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及水产养殖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994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及水产养殖方法,包括中空壳体和内置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发气模块、供电模块及配重模块。发气模块受远端控制系统控制,在必要时进行产气,使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依靠浮力实现自浮到水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打捞期时从水底自动浮起到水面,避免通过绳缆打捞的水下作业,降低打捞作业难度,有效提高养殖作业效率。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在特定的养殖区域进行养殖,不仅适合于浅海养殖,也适用于较深海域的养殖作业,拓宽了养殖作业的范围。作业的范围。作业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及水产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及水产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水产养殖,往往使用沉底养殖箱的方式来进行,具体为:养殖箱和水面漂浮物使用绳缆进行联系,打捞时通过绳缆将养殖箱吊起进行作业。因此,传统沉底养殖箱方式水产养殖存在效率低、危险性大、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另外,目前沉底养殖箱方法养殖,仅限于浅海养殖,因此养殖作业范围狭窄。
[0003]为解决上述传统养殖箱水产养殖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告号为CN112425539A,公告日为2021年03月0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隔层式智能水产养殖箱,能够将养殖箱准确放置在水中不同深度,其智能推进装置能够对其中的滤网箱进行放置和移动,使滤网箱能够放置在养殖箱内的不同位置,但是养殖箱放入水中和打捞仍然需人工作业,并且养殖箱只能放置在特定的养殖池里,因此仍存在养殖作业位置选择有限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养殖范围狭窄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0004]另一方面,贝、螺、藤壶、牡蛎、珊瑚等的水产养殖,需要附着生长。现有养殖体多为金属构造,但是,金属不利于生物附着。同时,常规金属会遭受海水的腐蚀,限制了养殖体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存在增加生物附着、提高养殖体的使用寿命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收取水产品时将养殖箱从水中打捞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与传统养殖箱养殖作业范围狭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及水产养殖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包括中空壳体和内置于所述中空壳体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发气模块、供电模块及配重模块。
[0007]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分别与远端控制系统及发气模块通信连接,在打捞期时,人们通过远端控制系统向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发射操作指令,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操作指令后,将操作指令传达给发气模块控制发气模块的产气。发气模块接收到操作指令时,产生气体,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依靠浮力自动浮起到水面。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远端导航系统信号连接以获取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与无线信号发射模块通信连接,将得到的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传送给无线信号发射模块。同时,无线信号发射模块与远端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将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给远端控制系统。如此,人们便可根据远端控制系统接收到的地理位置信息,到达相应的位置,获取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收获水产。
[0008]所述远端导航系统包括BDS和(或)GPS。具体地,所述发气模块包括发气外壳、发气颗粒和进水阀。
[0009]发气外壳固定于中空壳体内,发气颗粒容纳于所述发气壳体内,发气颗粒可以在可控条件下产生气体使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自动上浮到水面。所述进水阀设于发气壳体上,用于控制发气颗粒产生气体。进水阀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通信连接,使得进水阀的控制效果受远端控制系统调控。
[0010]作为优选,发气颗粒包括相互混合后可产生气体的化合物A和化合物B,化合物A和化合物B分别用水溶性化合物包覆。
[0011]当进水阀打开时,水溶性化合物溶于水中,化合物A和化合物B互相混合产生气体,使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实现自动上浮的效果。进水阀受远端控制系统控制,因此,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能在必要时才会产生气体上浮。
[0012]具体地,这两种混合后可以产生气体的化合物进一步优选柠檬酸和碳酸氢钠。所述水溶性化合物优选聚乙二醇。
[0013]具体地,所述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优选0.5:1~1.5:1。
[0014]作为优选,所述进水阀为电驱进水阀,所述发气模块数量为多个。
[0015]作为优选,所述配重模块能使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在水底养殖期时表观密度不小于养殖水体的密度,使得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能在养殖期间能保持在水底。
[0016]具体地,所述配重模块能使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在水底养殖期时表观密度不小于1200 kg/m3。
[0017]作为优选,所述中空壳体为双层结构,由壳体外层与壳体内层构成。
[0018]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外层材质为塑料和水溶性化合物的混合物,壳体内层材质为塑料。塑料材质受海水腐蚀影响小,可大大提高养殖装置的使用寿命。外层在接触水后,水溶性化合物溶解到水中,使得壳体外层表面呈多孔状态,有利于生物附着。
[0019]聚乙烯材料具有防水、耐腐蚀、轻便、密度小等优点。具体地,所述壳体外层材质塑料和水溶性化合物的混合物优选聚乙烯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所述壳体内层材质塑料为聚乙烯。具体地,所述聚乙烯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优选经螺杆挤出机制成。
[0020]具体地,所述聚乙烯密度优选0.900~0.970 g/cm3。
[0021]具体地,所述聚乙烯和氯化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优选为20%~95%、5%~80%。
[0022]滚塑成型加工是大型、异型中空塑料制品较为经济的一种加工方式,其制品外形根据模具形状确定,可方便地加工为自然礁石型或利于收割的平面型、圆柱型、球形。进一步优选,所述壳体使用滚塑成型加工。
[0023]具体地,所述滚塑成型加工熔体质量流动速率(190℃,2.16 kg)优选为1.0~20.0 g/10min。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在养殖期间保持在水中,在打捞期时从水底自浮到水面,免去人工打捞作业,降低打捞作业难度,有效提高作业效率;(2)本专利技术避免了传统养殖箱养殖对绳缆和漂浮物的需求,因此有效解决了水面漂浮物和绳缆限制水道通航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水面景观恶化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依靠浮力实现自动上浮,不需要在特定的养殖区域进行养殖,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适合于浅海养殖,也适用于较深海域的养殖作业,拓宽了养殖作业的范围。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底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起吊环1,壳体外层2,壳体内层3,发气模块4,进水阀 5,发气外壳6,发气颗粒7,中空壳体8,进水孔9,密封盖10,功能模块安装槽11,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2,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3,供电模块14,配重模块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27]实施例1如图1,所述的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包括起吊环1、中空壳体8、壳体外层2、壳体内层3、功能模块安装槽11、进水孔9、无线信号发射模块 12、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3、发气模块4、发气外壳6、发气颗粒7、进水阀5、供电模块14(锂电池)、配重模块15和密封盖10。中空壳体8为双层滚塑成型制造,壳体外层2为聚乙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壳体(8)和内置于所述中空壳体(8)内的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2)、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3)、发气模块(4)、供电模块(14)及配重模块(15);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3)分别与远端控制系统及发气模块(4)通信连接以控制发气模块(4)的工作;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3)与远端导航系统信号连接以获取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并与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2)通信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2)与远端控制系统通信连接以向所述远端控制系统发送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所述供电模块(14)与发气模块(4)、无线信号发射模块(12)和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3)电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气模块(4)包括发气外壳(6)、发气颗粒(7)和进水阀(5);所述发气外壳(6)固定于中空壳体内,所述进水阀(5)设于发气外壳(6)上,所述发气颗粒(7)容纳于所述发气外壳(6)内;所述进水阀(5)与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3)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气颗粒(7)包括水溶性化合物包覆的化合物A和水溶性化合物包覆的化合物B;所述化合物A和化合物B分别为相互混合后可产生气体的化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A为柠檬酸,所述化合物B为碳酸氢钠,所述水溶性化合物为聚乙二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浮式水底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0.5:1~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原柴柏苍郭德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堂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