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贴供应装置、智能采血机器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030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血贴供应装置、智能采血机器人,其中的止血贴供应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止血贴托板、止血贴料盘、料带收料筒、密封膜收料筒,所述止血贴料盘上的止血贴能够跟随料带被输送至所述止血贴托板处,并在所述止血贴托板处被从所述料带上剥离,所述料带被张紧于所述止血贴料盘与所述料带收料筒之间以实现所述料带由所述止血贴料盘向所述料带收料筒上的转移,所述密封膜收料筒能够在所述止血贴被输送至所述止血贴托板处之前将敷于所述止血贴远离所述料带一侧的密封膜剥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既能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能避免交叉感染。交叉感染。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血贴供应装置、智能采血机器人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止血贴供应装置、智能采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领域,当医生或护士完成患者静脉穿刺拔针后,止血贴可以贴敷在患者穿刺伤口部位,帮助伤口快速止血,同时避免感染。目前在医院中,患者完成穿刺后主要是通过按压棉签或使用止血贴来进行创口止血,无论是使用棉签止血还是使用止血贴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并且按压棉签的力度大小和时间都会影响患者的采血体验,此外人为接触棉签或止血贴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人工止血操作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能造成患者采血体验不佳,而且还可能存在交叉感染风险。考虑到人工止血操作中存在以上种种不足之处,如果能够技术一种自动提供止血贴、剥离隔离膜的装置,将会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以及止血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止血贴供应装置、智能采血机器人,无需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既能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能避免交叉感染。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止血贴供应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具有止血贴托板、止血贴料盘、料带收料筒、密封膜收料筒,所述止血贴料盘上的止血贴能够跟随料带被输送至所述止血贴托板处,并在所述止血贴托板处被从所述料带上剥离,所述料带被张紧于所述止血贴料盘与所述料带收料筒之间以实现所述料带由所述止血贴料盘向所述料带收料筒上的转移,所述密封膜收料筒能够在所述止血贴被输送至所述止血贴托板处之前将敷于所述止血贴远离所述料带一侧的密封膜剥离。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血贴托板与所述止血贴料盘之间的止血贴输送路径上设有压控筒。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邻近所述止血贴托板设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能够检测所述止血贴托板上是否有所述止血贴。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处于所述止血贴托板的下方,所述止血贴托板上构造有通孔,所述传感器的检测头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料带收料筒旋转。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所述密封膜收料筒旋转。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料带收料筒之间通过第一皮带传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密封膜收料筒之间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血贴托板与所述止血贴料盘之间的止血贴输送路径上
和/或所述止血贴托板与所述料带收料筒之间的止血贴输送路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筒。
[0012]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采血机器人,包括上述的止血贴供应装置。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止血贴供应装置、智能采血机器人,所述止血贴能够在所述止血贴托板处被从所述料带上通过相应的吸取部件实现剥离,无需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既能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能避免交叉感染,装置使用止血贴不存在使用棉签按压时的压力大小以及时间问题,同时能更好的保证伤口的无菌环境,提高智能采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采血过程的舒适度,为智能采血机器人实现全自动无人采血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止血贴供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表示为:
[0016]1、支架;11、止血贴托板;2、止血贴料盘;3、料带收料筒;4、密封膜收料筒;5、压控筒;6、传感器;71、第一电机;72、第二电机;8、传动筒;100、止血贴;101、料带;102、密封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参见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止血贴供应装置,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具有止血贴托板11、止血贴料盘2、料带收料筒3、密封膜收料筒4,所述止血贴料盘2上的止血贴100能够跟随料带101被输送至所述止血贴托板11处,并在所述止血贴托板11处被从所述料带101上剥离,所述料带101被张紧于所述止血贴料盘2与所述料带收料筒3之间以实现所述料带101由所述止血贴料盘2向所述料带收料筒3上的转移,所述密封膜收料筒4能够在所述止血贴100被输送至所述止血贴托板11处之前将敷于所述止血贴100远离所述料带101一侧的密封膜102剥离。该技术方案中,所述止血贴100能够在所述止血贴托板11处被从所述料带101上通过相应的吸取部件实现剥离,无需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操作,既能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也能避免交叉感染,装置使用止血贴不存在使用棉签按压时的压力大小以及时间问题,同时能更好的保证伤口的无菌环境,提高智能采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患者采血过程的舒适度,为智能采血机器人实现全自动无人采血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00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止血贴托板11与所述止血贴料盘2之间的止血贴输送路径上设有压控筒5,所述压控筒5能够施力于所述止血贴100远离所述料带101的一侧,从而使所述止血贴100与所述料带101之间的粘贴更加可靠,有效防止在剥离所述密封膜102的过程中将止血贴100从所述料带101上剥离的隐患发生。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邻近所述止血贴托板11设有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能够检测所述止血贴托板11上是否有所述止血贴100,以能够给相应的智能采血机器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止血贴100进一步的供应节奏。作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所述传感器6处于所述止血贴托板11的下方,所述止血贴托板11上构造有通孔,所述传感器6的检测头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能够使所述止血贴供应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6采用FX

501

C2电缆型数字光纤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高速响应、防干扰、长距离检
测和无需控制器、低成本的优势。
[0020]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第一电机71,所述第一电机71能够驱动所述料带收料筒3旋转,同样的,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第二电机72,所述第二电机72能够驱动所述密封膜收料筒4旋转,所述第一电机71与所述第二电机72在转速上应当彼此匹配,以保证对料带101及密封膜102的供应回收的同步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71与所述料带收料筒3之间通过第一皮带(图中未示出)传动连接;和/或,所述第二电机72与所述密封膜收料筒4之间通过第二皮带(图中未示出)传动连接,如此能够使所述第一电机71及第二电机72分别与所述料带收料筒3、密封膜收料筒4的相对位置更加合理。
[0021]所述止血贴托板11与所述止血贴料盘2之间的止血贴输送路径上和/或所述止血贴托板11与所述料带收料筒3之间的止血贴输送路径上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筒8,多个所述传动筒8能够形成所述止血贴100的供应路径与回收路径。
[002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采血机器人,包括上述的止血贴供应装置。
[0023]以下结合一个具体的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止血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具有止血贴托板(11)、止血贴料盘(2)、料带收料筒(3)、密封膜收料筒(4),所述止血贴料盘(2)上的止血贴(100)能够跟随料带(101)被输送至所述止血贴托板(11)处,并在所述止血贴托板(11)处被从所述料带(101)上剥离,所述料带(101)被张紧于所述止血贴料盘(2)与所述料带收料筒(3)之间以实现所述料带(101)由所述止血贴料盘(2)向所述料带收料筒(3)上的转移,所述密封膜收料筒(4)能够在所述止血贴(100)被输送至所述止血贴托板(11)处之前将敷于所述止血贴(100)远离所述料带(101)一侧的密封膜(102)剥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贴托板(11)与所述止血贴料盘(2)之间的止血贴输送路径上设有压控筒(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止血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邻近所述止血贴托板(11)设有传感器(6),所述传感器(6)能够检测所述止血贴托板(11)上是否有所述止血贴(10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贴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徐江龙何启双郑瀚韬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伟浩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