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000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系统,包括:空气换热器,被配置为连接焚烧炉和导热装置,以将焚烧炉的烟气的热量传导至导热装置;以及导热装置,被配置为利用从所述烟气传导的热量对目标介质进行加热。目标介质进行加热。目标介质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能源
,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工业焚烧炉高温段温度一般大于等于1200℃,但现有工业焚烧炉普遍存在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率差的现象,这导致焚烧炉能源损耗大、热能综合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工业焚烧炉普遍存在高温烟气余热利用率差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系统,包括:
[0005]空气换热器,被配置为连接焚烧炉和导热装置,以将焚烧炉的烟气的热量传导至导热装置;以及
[0006]导热装置,被配置为利用从所述烟气传导的热量对目标介质进行加热。
[0007]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所述空气换热器具有位于顶端的空气进气口和烟气出气口、以及位于底端的空气出气口和烟气进气口;
[0008]冷空气由空气进气口进入空气换热器,烟气由烟气进气口进入空气换热器;
[0009]空气换热器沿重力方向延伸,以使得冷空气由上向下流动,烟气由下向上流动,两者进行热量交换后冷空气形成热空气;
[0010]热空气由空气出气口流出,烟气由烟气出气口流出。
[0011]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空气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前一个空气换热器的烟气出口气连接下一个空气换热器的烟气进气口,以串联构成的温度递减各个加热系统;
[0012]导热装置包括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包括并联的多个导热管体;
[0013]每个空气换热器均能够对应一个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以对该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内并联的导热管体进行温度相同的加热;
[0014]不同的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能够对应温度递减各个加热系统。
[0015]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还包括:
[0016]鼓风机,被配置为向空气换热器提供与烟气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空气;
[0017]烟气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处理空气换热器中完成热量交换的烟气;
[0018]保温隔热输气管道,被配置为将空气换热器中完成热量交换的热空气输送至导热装置。
[0019]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还包括:
[0020]引风机,被配置为抽出导热装置内完成加热的空气;
[0021]烟囱,被配置为排出引风机抽出的空气;
[0022]电磁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断保温隔热输气管道和导热装置之间的空气通道。
[0023]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所述保温隔热输气管道包括:
[0024]保温隔热输气管,材料为纳米陶瓷空心微珠管体或耐高温的不锈钢管,被配置为作为保温隔热输气管道的最内层;
[0025]硅酸铝管壳,被配置为作为保温隔热输气管道的中间层;
[0026]镀锌铁皮,被配置为作为保温隔热输气管道的最外层。
[0027]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导热管体包括:
[0028]导热外管;
[0029]空气出气管,位于导热外管的侧壁,与引风机连接;
[0030]导热内管;
[0031]导热内管外壁焊接固定块,防止导热内管摇摆;
[0032]其中导热内管与导热外管为套管式,两者之间直径相差大于40mm,长度相差大于500mm,导热内管底部不封堵,导热外管底部采用堵头封堵;
[0033]热空气进入导热内管后,从开口进入导热外管的底部,沿导热外管的侧壁上升,然后由空气出气管流出。
[0034]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导热管体包括:
[0035]所述导热外管选用外径大于133mm、壁厚大于4.5mm的无缝碳钢管;
[0036]所述导热内管选用外径大于89mm、壁厚大于3.5mm的不锈钢管。
[0037]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导热管体还包括:
[0038]所述导热外管顶端焊接碳钢法兰,所述导热内管顶端焊接不锈钢垫片,导热外管与导热内管通过碳钢法兰和不锈钢垫片进行套装,所述碳钢法兰与不锈钢垫片之间设置耐火密封圈。
[0039]可选的,在所述的加热系统中,导热管体还包括:
[0040]空气进气管,被配置为连接保温隔热输气管道,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0041]电磁阀进气端与空气进气管通过碳钢法兰连接,所述电磁阀出气端与导热外管通过碳钢法兰连接,所述电磁阀与碳钢法兰之间均安装耐火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碳钢法兰与电磁阀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碳钢法兰之间安装耐火密封圈;
[0042]多个碳钢法兰由螺栓紧固连接;
[0043]所述电磁阀与电磁阀控制模块相连,电磁阀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0044]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发现,加热的目的一般是为了实现一定空间范围内气态、液态、固态介质的均匀受热;现有技术普遍利用传统的能源型加热装置进行直接加热,这类加热装置普遍存在供热不均匀,加热范围局限,能源消耗量大,且设备和运行成本较高等弊端。如何实现工业焚烧炉的烟气余热利用,寻求供热范围更广且热能供给低廉的加热装置,实现能量的高效综合利用,是目前所面临的技术难题。
[0045]专利技术人通过发现工业焚烧炉在运行过程中有大量余热被浪费,也洞察到传统的能源型加热装置耗能大、加热范围小,因此在本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加热系统,通过空气换热器连接焚烧炉和导热装置,以将焚烧炉的烟气的热量传导至导热装置,以对目标介质进行加热,实现了工业焚烧炉的烟气余热利用,供热范围更广且热能供给低廉,实现了能量的高效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0046]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加热系统整体示意图;
[0047]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加热系统导热管体示意图;
[0048]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加热系统保温隔热输气管道示意图;
[0049]图中所示:1

焚烧炉;2

空气换热器;3

鼓风机;4

烟气处理单元;5

电磁阀控制模块;6

保温隔热输气管道;7

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8

引风机;9

烟囱;10

空气进气管;11

温度传感器;12

碳钢法兰;13

螺栓;14

耐火密封圈;15

电磁阀;16

不锈钢垫片;17

温度传感器;18

空气出气管;19

导热外管;20

固定块;21

导热内管;22

堵头;23

硅酸铝管壳;24

保温隔热输气管;25

镀锌铁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50]以下结合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换热器,被配置为连接焚烧炉和导热装置,以将焚烧炉的烟气的热量传导至导热装置;以及导热装置,被配置为利用从所述烟气传导的热量对目标介质进行加热;所述空气换热器具有位于顶端的空气进气口和烟气出气口、以及位于底端的空气出气口和烟气进气口;冷空气由空气进气口进入空气换热器,烟气由烟气进气口进入空气换热器;空气换热器沿重力方向延伸,以使得冷空气由上向下流动,烟气由下向上流动,两者进行热量交换后冷空气形成热空气;热空气由空气出气口流出,烟气由烟气出气口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空气换热器的数量为多个,前一个空气换热器的烟气出口气连接下一个空气换热器的烟气进气口,以串联构成的温度递减各个加热系统;导热装置包括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包括并联的多个导热管体;每个空气换热器均能够对应一个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以对该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内并联的导热管体进行温度相同的加热;不同的分布式导热装置组团能够对应温度递减各个加热系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被配置为向空气换热器提供与烟气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空气;烟气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处理空气换热器中完成热量交换的烟气;保温隔热输气管道,被配置为将空气换热器中完成热量交换的热空气输送至导热装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机,被配置为抽出导热装置内完成加热的空气;烟囱,被配置为排出引风机抽出的空气;电磁阀控制模块,被配置为通断保温隔热输气管道和导热装置之间的空气通道。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隔热输气管道包括:保温隔热输气管,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金程王晨晨王宁张胜李天一刘长亮殷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朗劢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