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花纹及UHP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443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轮胎花纹及UHP轮胎,属于轮胎花纹领域,包括中心肋条、左侧胎肩花纹块、右侧胎肩花纹块、左侧主沟、第一右侧主沟、第二右侧主沟、左侧细沟槽及右侧细沟槽;右侧细沟槽位于右侧胎肩花纹块上,为锯齿状,沿轮胎胎面周向延伸;左侧细沟槽及右侧细沟槽的宽度小于左侧主沟、第一右侧主沟及第二右侧主沟的宽度的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高性能轮胎不能兼顾操控性、排水性能及湿滑性能的技术问题,具有保证轮胎操控性能的前提下,提升轮胎的排水性、湿滑性能,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能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花纹及UHP轮胎


[0001]本技术属于轮胎花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花纹及UHP轮胎。

技术介绍

[0002]高性能轮胎是依附于高端汽车市场开始发展的,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轮胎正逐渐向高技术含量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高端车型的不断导入,使得消费者对于高端轮胎的认知度不断提升。高性能轮胎操控性能优越,抓地力更强,轮胎与地面接触面更大,因此高速行驶时更平稳安全。但是,过大的接触面会导致排水困难,雨天湿滑路面容易导致车辆产生水滑现象,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细节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提出,以使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更加简明易懂。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轮胎花纹及UHP轮胎,解决了现有高性能轮胎不能兼顾操控性、排水性能及湿滑性能的技术问题,具有保证轮胎操控性能的前提下,提升轮胎的排水性、湿滑性能,提高轮胎的安全性能的特点。
[0005]本技术一方面公开了一种轮胎花纹,包括
[0006]中心肋条,中心线与所述轮胎胎面中心线重合,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
[0007]左侧胎肩花纹块,位于所述轮胎的左侧胎肩,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
[0008]右侧胎肩花纹块,位于所述轮胎的右侧胎肩,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均匀分布;
[0009]左侧主沟,位于所述中心肋条左侧,与所述中心肋条相邻,直线型,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
[0010]第一右侧主沟,位于所述中心肋条右侧,与所述中心肋条相邻,直线型,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
[0011]第二右侧主沟,位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左侧,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相邻,直线型,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
[0012]左侧细沟槽,位于所述左侧胎肩花纹块右侧,与所述左侧胎肩花纹块相邻,直线型,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
[0013]右侧细沟槽,位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上,锯齿状,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
[0014]所述左侧细沟槽及所述右侧细沟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左侧主沟、所述第一右侧主沟及所述第二右侧主沟的宽度的1/2。
[00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16]第一横沟,设于相连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之间,沿所述轮胎胎面横向延伸,左侧与所述第二右侧主沟连通;
[0017]第二横沟,设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上,沿所述轮胎胎面横向延伸,且左侧封闭,镰刀型;
[0018]所述第一横沟与所述右侧细沟槽相互交叉,形成形成十字沟槽。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0]第一沟槽,半圆形,设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上,弦位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与所述第二右侧主沟的交界处。
[00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2]右侧花纹块,位于所述第一右侧主沟与所述第二右侧主沟之间,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均匀分布;
[0023]左侧花纹块,设于所述第一右侧主沟与所述左侧细沟槽之间,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5]第二沟槽,设于所述左侧花纹块上,月牙状,自所述左侧细沟槽,沿所述轮胎胎面横向,宽度由宽到细延伸至所述左侧花纹块上,并于所述左侧花纹块上封闭;
[0026]第三沟槽,设于所述左侧胎肩花纹块,与所述第二沟槽相对,月牙状,自所述左侧细沟槽,沿所述轮胎胎面横向,宽度由宽到细延伸至所述左侧胎肩花纹块上,并于所述左侧胎肩花纹块上封闭。
[002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8]第三横沟,设于所述左侧胎肩花纹块上,自左至右沿所述轮胎胎面横向,宽度由宽到细延伸,且右侧封闭,镰刀型。
[002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0]第四沟槽,设于所述中心肋条靠近所述左侧主沟的一侧,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均匀分布,自所述左侧主沟至所述中心肋条横向延伸,并在所述中心肋条侧封闭;
[0031]所述第四沟槽的倾斜角度为45
°

