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登专利>正文

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1913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包括冷热气体分离管,所述冷热气体分离管包括特斯拉阀、管体和分流机构,管体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环形壁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孔,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数量至少为六个,所述内管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一端设有热端导流帽,所述内管远离所述热端导流帽的一端设有冷端导流帽,所述内管表面还套设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孔两侧,两个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的环形壁表面开设有第二进气孔,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外壳体,通过特斯拉阀对气流增压,通过管体对气流冷热分离,通过分流机构实现对冷热气流的分流。流。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热气体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制冷机的制冷原理压缩机的作用是把压力较低的蒸汽压缩成压力较高的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之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后,成为压力较低的液体后,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中吸热蒸发而成为压力较低的蒸汽,再送入压缩机的入口,从而完成制冷循环。
[0003]现有技术主要以利用化学物质进行能量分离,例如空调制冷。但是现有技术存在污染,不环保,制冷效率低,结构复杂,且易泄露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包括:
[0005]冷热气体分离管,所述冷热气体分离管包括特斯拉阀、管体和分流机构,所述管体包括内管,所述内管的环形壁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孔,且所述第一进气孔的数量至少为六个,所述内管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孔的一端设有热端导流帽,所述内管远离所述热端导流帽的一端设有冷端导流帽,所述内管表面还套设有连接管,且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孔两侧,两个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的环形壁表面开设有第二进气孔;
[0006]所述分流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外壳体,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冷端导流帽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冷端导流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连通,所述外壳体呈中空状,且所述外壳体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设有导流板。
[0007]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措施。
[0008]进一步的,六个所述第一进气孔沿着所述内管(10201)的环形壁面呈环形阵列设置,且六个所述第一进气孔的孔轴线与所述内管的圆心不相交。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管的两端内壁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管套设在所述内管的表面与所述内管的外壁形成一个气体腔室,并与六个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所述外管上的所述第二进气孔处设有连接头,所述特斯拉阀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头与所述外管的内部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管靠近所述热端导流帽的一端环形壁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热端导流帽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热端导流帽的端面表面开设有开槽部,且所述开槽部的形状呈环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内管远离所述热端导流帽的一端内壁开设有第二内螺纹,所述冷端导流帽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冷端导流帽的端面中
心处开设有出气孔,且所述出气孔与所述内管内部连通。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冷端导流帽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冷端导流帽的端部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管远离所述冷端导流帽的一端端面设有第一铰接耳,且所述第一铰接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铰接耳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第二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端面设有第二铰接耳,且所述第二铰接耳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铰接耳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且两个所述第二铰接耳和两个所述第一铰接耳相互适配,两个所述第二铰接耳和两个所述第一铰接耳之间贯穿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两个第一铰接耳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传动轴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耳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环形壁表面设有步进马达,所述步进马达的输出端上设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轴的顶端穿过位于上端面的所述第一铰接耳的顶面,并设有从动锥齿轮,且所述从动锥齿轮和所述主动锥齿轮相互啮合。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连接处设有螺纹软管套,且所述螺纹软管套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表面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表面。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表面开设有连接口,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连接口处,所述导流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且所述导流板的两端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两侧转动连接,所述导流板的顶面靠近两端处均设有第三铰接耳,两处的所述第三铰接耳均分别铰接有连杆。
