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207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及装置;通过收集雨水与绿地排盐系统管网连接,将雨水用于盐碱地大水洗盐,或直接用于小区绿地浇灌,减少淡水资源,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真正的自然蓄积,自然渗透,自然利用的原则;收集雨水与绿地蓄水导水系统管网连接,最大限度的利用雨水代替绿化淡水浇灌,降低绿地养护成本;利用一级导水管与二级导水管把雨水导入到绿地土壤30cm以下,此深度为绿地园林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层,水分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以往从地面浇灌因蒸发而损失的水分。分。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绵城市
,具体的说是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滨海地区大多为退海地,土壤含盐量高,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地下水矿化度高一般需要在绿化工程中安设地下排盐控水工程系统,才能保证绿地植物正常成活和生长,在滨海地区的建设中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0003]公开号为CN113187068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海绵城市收集雨水的下凹式绿地结构,包括:下透水土工布层铺设在素土夯实层的上表面上,且该素土夯实层为盐碱层。蓄水层铺设在下透水土工布层上,且蓄水层中埋置有盲管。透水层铺设在蓄水层上,上透水土工布层铺设在透水层上,介质土层铺设在上透水土工布层上,且介质土层成下凹式构造。还包括溢流井,溢流井设置在下凹式绿地结构中,且溢流井的底部固定在素土夯实层中,盲管与溢流井连通,溢流井通过雨水管道与雨水井连通。这种下凹式绿地结构不仅能够在下雨时将周边径流汇入其中滞蓄,随后通过下渗缓排入市政雨水管道,而且具有根据径流量大小调节溢流井开口的作用,从而在降雨过大时及时排走下凹式绿地中的雨水。
[0004]但是滨海低洼地区盐碱地由于地势低洼,在排盐系统上回填的种植土厚度在80~100cm,下凹10~20cm后,有效种植层厚度也只有60~80cm,甚至种植层更薄;由于盐碱地土壤质地粘紧、结构性差,渗透性差,降大雨后容易在绿地中积水,对植物造成一定危害。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雨水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雨水收集,在道路与绿地之间过渡带上开挖下凹弧形的排水沟,排水沟的顶面铺设漏水路板,在排水沟的末端设置检查井,最终接入雨水井;本实施例中:下凹式绿地低于道路10~20cm,道路与下凹式绿地之间设计一个蓄积雨水的过渡带,低于道路表层10cm;排水沟的高度为30cm、宽度为4cm,排水量为80

190L/min;排水沟与下凹弧形排水沟之间填充石屑保护层,石屑保护层的材料为粗砂、石子、炉渣、矿渣或者结构稳定的其他材料,且石屑保护层的顶面浇筑100mm厚混凝土;漏水路板为拼接式漏水路板,宽度为40.5cm、长度为68.5cm、厚度为5cm,漏水缝宽度9mm,抗压力为247吨,漏水速度2.56升/秒/米,表面孔隙度为70%,使用寿命10年以上;
[0009]S2:绿地蓄水导水系统管网,排水沟的底部竖直铺设有一级导水管,且一级导水管连通排水沟,在一级导水管的底部连接有与之垂直的二级导水管,且二级导水管的末端设
置检查井,最终接入雨水井;本实施例中:一级导水管与二级导水管均带有盲孔,导入的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到土壤中;一级导水管的材质为PVC材质,且厚度大于6mm,管径为200mm,硬度大于等于90
°
,相邻的一级导水管之间的距离为20