[003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3]第五沟槽,设于所述中心肋条靠近所述第一右侧主沟的一侧,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均匀分布,自所述第一右侧主沟至所述中心肋条横向延伸,并在所述中心肋条侧封闭,刀型。
[003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0035]第四横沟,设于相邻所述右侧花纹块之间,连通所述第一右侧主沟与所述第二右侧主沟,弧形;
[0036]吸水包,设于所述右侧花纹块上;
[0037]钢片,连接所述吸水包与所述第二右侧主沟。
[0038]本技术另一方面公开一种UHP轮胎,胎面上设有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轮胎花纹。
[003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40]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花纹,为非对称花纹,采用三条主沟槽(左侧主沟、第一右侧主沟、第二右侧主沟)、两条细沟槽(左侧细沟槽、右侧细沟槽)的设计,三条主沟提供优优越排水性能,两条细沟槽设计有效提高轮胎地面接触面积,提高操控性能,右侧胎肩采用锯齿形右侧细沟槽设计,将右侧胎肩分割成锯齿状胎肩块,能够快速划破水膜,防止侧滑提升湿滑性能,同时锯齿状花纹块有效降低行驶花纹块之间相对位移,增加胎面刚性,提升轮
胎行驶稳定性;
[0041]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花纹,第一横沟与右侧细沟槽相互交叉,形成形成十字沟槽,增加排水的同时打破横向气流,配合封闭式镰刀型第二横沟,有效增加轮胎牵引力,降低轮胎花纹行驶噪音,提供优越的排水性能的同时减降低花纹块位移,提升轮胎操控性;
[0042]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花纹,右侧胎肩花纹块上添加半圆形第一沟槽,能够有效打断空气流动,避免产生共振,降低噪音;
[0043]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花纹,右侧胎肩侧重湿滑性能,采用连通式横沟设计,在湿滑路面行驶时制动性能加强,左侧侧重操控性能,采用大花纹块封闭胎肩设计,有效降低花纹噪音,有效提升轮胎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0044]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4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轮胎花纹的结构示意图;
[0046]附图说明:1、中心肋条;2、左侧胎肩花纹块;3、右侧胎肩花纹块;4、左侧主沟;5、第一右侧主沟;6、第二右侧主沟;7、左侧细沟槽;8、右侧细沟槽;9、第一横沟;10、第二横沟;11、第一沟槽;12、右侧花纹块;13、左侧花纹块;14、第二沟槽;15、第三沟槽;16、第三横沟;17、第四沟槽;18、第五沟槽;19、第四横沟;20、吸水包;21、钢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花纹,其特征在于:中心肋条,中心线与所述轮胎胎面中心线重合,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左侧胎肩花纹块,位于所述轮胎的左侧胎肩,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右侧胎肩花纹块,位于所述轮胎的右侧胎肩,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均匀分布;左侧主沟,位于所述中心肋条左侧,与所述中心肋条相邻,直线型,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第一右侧主沟,位于所述中心肋条右侧,与所述中心肋条相邻,直线型,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第二右侧主沟,位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左侧,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相邻,直线型,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左侧细沟槽,位于所述左侧胎肩花纹块右侧,与所述左侧胎肩花纹块相邻,直线型,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右侧细沟槽,位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上,锯齿状,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延伸;所述左侧细沟槽及所述右侧细沟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左侧主沟、所述第一右侧主沟及所述第二右侧主沟的宽度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花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横沟,设于相连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之间,沿所述轮胎胎面横向延伸,左侧与所述第二右侧主沟连通;第二横沟,设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上,沿所述轮胎胎面横向延伸,且左侧封闭,镰刀型;所述第一横沟与所述右侧细沟槽相互交叉,形成十字沟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花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沟槽,半圆形,设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上,弦位于所述右侧胎肩花纹块与所述第二右侧主沟的交界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花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右侧花纹块,位于所述第一右侧主沟与所述第二右侧主沟之间,沿所述轮胎胎面周向均匀分布;左侧花纹块,设于所述第一右侧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曦李晓红孙超王君韩磊徐伟任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双星轮胎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