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组承载组件,并在压合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双层玻璃压合及之间的夹胶工作,压合后的双层玻璃在转移过程中通过裁切机构将双层玻璃沿传输方向前后端的多余材料切割,且配合承载组件将两端密封夹紧,并在之后的转移过程中配合滚压机构将双层玻璃之间的气体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压合机构,替换了传统的人工覆膜工艺,一方面避免了人工覆膜时无法准确的拉取所需长度,导致裁切时出现过多废料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切割后的胶膜在下次使用时还需要重新牵引,导致浪费过多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夹层玻璃是由两片或多片玻璃,之间夹了一层或多层有机聚合物中间膜,经过特殊的高温预压及高温高压工艺处理后,使玻璃和中间膜永久粘合为一体的复合玻璃产品,常用的夹层玻璃中间膜有:PVB、SGP、EVA、PU等,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如彩色中间膜夹层玻璃、SGX类印刷中间膜夹层玻璃、XIR类LOW
‑
E中间膜夹层玻璃等,内嵌装饰件夹层玻璃、内嵌PET材料夹层玻璃等装饰及功能性夹层玻璃。
[0003]专利号CN 216513551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入口传送机、清洗机、夹胶合片机、蒸压机和电器控制柜,所述入口传送机、清洗机、夹胶合片机和蒸压机内均设有若干个传送辊,若干个所述传送辊均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入口传送机、清洗机、夹胶合片机和蒸压机首位依次对接。
[0004]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双层夹胶玻璃生产方式采用人工覆膜的方式,而人工覆膜便需要进行人工切割,且切割后的胶膜在下次使用时还需要重新牵引,这些均会浪费过多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压合机构,替换了传统的人工覆膜工艺,一方面避免了人工覆膜时无法准确的拉取所需长度,导致裁切时出现过多废料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切割后的胶膜在下次使用时还需要重新牵引,导致浪费过多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6]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包括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组承载组件,且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夹胶工位、除边工位、排气工位以及烘干工位;所述夹胶工位上设置有压合机构,所述除边工位上设置有裁切机构,所述排气工位设置有滚压机构;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下玻璃,并在压合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双层玻璃压合及之间的夹胶工作,压合后的双层玻璃在转移过程中通过裁切机构将双层玻璃沿传输方向前后端的多余材料切割,且配合承载组件将两端密封夹紧,并在之后的转移过程中配合滚压机构将双层玻璃之间的气体排出。
[0007]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盘、开设于承载盘两侧的卡槽以及滑动连接于承载盘两侧且与卡槽相适配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底部通过弹簧与承载盘相连接,所述密封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承载盘的一端通过槽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空腔另一端通过单向气阀与外界连通。
[0008]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安装于传输机构上的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上且用于抓取上玻璃并对其进行下压工作的吸附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架开设的滑槽内且用于将胶膜牵引覆盖至玻璃面上并对其进行切割的牵引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牵引组件沿滑槽进行移动移动的推动组件。
[0009]所述牵引组件设置有两组,且沿所述支撑架的滑槽对角线设置,其包括通过导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的牵引辊、沿牵引辊轴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一切刀以及沿牵引辊轴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组抓取单元;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胶辊和下胶辊,所述上胶辊通过卷簧与缠绕在其表面的胶膜相连接。
[0010]所述抓取单元包括安装于牵引辊上的安装板、贯穿安装板且与安装板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安装于安装板前端且通过连接环与螺杆前端转动连接的夹手。
[0011]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驱动单元输出端相连接的压板、安装于压板上方的气阀、以及安装于压板底部且与气阀相连通的若干组吸盘;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输出端相连接的转盘以及沿转盘轴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组推杆,所述推杆与牵引辊的轴抵触设置。
[0012]所述裁切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支撑板、通过第一滑杆与两组支撑板滑动连接的上板、通过第一弹性单元与上板连接的下弧板以及安装于上板两端的第二切刀;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两组与第一滑杆相适配的三角槽以及位于三角槽下方的平槽,所述第一滑杆通过伸缩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滑杆,且所述第二滑杆通过第二弹性单元滑动连接于平槽内,所述平槽一端向内凹陷。
