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测设备,包括监测仪本体,监测仪本体的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的一侧设置有承载板,承载板和顶板相对的一面均设置有光伏板,顶板上设置有连接机构,顶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机构,连接机构包含两个连接孔和连接杆,限位机构包含两个限位孔、两个限位杆、定位槽、定位块、压缩弹簧、滑孔、滑杆、多个卡块和多个卡槽,定位块与连接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顶板、承载板、光伏板、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承载板的转动,便于光伏板被展开,使其能正常进行光能转换,通过限位杆,便于对承载板的支撑及对监测仪本体的提取,通过限位机构,使限位杆的位置稳定。使限位杆的位置稳定。使限位杆的位置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土流失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水土流失监测是指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的监视检测工作,土壤侵蚀监测主要是监测自然因素与人为活动造成的土壤及其母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以及侵蚀现状。
[0003]在现有的通过LSW
‑
SL1型水土流失自动监测仪等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监测位置偏僻,无法为监测仪提供电源,需要使用光伏板对监测仪进行供电,由于现有的光伏板和监测仪的携带不方便,导致监测人员去一些偏僻位置的水土流失检测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测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测设备,包括监测仪本体,所述监测仪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和顶板相对的一面均固定嵌设有光伏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顶板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机构;
[0006]所述连接机构包含两个连接孔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与连接孔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所述限位机构包含两个限位孔、两个限位杆、定位槽、定位块、压缩弹簧、滑孔、滑杆、多个卡块和多个卡槽,所述定位块与连接孔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和滑孔分别开设于连接孔中部内壁的两边侧,所述压缩弹簧固定于定位槽和定位块之间。
[0008]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限位孔分别开设于连接杆一端的中部和一侧,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孔的内腔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滑孔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滑杆与滑孔的内腔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多个所述卡块分别与限位杆的两侧、定位块的两侧和滑杆的两侧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卡槽分别开设于限位孔的两侧、定位槽的两侧和滑孔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承载板和顶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搭扣。
[0012]优选的,所述监测仪本体底端的两边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1)本技术利用顶板、承载板、光伏板、连接机构和限位机构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承载板的转动,便于光伏板被展开,使其能正常进行光能转换,通过限位杆,便于对
承载板的支撑及对监测仪本体的提取,通过限位机构,使限位杆的位置稳定;
[0015](2)本技术利用搭扣与承载座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搭扣,便于在携带时,使顶板和承载板的位置稳定,使其不会随意转动,使光伏板的位置更加稳定,通过承载座,使监测仪本体的位置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顶板处俯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顶板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监测仪本体;2、顶板;3、承载板;4、光伏板;5、连接机构;501、连接孔;502、连接杆;6、限位机构;601、限位孔;602、限位杆;603、定位槽;604、定位块;605、压缩弹簧;606、滑孔;607、滑杆;608、卡块;609、卡槽;7、搭扣;8、承载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
4所示的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测设备,包括监测仪本体1,监测仪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顶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承载板3,承载板3和顶板2相对的一面均固定嵌设有光伏板4,便于为监测仪本体1内腔的蓄电池提供电能,顶板2上设置有连接机构5,顶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机构6;
[0023]连接机构5包含两个连接孔501和连接杆502,连接杆502为回形管结构,便于监测仪本体1的携带便捷,连接杆502的两端与连接孔501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便于通过连接杆502,使其能滑动至顶板2的一侧,便于对承载板3进行位置支撑,使光伏板4能完整展开进行光能转换;
[0024]限位机构6包含两个限位孔601、两个限位杆602、定位槽603、定位块604、压缩弹簧605、滑孔606、滑杆607、多个卡块608和多个卡槽609,定位块604与连接孔501的内腔滑动连接,定位槽603和滑孔606分别开设于连接孔501中部内壁的两边侧,压缩弹簧605固定于定位槽603和定位块604之间,通过压缩弹簧605的弹性,使定位块604的一端能滑出定位槽603的内腔,使定位块604的一端与限位孔601的内腔滑动穿插,便于对连接杆502进行位置限定,且压缩弹簧605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与定位块604的外壁固定连接,活动杆的另一端与定位槽603的内壁滑动穿插连接,防止压缩弹簧605发生弹性形变,使定位块604的使用更加稳定;
[0025]相邻两个限位孔601分别开设于连接杆502一端的中部和一侧,限位杆602与限位孔601的内腔滑动连接,限位杆602的一端与滑孔606的内腔滑动连接,滑杆607与滑孔606的内腔滑动连接,多个卡块608分别与限位杆602的两侧、定位块604的两侧和滑杆607的两侧固定连接,多个卡槽609分别开设于限位孔601的两侧、定位槽603的两侧和滑孔606的两侧,
卡块608与卡槽609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卡块608与卡槽609,使限位杆602、定位块604和滑杆607的滑动更加稳定;
[0026]承载板3和顶板2的另一侧设置有搭扣7,便于对顶板2和承载板3进行位置固定,监测仪本体1底端的两边侧均固定连接有承载座8,承载座8底部的两端均开设有固定孔,便于通过固定钉与固定孔穿插连接,使承载座8的位置稳定,使监测仪本体1在使用时位置更加稳定。
[0027]本技术工作原理:
[0028]使用时,通过承载板3与顶板2的转动,便于承载板3和顶板2上的光伏板4被展开,使其能正常进行光能转换,通过按压顶板2两端的滑杆607,使滑杆607在滑孔606的内腔滑动,使滑杆607对其中一个限位杆602的一端进行推动,使其中一个限位杆602的两端与连接杆502的外壁相平齐,使定位块604稳定在定位槽603的内腔,便于对连接杆502的推动,使连接杆502能对承载板3的底部进行位置支撑,同时通过松开滑杆607,在压缩弹簧605的弹性支撑下,使定位块604对其中另一个限位杆602推动,使定位块604与其中另一个限位孔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测设备,包括监测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仪本体(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承载板(3),所述承载板(3)和顶板(2)相对的一面均固定嵌设有光伏板(4),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连接机构(5),所述顶板(2)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5)包含两个连接孔(501)和连接杆(502),所述连接杆(502)的两端与连接孔(501)的内腔滑动穿插连接,所述限位机构(6)包含两个限位孔(601)、两个限位杆(602)、定位槽(603)、定位块(604)、压缩弹簧(605)、滑孔(606)、滑杆(607)、多个卡块(608)和多个卡槽(609),所述定位块(604)与连接孔(501)的内腔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603)和滑孔(606)分别开设于连接孔(501)中部内壁的两边侧,所述压缩弹簧(605)固定于定位槽(603)和定位块(60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水土流失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骏,韩晨,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核辐射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