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轮辋,包含第一圆环体,第一圆环体的圆周外侧两端处设置有第二圆环体,第二圆环体圆周外侧两端处设置有第三圆环体,第三圆环体圆周外侧两端处设有第四圆环体第一圆环体内侧圆周壁上设有固定圆盘,第一圆环体内侧圆周壁上且位于固定圆盘之间设有磁性钢,第一圆盘靠近所述磁性钢一侧设有环形加强块,第三圆环体上设有贯穿第三圆环体的充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旋压工艺使得轮辋主体一体成型,降低了生产难度,同时为轮毂电机提供了更大的安装空间,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使得轮毂电机与轮辋链接的更加紧密,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轮辋
[0001]本技术涉及轮毂电机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轮辋。
技术介绍
[0002]轮毂与车辆驱动系统,一般与车辆的传动轴、法兰、制动盘等连接;轮辋与轮胎连接,一般两侧有挡圈;轮辋与轮毂由轮辐连接。轮毂电机内置于轮辋内,轮毂电机能够简化车辆的驱动系统和整车的整车结构,提高传动效率,增大底盘所能利用的空间,实现复杂车辆动力学控制,是未来电动汽车的终极驱动形式。但是由于轮毂电机的特殊安装模式导致轮辋所提供的安装结构需要有足够的强度,且一般轮毂电机安装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导致轮辋需要尽可能的提供较大的空间用于轮毂电机的安装;一般常用的轮辋采用模具制作坯体后在进行加工,由于轮辋的结构复杂多样化导致模具开发制作费用高,效率低且模具制作后用于安装轮毂电机的空压较小导致最后安装困难;同时所采用的链接结构存在链接不紧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轮毂电机与轮辋链接安装时候安装困难,和安装后链接不紧密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轮辋,包含第一圆环体,所述第一圆环体的圆周外侧两端处设置有第二圆环体,所述第二圆环体圆周外侧端处对称设置有第三圆环体,所述第三圆环体圆周外侧端处对称设有第四圆环体,所述第一圆环体内侧圆周壁上设有固定圆盘,所述固定圆盘上设有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上设有通风孔和螺纹孔,所述固定圆盘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体内侧圆周壁两端,所述第一圆环体内侧圆周壁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圆盘之间设有磁性钢,所述第一圆盘靠近所述磁性钢一侧设有环形加强块,所述第三圆环体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圆环体的充气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圆环体、第二圆环体、第三圆环体和第四圆环体为通过旋压工艺而得的一体成型结构,采用旋压一体成型工艺可以使轮辋的整体强度更大。
[0008]进一步的,所述通风孔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通风孔沿所述第二圆盘的圆周方向等距排列;
[0009]所述第二圆盘的圆周方向上还设有若干组所述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通风孔相间隔设置;
[0010]设置通风孔可以使轮毂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热量通过通风孔传导到轮毂电机的外罩壳上加快散热。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圆盘与所述第一圆环体通过摩擦焊焊接固定连接,通过摩擦
焊工艺可以是的两者之间结合的更加牢固。
[0012]进一步的,第一圆环体的内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圆环体内直径,所述第二圆环体的内直径小于所述第三圆环体的内直径,所述第三圆环体的内直径小于所述第四圆环体的内直径。
[0013]进一步的,第一圆盘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圆盘的厚度,且所述第一圆盘靠近所述磁性钢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圆盘靠近所述磁性钢一侧的端面相齐平,形成台阶式的结构,所形成的台阶结构可以有利于轮毂电机安装时快速定位,同时可以起到对轮毂电机的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轮毂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旋压工艺使得轮辋主体一体成型,降低了生产难度,同时为轮毂电机提供了更大的安装空间,并且通过本技术的结构使得轮毂电机与轮辋链接的更加紧密,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8]图中标记:1
‑
第一圆环体、2
‑
第二圆环体、3
‑
第三圆环体、4
‑
第四圆环体、5
‑
固定圆盘、51
‑
第一圆盘、52
‑
第二圆盘、53
‑
通风孔、54
‑
螺纹孔、6
‑ꢀ
磁性钢、7
‑
环形加强块、8
‑
充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轮辋,包含第一圆环体1,第一圆环体1的圆周外侧两端处设置有第二圆环体2,第二圆环体2 圆周外侧端处对称设置有第三圆环体3,第三圆环体3圆周外侧端处对称设有第四圆环体4,第一圆环体1内侧圆周壁上设有固定圆盘5,固定圆盘5上设有第一圆盘51和第二圆盘52,第二圆盘52上设有通风孔53和螺纹孔54,固定圆盘5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设置在第一圆环体1内侧圆周壁两端,第一圆环体1内侧圆周壁上且位于固定圆盘5之间设有磁性钢6,第一圆盘51靠近磁性钢6一侧设有环形加强块7,第三圆环体3上设有贯穿第三圆环体3的充气孔8。
[0022]进一步的,第一圆环体1、第二圆环体2、第三圆环体3和第四圆环体4 为通过旋压工艺而得的一体成型结构,采用旋压一体成型工艺可以使轮辋的整体强度更大;
[0023]所述通风孔53设置有若干组,若干组所述通风孔53沿所述第二圆盘52 的圆周方向等距排列;
[0024]所述第二圆盘52的圆周方向上还设有若干组所述螺纹孔54,所述螺纹孔 54与所述通风孔53相间隔设置;
[0025]设置通风孔可以使轮毂电机在运转过程中的热量通过通风孔传导到轮毂电机的外罩壳上加快散热;
[0026]固定圆盘5与第一圆环体1通过摩擦焊焊接固定连接,通过摩擦焊工艺可以是的两者之间结合的更加牢固;第一圆环体1的内直径小于第二圆环体2 内直径,第二圆环体2的内直径小于第三圆环体3的内直径,第三圆环体3 的内直径小于第四圆环体4的内直径;第一圆盘51的厚度大于第二圆盘52 的厚度,且第一圆盘51靠近磁性钢6的一侧端面与第二圆盘52靠近磁性钢6 一侧的端面相齐平,形成台阶式的结构,所形成的台阶结构可以有利于轮毂电机安装时快速定位,同时可以起到对轮毂电机的限位作用,进一步提高轮毂电机运行的稳定性。
[0027]工作原理,安装人员将轮毂电机防止到第一圆环体1的内侧,同时将轮毂电机的安装连接盖对准固定圆盘5上的台阶结构后再防止好,然后调整好并对准螺纹孔,用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轮辋,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圆环体(1),所述第一圆环体(1)的圆周外侧两端处对称设置有第二圆环体(2),所述第二圆环体(2)圆周外侧端处对称设置有第三圆环体(3),所述第三圆环体(3)圆周外侧端处对称设有第四圆环体(4),所述第一圆环体(1)内侧圆周壁上设有固定圆盘(5),所述固定圆盘(5)上设有第一圆盘(51)和第二圆盘(52),所述第二圆盘(52)上设有通风孔(53)和螺纹孔(54),所述固定圆盘(5)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设置在所述第一圆环体(1)内侧圆周壁两端,所述第一圆环体(1)内侧圆周壁上且位于所述固定圆盘(5)之间设有磁性钢(6),所述第一圆盘(51)靠近所述磁性钢(6)一侧设有环形加强块(7),所述第三圆环体(3)上设有贯穿所述第三圆环体(3)的充气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轮毂电机的轮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体(1)、第二圆环体(2)、第三圆环体(3)和第四圆环体(4)为通过旋压工艺而得的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赵刚,李树憬,刘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车谷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