25m,且在一级导水管的周围包裹10

15cm的石硝滤层;二级导水管的材质为PE材质,且厚度大于6mm,管径为200mm,硬度大于等于90
°
,二级导水管的末端安装有控水阀门,当二级导水管和一级导水管内的雨水不满时,控水阀门关闭,只有二级导水管和一级导水管内充满雨水后,控水阀门自动打开,多余雨水流入雨水井;一般小雨、中雨甚至大雨时不会蓄积大量的雨水,只有遇到特大暴雨或连日降雨,才可能造成二级导水管和一级导水管内充满雨水,此时道路雨水,通过排水沟和一级导水管直接导入绿地中,作为绿地植物需水水源,降到市政道路上的雨水聚集到下凹式绿地中,作为土壤地下水补水来源或者供给植物生长和蒸腾的需求;检查排水沟末端的检查井内的水质是否符合灌溉水质标准,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则将排水沟接入雨水井内,符合灌溉水质标准,则将排水沟接入一级导水管中;一级导水管与二级导水管的连接方式可以在二级导水管上钻出直径与一级导水管外径相同孔洞,将一级导水管插入到二级导水管中,两管连接处用密封胶封紧,也可采用三通相接;通过收集雨水与绿地蓄水导水系统管网连接,最大限度的利用雨水代替绿化淡水浇灌,降低绿地养护成本;利用一级导水管与二级导水管把雨水导入到绿地土壤30cm以下,此深度为绿地园林植物根系主要分布层,水分得到有效利用,避免以往从地面浇灌因蒸发而损失的水分;同时,一级导水管与二级导水管设置的盲孔,使得雨水缓慢渗入土壤中,使土壤湿度和含水量保持在相对稳定范围,土壤有效含水率大于10%,保证对植物需水供水能力,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植物生长旺盛程度;
[0010]S3:绿地排盐系统管网,排水沟的底部竖直铺设有一级排盐控水管,且一级排盐控水管连通排水沟,一级排盐控水管的底端垂直接入二级排盐控水管,二级排盐控水管的末端设置有检查井,最终接入雨水井;本实施例中:一级排盐控水管的材质为PVC材质,厚度大于6mm,且管径为63mm,硬度大于等于90
°
;二级排盐控水管的材质为PE材质,厚度大于8mm,且管径为200mm,硬度大于等于90
°
;当二级排盐控水管末端的检查井中水质不符合浇灌标准,以及如果大雨或暴雨积满二级排盐控水管时,则将二级排盐控水管接入雨水井;通过收集雨水与绿地排盐系统管网连接,将雨水用于盐碱地大水洗盐,或直接用于小区绿地浇灌,减少淡水资源,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真正的自然蓄积,自然渗透,自然利用的原则。
[0011]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施工装置,该施工装置适用于上述的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所述施工装置包括行走履带、托台和卷筒;所述行走履带的顶面转动安装有托台,所述托台的顶面中部转动安装有卷筒,所述卷筒的内圈环绕有待铺设管道;本实施例中的待铺设管道为二级导水管或二级排盐控水管;工作时,行走履带沿着排水沟进行移动,行走履带的两侧履带分别位于排水沟的两侧,行走履带移动时,工作人员将卷筒外圈的待铺设管道均匀的释放,使得待铺设管道落入排水沟的底部,从而完成对待铺设管道的铺设工作,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施工效率。
[0012]优选的,所述托台位于行走履带移动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靠近托台中部的一侧顶部转动安装有托板,所述槽口的内部靠近托台中部的一侧底部转动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端与托板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托板的顶面与待铺设管道的
外壁滑动配合;工作时,液压缸推动托板在槽口内转动角度,行走履带移动时,待铺设管道沿着槽口内部向排水沟内落下铺设,托板托起待铺设管道,控制待铺设管道下落的角度,降低了待铺设管道下落的速度,从而降低了待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雨水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雨水收集,在道路与绿地之间过渡带上开挖下凹弧形的排水沟(1),排水沟(1)的顶面铺设漏水路板(2),在排水沟(1)的末端设置检查井(3),最终接入雨水井(4);S2:绿地蓄水导水系统管网,排水沟(1)的底部竖直铺设有一级导水管(5),且一级导水管(5)连通排水沟(1),在一级导水管(5)的底部连接有与之垂直的二级导水管(6),且二级导水管(6)的末端设置检查井(3),最终接入雨水井(4);S3:绿地排盐系统管网,排水沟(1)的底部竖直铺设有一级排盐控水管(7),且一级排盐控水管(7)连通排水沟(1),一级排盐控水管(7)的底端垂直接入二级排盐控水管(8),二级排盐控水管(8)的末端设置有检查井(3),最终接入雨水井(4)。2.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施工装置适用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方法,所述施工装置包括行走履带(9)、托台(10)和卷筒(11);所述行走履带(9)的顶面转动安装有托台(10),所述托台(10)的顶面中部转动安装有卷筒(11),所述卷筒(11)的内圈环绕有待铺设管道(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10)位于行走履带(9)移动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3),所述槽口(13)的内部靠近托台(10)中部的一侧顶部转动安装有托板(14),所述槽口(13)的内部靠近托台(10)中部的一侧底部转动安装有液压缸(15),所述液压缸(15)的顶端与托板(14)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托板(14)的顶面与待铺设管道(12)的外壁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4)的顶部底面固接有电机(16),所述托板(14)的顶面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多个辊轮(18),顶部所述辊轮(18)的一端与电机(16)的转轴均固接有一号链轮(19),两侧所述一号链轮(19)的外圈设置有一号链条(20),所述一号链条(20)滑动贯穿托板(14)的底壁,所述槽口(13)的两侧顶部均转动安装有一对压臂(21),两侧所述压臂(21)之间转动安装有压辊(22),所述辊轮(18)的外壁与待铺设管道(12)的底部滑动配合,所述压辊(22)的外壁与待铺设管道(12)的顶部滑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滨海地区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侧所述压臂(21)的顶部固接有一号齿轮(23),所述一号齿轮(23)转动安装在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翔刘富海刘剑强刘瑞军徐玉海王宇翔李泽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