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998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上设置有调换装置,所述调换装置上设置有隔离装置。当需要对隔离板正上方患者身体下方设置的隔离垫进行更换时,可将患者身体轻微抬起与隔离垫分离,此时通过转动板旋转旋转轴,旋转轴通过支撑筒带动输送带进行逆时针旋转时,此时患者身体下的隔离垫可随着输送带旋转到隔离板的正下方,且隔离板下方的隔离垫会随着输送带旋转到患者的身下,进而可快速的对患者身体下方的隔离垫进行更换,不再需要将患者转移出去,进而需要对患者隔离的环境进行消毒时,避免患者离开防感染隔离装置,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痛苦,对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学科,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死亡率,增强儿童和青少年体质,提高儿童青少年保健和疾病防治水平,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自婴儿期至青少年期为儿科范围,感染分为两种,医学上的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心理上的感染是通过某种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动,它实质上是情绪的传递与交流,在互动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在儿科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用到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防感染隔离装置对患者进行保护,避免造成感染。
[0003]目前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0004]1、目前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患者隔离的环境进行消毒时,还需将患者转移出去,将隔离的环境腾出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在操作时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在转移患者时也非常的不便;
[0005]2、目前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患者隔离的环境进行消毒时,还需要外部的消毒器械对防感染隔离装置进行消毒,也就是说防感染隔离装置本身不能实现对自身进行消毒处理,功能不够全面;
[0006]3、目前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在使用时,隔离箱一般为固定式的,因此患者在使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将患者转移出来,或在隔离箱上预留的操作孔内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
[0007]4、目前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患者需要较多的医疗器械线材和管材与身体连接,隔离箱会对这些医疗器械线材和管材形成阻挡,因此不利于医疗器械线材和管材的排布;
[0008]5、目前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在使用时,由于隔离箱大多为透明设置,因此在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疗需求时,不便于对隔离箱进行遮盖处理,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会造成隔离箱内的患者不适,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防感染隔离装置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患者隔离的环境进行消毒时,还需将患者转移出去,将隔离的环境腾出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在操作时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在转移患者时也非常的不便,当需要对患者隔离的环境进行消毒时,还需要外部的消毒器
械对防感染隔离装置进行消毒,也就是说防感染隔离装置本身不能实现对自身进行消毒处理,功能不够全面,同时隔离箱一般为固定式的,因此患者在使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时,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还需将患者转移出来,或在隔离箱上预留的操作孔内对患者进行治疗,这样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医护人员的操作,由于患者需要较多的医疗器械线材和管材与身体连接,隔离箱会对这些医疗器械线材和管材形成阻挡,因此不利于医疗器械线材和管材的排布,由于隔离箱大多为透明设置,因此在患者需要不同的治疗需求时,不便于对隔离箱进行遮盖处理,外部环境的影响可能会造成隔离箱内的患者不适,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的问题。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消毒装置,所述消毒装置上设置有调换装置,所述调换装置上设置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的顶端设置有遮盖装置,所述隔离装置的左侧壁设置有用于排布医疗器械线材和管材的固定式穿线装置和拆卸式穿线装置,所述隔离装置的前端设置有观察装置;
[0011]所述消毒装置包括U形底座板,所述U形底座板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输液管道,所述输液管道的顶侧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安装板的右侧安装有热风机,且热风机的排风口朝向U形底座板内设置,所述U形底座板的后侧壁开设有排风口;
[0012]所述调换装置包括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固定设置在U形底座板的上表面,所述隔离板的左右侧壁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耳板,左侧两个耳板之间和右侧两个耳板之间均通过轴承一转动设置有旋转轴,两个所述旋转轴外均固定设置有支撑筒,两个所述支撑筒之间传动设置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套设在隔离板外,所述输送带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置有隔离垫,右侧所述旋转轴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板,两个所述弧形罩分别罩在左右侧的支撑筒外;