[0016]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的内壁靠近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侧表面竖直安装有电磁推杆,且所述电磁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磁推杆的推动端均设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远离所述电磁推杆的一端均竖直连接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靠近导流板的一侧表面设有若干第四铰接耳,且两个所述竖杆上的第四铰接耳的数量与所述导流板顶面靠近两端处的第三铰接耳的数量相同,两处的所述第四铰接耳均分别与所述连杆远离所述第三铰接耳的一端处铰接。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通过风机将气流通过变径特斯拉阀的增压,增压后的气流进入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形成的气体腔室中,进而增压后的气流通过六个第一进气孔沿内管的切线方向进入内管,进而使进入内管内的气流分子沿内管壁做高速螺旋运动,高速运动的气流分子之间反生碰撞产生温度,从而形成热空气,而运动速度较慢的气流分子则在做高速螺旋运动的气流分子的作用下被排斥至内管的中心处,从而形成冷空气,通过热端导流帽的端面阻挡位于内管中心处的冷空气从热端流出,而热端导流帽的端面开设有环形的开槽部,进而使沿内管壁做螺旋运动的高速气流分子从开槽部处流出,进而通过热端导流帽实现允许热空气流出,阻挡冷空气流出的效果,冷端导流帽通过第二外螺纹和第二内螺纹与内管连通,而冷端导流帽的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出气孔,位于内管中心处的低速气流分子通过热端导流帽阻挡,进而从冷端导流帽中的出气孔流出,因此不难理解的是,通过热端导流帽允许高速气流分子流出,阻挡低速气流分子流出,通过冷端导流帽对阻挡高速气流分子流出,允许低速气流分子流出,从而实现内管的一端流出高速运动的气流分子,另一端流出低速运动的气流分子,进而实现对冷热空气的分离,实现内管一端流出热空气,另一端流出冷空气,进而相对于传统的气体分流方法而言,本技术对于气体冷热气流分离效果显著,并且操作简
单,无污染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0019]2、第一连接管端面的第一铰接耳和第二连接管端面的第二铰接耳之间通过传动轴连接,而传动轴与两个第一铰接耳通过轴承连接,与两个第二铰接耳固定连接,因此不难理解的是,转动传动轴可带动第二铰接耳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转动,传动轴的顶端穿位于上端面的第一铰接耳的顶面,并设有从动锥齿轮,而第一连接管环形壁表面上设有步进马达输出端设有的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相互啮合,进而通过控制步进马达工作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使从动锥齿轮跟随转动,进而使传动轴转动,从传动轴转动的同时实现第二连接管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调整,进而实现对内管冷端流出的冷空气实现导流,导流板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热气体分离管(100),所述冷热气体分离管(100)包括特斯拉阀(101)、管体(102)和分流机构(103),所述管体(102)包括内管(10201),所述内管(10201)的环形壁表面开设有第一进气孔(10202),且所述第一进气孔(10202)的数量至少为六个,所述内管(10201)远离所述第一进气孔(10202)的一端设有热端导流帽(10208),所述内管(10201)远离所述热端导流帽(10208)的一端设有冷端导流帽(10212),所述内管(10201)表面还套设有连接管(10204),且所述连接管(102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管(1020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气孔(10202)两侧,两个所述连接管(10204)的表面套设有外管(10205),所述外管(10205)的环形壁表面开设有第二进气孔(10206);所述分流机构(103)包括第一连接管(10301)、第二连接管(10303)和外壳体(10310),所述第一连接管(1030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冷端导流帽(10212)的表面,所述第一连接管(10301)远离所述冷端导流帽(10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10303)铰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0303)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10301)的一端与所述外壳体(10310)连通,所述外壳体(10310)呈中空状,且所述外壳体(10310)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10303)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外壳体(10310)的内部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管(10303)的一侧设有导流板(10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六个所述第一进气孔(10202)沿着所述内管(10201)的环形壁面呈环形阵列设置,且六个所述第一进气孔(10202)的孔轴线与所述内管(10201)的圆心不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205)的两端内壁通过两个所述连接管(10204)套设在所述内管(10201)的表面与所述内管(10201)的外壁形成一个气体腔室,并与六个所述第一进气孔(10202)连通,所述外管(10205)上的所述第二进气孔(10206)处设有连接头(10207),所述特斯拉阀(101)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头(10207)与所述外管(10205)的内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201)靠近所述热端导流帽(10208)的一端环形壁表面开设有第一外螺纹(10203),所述热端导流帽(10208)的内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10203)相适配的第一内螺纹(10209),所述热端导流帽(10208)的端面表面开设有开槽部(10210),且所述开槽部(10210)的形状呈环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0201)远离所述热端导流帽(10208)的一端内壁开设有第二内螺纹(10211),所述冷端导流帽(10212)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内螺纹(10211)相适配的第二外螺纹(10214),所述冷端导流帽(10212)的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出气孔(10213),且所述出气孔(10213)与所述内管(10201)内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涡旋式冷热气体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登
申请(专利权)人:蔡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