[0013]所述滚压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滑动连接于侧板上开设通槽滑动连接的方块以及通过连轴与方块转动连接的压辊;所述方块通过第三弹性单元与通槽的顶部相连接。
[0014]所述承载组件通过第一联动组件与滚压机构同步传动,其包括与侧板滑动连接的滑动齿条、弹性安装于滑动齿条一端且贯穿侧板设置的挡板、通过转轴与侧板转动安装且与滑动齿条相啮合的转动齿轮以及与转动齿轮同轴转动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与方块底部抵触设置。
[0015]所述推动组件通过第二联动组件与两组抓取单元同步传动,其包括分别安装于支撑架两侧的长齿条和短齿条以及两组与抓取单元对应设置的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通过支腿与牵引辊连接的第一齿轮以及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且通过内环与安装板转动连接的第二齿轮,所述螺杆贯穿内环且与内环内壁螺纹连接。
[0016]基于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双层玻璃组装工序,首先将下玻璃放置在承载组件上,然后在传输机构的传输下进入夹胶工位,并通过夹胶工位上设置有压合机构将双层玻璃以及玻璃之间的胶膜压合在一起;步骤二,胶膜废料切除工序,压合后的双层玻璃,在传输机构的传输下进入除边工位,通过除边工位上的裁切机构将双层玻璃沿传输方向前后端的多余材料切割,并配合承载组件将两端密封夹紧;步骤三,夹层气体排出工序,双层玻璃在传输机构的传输下继续进入排气工位,通
过排气工位上的滚压机构对经过其下方的双层玻璃进行滚压,将玻璃夹层中的气体挤压至外界;步骤四,双层玻璃成型工艺,挤压出气体后的双层玻璃在传输机构的传输下继续进入烘干工位上的烘干仓内,通过一段时间的烘干使双层玻璃彻底成型。
[001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双层玻璃组装工序、胶膜废料切除工序、夹层气体排出工序以及双层玻璃烘干工艺之间的配合,自动完成双层玻璃的自动生产,在夹胶工作完成后将双层玻璃之间多余的胶膜切除,且之后能够及时的通过排气工位将双层玻璃之间残余的空气排出,避免空气影响双层玻璃的密封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夹胶工位、除边工位、排气工位以及烘干工位之间的配合,自动完成夹胶工作,且在夹胶工作完成后将双层玻璃之间多余的胶膜切除,并在切除完成后及时进行密封,防止过多的空气进入双层玻璃之间,造成后续排气的工作难度增加,且之后能够及时的通过排气工位将双层玻璃之间残余的空气排出,避免空气影响双层玻璃的密封效果;(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压合机构,替换了传统的人工覆膜工艺,一方面避免了人工覆膜时无法准确的拉取所需长度,导致裁切时出现过多废料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了切割后的胶膜在下次使用时还需要重新牵引,导致浪费过多的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滚压机构能够有效的将双层玻璃中的空气排出,防止空气影响双层玻璃的产品质量,并通过第一联动组件使滚压机构能够贴合玻璃结构的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组承载组件,且沿传输机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夹胶工位、除边工位、排气工位以及烘干工位;所述夹胶工位上设置有压合机构,所述除边工位上设置有裁切机构,所述排气工位设置有滚压机构;所述承载组件用于承载下玻璃,并在压合机构的作用下完成双层玻璃压合及之间的夹胶工作,压合后的双层玻璃在转移过程中通过裁切机构将双层玻璃沿传输方向前后端的多余材料切割,且配合承载组件将两端密封夹紧,并在之后的转移过程中配合滚压机构将双层玻璃之间的气体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承载盘、开设于承载盘两侧的卡槽以及滑动连接于承载盘两侧且与卡槽相适配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底部通过弹簧与承载盘相连接,所述密封板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承载盘的一端通过槽口与外界连通,且所述空腔另一端通过单向气阀与外界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合机构包括安装于传输机构上的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上且用于抓取上玻璃并对其进行下压工作的吸附组件、滑动连接于支撑架开设的滑槽内且用于将胶膜牵引覆盖至玻璃面上并对其进行切割的牵引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牵引组件沿滑槽进行移动移动的推动组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设置有两组,且沿所述支撑架的滑槽对角线设置,其包括通过导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的牵引辊、沿牵引辊轴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组第一切刀以及沿牵引辊轴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组抓取单元;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上胶辊和下胶辊,所述上胶辊通过卷簧与缠绕在其表面的胶膜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单元包括安装于牵引辊上的安装板、贯穿安装板且与安装板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安装于安装板前端且通过连接环与螺杆前端转动连接的夹手。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夹胶玻璃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驱动单元输出端相连接的压板、安装于压板上方的气阀、以及安装于压板底部且与气阀相连通的若干组吸盘;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输出端相连接的转盘以及沿转盘轴线中心对称设置的两组推杆,所述推杆与牵引辊的轴抵触设置。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井高,周鑫炎,邢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名特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