[0013]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四个定位杆,且四个定位杆分别固定设置在隔离板的上表面四角,四个所述定位杆外均套设有升降套,四个所述升降套之间固定设置有隔离箱,所述隔离箱的前后侧壁和顶侧壁均设置有观察窗。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U形底座板的前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内左侧安装有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顶端设置有加液管,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壁安装有微型水泵,且微型水泵的抽液端与储液筒连通,所述微型水泵的排液端连通有导液管,所述U形底座板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设置有弧形罩,且导液管另一端穿过左侧弧形罩与输液管道连通,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与微型水泵和热风机电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定位杆的顶端均通过开设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四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阻挡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前侧两个阻挡板的底侧壁前端和后侧两个阻挡板的底侧壁后端均固定设置有弹簧片,前侧两个升降套的前侧壁顶端和后侧两个升降套的后侧壁顶端均开设有卡接槽,前侧两个所述升降套的前侧壁均卡接有螺帽,两个所述螺帽内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前侧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前侧壁底侧均开设有卡接孔,且固定螺杆的后端与卡接孔卡接,前侧两个升降套之间和后侧两个升降套之间均固定设置有横杆,两个所述横杆上均固定设置有握持杆。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盖装置包括两个收卷筒,两个所述收卷筒均设置在隔离箱的顶端中部,两个所述收卷筒上均收卷有遮挡布,且遮挡布的最内端固
定设置在收卷筒上,所述遮挡布的最外端固定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中部固定设置有挂钩。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收卷筒内均固定设置有支撑轴,且两个支撑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二转动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固定设置在隔离箱的顶端,两个所述支撑轴的右端均固定设置有旋转环,前侧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前端的底侧和后侧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后端的底侧均固定设置有导向杆,且两个导向杆分别与两个遮挡布的上表面搭接。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收卷筒外设置有保护壳,且保护壳固定设置在隔离箱的顶端,且前后侧的两个遮挡布分别穿过保护壳前后侧的槽口延伸到保护壳外,且两个旋转环分别穿过保护壳右端的槽口延伸到保护壳外。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式穿线装置包括穿线管一,且穿线管一卡接在隔离箱的左侧壁靠后一侧,所述穿线管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消毒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装置(1)上设置有调换装置(2),所述调换装置(2)上设置有隔离装置(3),所述隔离装置(3)的顶端设置有遮盖装置(4),所述隔离装置(3)的左侧壁设置有用于排布医疗器械线材和管材的固定式穿线装置(5)和拆卸式穿线装置(6),所述隔离装置(3)的前端设置有观察装置(7);所述消毒装置(1)包括U形底座板(11),所述U形底座板(11)的上表面左侧安装有输液管道(12),所述输液管道(12)的顶侧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13),所述安装板(14)的右侧安装有热风机(110),且热风机(110)的排风口朝向U形底座板(11)内设置,所述U形底座板(11)的后侧壁开设有排风口(111);所述调换装置(2)包括隔离板(21),所述隔离板(21)固定设置在U形底座板(11)的上表面,所述隔离板(21)的左右侧壁前后端均固定设置有耳板(22),左侧两个耳板(22)之间和右侧两个耳板(22)之间均通过轴承一转动设置有旋转轴(23),两个所述旋转轴(23)外均固定设置有支撑筒(24),两个所述支撑筒(24)之间传动设置有输送带(25),所述输送带(25)套设在隔离板(21)外,所述输送带(21)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设置有隔离垫(26),右侧所述旋转轴(23)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板(27),两个所述弧形罩(19)分别罩在左右侧的支撑筒(24)外;所述隔离装置(3)包括四个定位杆(31),且四个定位杆(31)分别固定设置在隔离板(21)的上表面四角,四个所述定位杆(31)外均套设有升降套(32),四个所述升降套(32)之间固定设置有隔离箱(311),所述隔离箱(311)的前后侧壁和顶侧壁均设置有观察窗(3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底座板(11)的前侧壁固定设置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内左侧安装有储液筒(15),所述储液筒(15)的顶端设置有加液管(16),所述安装板(14)的左侧壁安装有微型水泵(17),且微型水泵(17)的抽液端与储液筒(15)连通,所述微型水泵(17)的排液端连通有导液管(18),所述U形底座板(11)的左右侧壁均固定设置有弧形罩(19),且导液管(18)另一端穿过左侧弧形罩(19)与输液管道(12)连通,所述安装板(14)的上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112),且控制面板(112)与微型水泵(17)和热风机(110)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定位杆(31)的顶端均通过开设的螺纹孔(33)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4),四个所述螺纹杆(34)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阻挡板(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侧两个阻挡板(35)的底侧壁前端和后侧两个阻挡板(35)的底侧壁后端均固定设置有弹簧片(36),前侧两个升降套(32)的前侧壁顶端和后侧两个升降套(32)的后侧壁顶端均开设有卡接槽(37),前侧两个所述升降套(32)的前侧壁均卡接有螺帽(38),两个所述螺帽(38)内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39),前侧两个所述定位杆(31)的前侧壁底侧均开设有卡接孔(310),且固定螺杆(39)的后端与卡接孔(310)卡接,前侧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敏刘炼双姚芹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