置活性炭,第二置放桶1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盖14,安装盖14与第二置放桶1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组件15,用于对安装盖14的位置进行固定。
[0024]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固定组件15包括卡块1501,卡块150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502,固定块150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1503,活动块1503与卡块1501活动卡接,活动块1503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1504,连接板1504的下端连接有按压块1506,连接板1504的另一侧安装有连接弹簧1505,卡块1501安装在安装盖14的两侧,固定块1502安装在第二置放桶11上端的两侧,活动块1503、连接板1504、连接弹簧1505以及按压块1506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槽1507,活动槽1507开设在固定块1502的内部,按压块1506延伸至固定块1502的外部,通过将活性炭倒入第二内壳13中,再将安装盖14复位,按压按压块1506,使得活动块1503移动至活动槽1507中,使得卡块1501卡入固定块1502上开设的凹槽中,松开按压块1506,在连接弹
簧1505的作用下,对安装盖14的位置进行固定即可。
[0025]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置放桶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透水土工布5,第一透水土工布5的内侧设置有生态砂6,用于进化水质,涵养水源,生态砂6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内壳7,第一置放桶1与第一内壳7上均开设有多个渗透孔,便于无机磷渗漏至水池中,通过无机磷改变水中氮磷的比例,加速硅藻、绿藻等有益藻类的快速生长,从而来缓解蓝藻的繁殖,第二置放桶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透水土工布12,第二透水土工布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内壳13,第二置放桶11以及第二内壳13上均开设有多个渗透孔,用于活性炭吸附藻类和藻类产生的毒素,从而达到去除水池中的蓝藻,并进行水质净化,涵养水源。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打开连接盖2,将无机磷倒入第一内壳7中,拧上连接盖2,再按压按压块1506,压缩连接弹簧1505,带动活动块1503远离卡块1501,取下安装盖14,将活性炭倒入第二内壳13中,再将安装盖14复位,按压按压块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包括第一置放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置放桶(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盖(2),所述第一置放桶(1)的外部设置有安装架(8),所述安装架(8)的两端均连接有安装块(9),所述安装块(9)的另一端均连接有第二置放桶(11),所述第二置放桶(1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盖(14),所述安装盖(14)与第二置放桶(11)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组件(15);所述固定组件(15)包括卡块(1501),所述卡块(1501)的下方活动连接有固定块(1502),所述固定块(1502)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块(1503),所述活动块(1503)与卡块(1501)活动卡接,所述活动块(1503)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板(1504),所述连接板(1504)的下端连接有按压块(1506),所述连接板(1504)的另一侧安装有连接弹簧(15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藻去除联合水质涵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501)安装在安装盖(14)的两侧,所述固定块(1502)安装在第二置放桶(11)上端的两侧,所述安装架(8)与安装块(9)通过固定螺栓(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怡吴淼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涞澈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