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30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7: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包括煲体、具有烹饪腔的内胆、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烹饪腔的煲盖,所述煲盖包括盖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且能够与所述煲体或所述内胆进行锁合或解锁的承压盖,所述压力煲还包括:沥脂釜,所述沥脂釜可取放地置于所述内胆,所述沥脂釜具有储液腔及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烹饪腔的过液孔;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以输入冷却介质的进液口、及设置于所述承压盖的冷却区域,冷却介质间歇或持续作用于冷却区域,烹饪腔内降压沸腾,以使烹饪腔内的汤汁间歇或持续进入储液腔。本申请可通过冷却单元对烹饪腔降温或降压,以实现液体沸腾沥脂,具有降温速度快、工作噪音小等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


[0001]本申请涉及烹饪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类具有沥脂功能的压力煲,其沥脂工作过程为:在具有烹饪腔的内锅中放入食物和水,封闭内锅进行加热,随着内锅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内锅中水的沸点升高,水不发生沸腾;当进入沥脂程序后,电磁阀开启以推动设于锅盖上的限压阀释放内锅压力,使得内锅温度下降、水的沸点降低,内锅中的液体发生沸腾不断上涌至油脂分离器,上层油脂浮在油脂分离器上,当液体停止沸腾液体回落,油脂继续留在油脂分离器上,实现油脂过滤。
[0003]上述方案中,当内锅中存在较高压力时,需通过频繁地开启电磁阀控制限压阀从而实现排气泄压,该过程伴随较大的工作噪音,不利于愉悦用户体验。当内锅中存在较低压力时,若开启电磁阀来控制限压阀实现泄压,此时锅内沸腾不剧烈,沥脂效果难达预期,若进一步通过辅助加热达到持续沸腾的效果,将导致烹饪时长延长,不利于节约用户时间。此外,电磁阀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时,存在生锈失效、功能衰减的风险,易导致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以至少解决使用电磁阀控制限压阀实现泄压,以实现液体沸腾沥脂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0005]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包括煲体、具有烹饪腔的内胆、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烹饪腔的煲盖,所述煲盖包括盖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且能够与所述煲体或所述内胆进行锁合或解锁的承压盖,所述压力煲还包括:沥脂釜,所述沥脂釜可取放地置于所述内胆,所述沥脂釜具有储液腔及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烹饪腔的过液孔;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以输入冷却介质的进液口、及设置于所述承压盖的冷却区域,冷却介质间歇或持续作用于所述冷却区域,所述烹饪腔内降压沸腾,以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汤汁间歇或持续进入所述储液腔。
[0007]本申请的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所述承压盖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旋转以与所述内胆锁合或解锁,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承压盖的冷却盖板,所述冷却区域为设置于所述承压盖的冷却盘,所述冷却盖板与所述冷却盘配合形成能够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冷却腔。
[0009]所述煲盖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盖体的内盖,所述内盖位于所述冷却盘面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所述内盖与所述冷却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盖设有连通所述间隙和所述烹饪腔的通孔。
[0010]所述承压盖与所述盖体同步旋转以与所述内胆锁合或解锁,且所述承压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承压盖背向所述烹饪腔一侧的冷却盖
板,所述冷却盖板与所述承压盖的冷却区域配合形成能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冷却腔。
[0011]所述冷却盖板与所述承压盖可拆卸地连接。
[0012]所述煲体包括外壳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保温罩,所述承压盖与所述保温罩锁合或解锁。
[0013]所述冷却区域朝向所述烹饪腔凸出以在所述冷却区域形成凹槽,所述盖体设有排液口,所述冷却介质作用于所述冷却区域后自所述排液口流出。
[0014]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具有能够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储液箱与所述煲体固连,或者,所述储液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煲体。
[0015]所述储液箱的至少部分区域裸露在所述盖体的外侧,所述储液箱设有开关阀,所述开关阀能够相对于所述储液箱移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液口。
[0016]所述煲体设有位于所述进液口处的转接头,所述转接头用于外接储液容器,所述转接头包括过流通道和开关阀,所述开关阀可移动以连通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进液口、或者封闭所述过流通道和所述进液口的连通。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8]1.本申请的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设有沥脂釜,因此可实现相关沥脂功能;进一步还设有冷却单元,该冷却单元包括设置于盖体的进液口、及设置于承压盖的冷却区域,冷却介质间歇或持续作用于冷却区域,因此本申请可通过冷却介质作用于承压盖,以此与烹饪腔进行热量交换,以间歇或持续带走烹饪腔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烹饪腔的压力的降低,进而促使液体沸点降低、促使液体沸腾并由所述烹饪腔进入所述储液腔进行沥脂,实现油脂过滤。
[0019]相较于现有技术仅能够通过控制电磁阀来控制限压阀进行泄压,以使液体沸腾沥脂的方式,本申请使用冷却单元对烹饪腔的压力降低,以使液体沸腾沥脂,可实现快速降压,在确保沥脂效果的前提下,可提升工作效率、缩短烹饪时长;并且,在沥脂阶段本申请可减少对限压阀的控制,不必要求设置和使用电磁阀,有利于简化结构设计、降低成本、减少工作噪音。
[0020]2.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承压盖能够相对于盖体旋转以与内胆锁合或解锁,冷却单元还包括设于承压盖的冷却盖板,冷却区域为设置于承压盖的冷却盘,冷却盖板与冷却盘配合形成能够与进液口连通的冷却腔;在该实施方式中,承压盖可承担锁盖的角色,其与内胆配合锁合可实现内胆的封闭,确保食物烹饪的进行,解锁时方便打开内胆以取放食物;进一步地,通过冷却盖板与冷却盘配合形成冷却腔,该冷却腔为冷却介质存储提供了空间,便于单次通入一定量的冷却介质,实现对烹饪腔的降压,有利于提升热交换效率、延长冷却介质的循环周期,从而有利于加快烹饪腔中液体的沸腾,以及提升液体持续沸腾的效果。
[0021]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煲盖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盖体的内盖,内盖位于冷却盘面向烹饪腔的一侧,内盖与冷却盘之间具有间隙,内盖设有连通间隙和烹饪腔的通孔;一方面,内盖朝向烹饪腔,可阻止烹饪腔中食物、液体喷溅至煲盖的其他部位,当其他部位不易清洗时容易影响煲盖的清洁度、降低其使用寿命,而内盖上存污时由于其方便拆卸,因此易于清洗,因此可确保其自身的洁净;另一方面,内盖与冷却盘之间的间隙为烹饪腔内压力的传递提供了空间,烹饪腔内压力经通孔、间隙传递至承压盖,确保了烹饪
腔内食物加工的正常进行。
[0022]3.作为本申请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承压盖与盖体同步旋转以与内胆锁合或解锁,且承压盖可拆卸地安装于盖体,冷却单元还包括位于承压盖背向烹饪腔一侧的冷却盖板,冷却盖板与承压盖的冷却区域配合形成能与进液口连通的冷却腔;在该实施方式中,承压盖可承担内层盖体的角色,当烹饪腔中食物、液体喷溅至承压盖上时,可通过拆卸承压盖对其清洗,以确保承压盖的洁净;进一步地,使用冷却盖板与承压盖的冷却区域配合形成冷却腔,可省略在其他方式中设置的冷却盘结构,有助于简化结构设计、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基于结构件数量的减少,可减少热交换过程中所需要逐级传递的热传导结构,有助于提升热交换效率,从而实现快速降温。
[0023]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冷却盖板与承压盖可拆卸地连接;由此,在上述承压盖可拆卸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拆卸冷却盖板,可方便对冷却盖板以及冷却盖板与承压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包括煲体、具有烹饪腔的内胆、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烹饪腔的煲盖,所述煲盖包括盖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盖体且能够与所述煲体或所述内胆进行锁合或解锁的承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煲还包括:沥脂釜,所述沥脂釜可取放地置于所述内胆,所述沥脂釜具有储液腔及连通所述储液腔和所述烹饪腔的过液孔;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以输入冷却介质的进液口、及设置于所述承压盖的冷却区域,所述冷却介质间歇或持续作用于所述冷却区域,所述烹饪腔内降压沸腾,以使所述烹饪腔内的汤汁间歇或持续进入所述储液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盖能够相对于所述盖体旋转以与所述内胆锁合或解锁,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设于所述承压盖的冷却盖板,所述冷却区域为设置于所述承压盖的冷却盘,所述冷却盖板与所述冷却盘配合形成能够与所述进液口连通的冷却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其特征在于,所述煲盖还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盖体的内盖,所述内盖位于所述冷却盘面向所述烹饪腔的一侧,所述内盖与所述冷却盘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盖设有连通所述间隙和所述烹饪腔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沥脂功能的液冷压力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盖与所述盖体同步旋转以与所述内胆锁合或解锁,且所述承压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盖体,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承压盖背向所述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张斌周丽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