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7920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酯树脂50份;白色颜料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发光二极管LED与白炽光源相比,需要电压更低、耗能更低、体积更小、使用寿命长、亮度更高、响应时间更短等诸多优势,因此它们已在许多用途上替代了白炽光源,如交通信号、内部和外部照明、手机显示屏、汽车显示屏以及闪光灯。
[0003]相对于聚酰胺组合物,聚酯组合物具有优异的耐变色性能,因此在一些中高功率的高光效率应用场合中高耐热聚酯组合物作为LED反射支架材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聚酯组合物制得的LED反射支架在后续封装点胶过程中,容易发生封装胶流不平的问题,原因是聚酯组合物体系中的极性官能团浓度相对较低,这通常造成由此制得的LED反射支架表面的表面能较低且不均匀,在后续封装点胶过程中,胶水在反射支架内表面上的润湿和铺展不良,从而发生LED反射杯内封装胶水流不平的问题。而这会导致LED灯珠内部芯片产生的光线经由封装胶透镜后出光不均匀,进而影响LED制件的照明和显示效果。
[0004]由此可知塑胶反射支架和封装硅胶之间的界面润湿和铺展效果对于最终LED器件的正常使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关于通过何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这种塑胶支架和封装硅胶之间的界面润湿和铺展能力,改善LED灯珠的出光均匀性问题,现有专利都鲜有提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其表面具有被硅胶铺展、润湿效果好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7]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酯树脂50份;白色颜料5

60份;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0.1

1份;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为结构式I,R1为氢、C3

C20烷基中的至少一种;R2为氢、C3

C20烷基中的至少一种;结构式I。
[0008]所述的聚酯树脂选自PBT树脂、PET树脂、PCT树脂、PCTG树脂中的至少一种。
[0009]所述的聚酯树脂的粘度范围为0.60

1.20dL/g。
[0010]所述的白色颜料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铅白、硫酸锌、硫酸钡、碳酸钙、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0011]优选的,所述的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含量为0.3

0.6份。
[0012]其中,优选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结构中R1为C9直链烷基,R2为H,m=9。
[0013]按重量份计,还包括0

40份填料,所述的填料选自玻璃纤维、硅灰石、钛酸钾晶须、高岭土、云母中的至少一种。
[0014]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决定是否加入0

3份助剂,所述的助剂选自抗氧剂、润滑剂、成核剂中的至少一种。
[0015]其中,抗氧剂可以是受阻酚类抗氧剂、受阻胺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二丙酸酯类抗氧剂或硫醇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润滑剂可以是褐煤酸衍生物、高分子蜡类、低分子液晶聚合物、硬脂酸金属皂盐、硬脂酸酰胺、硅酮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成核剂可以是滑石、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锡、锡铟氧化物、锑锡氧化物、硅酸钙、碳酸钙、碳酸镁或沸石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0016]本专利技术的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配比,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螺杆温度为230

300℃,得到聚酯复合材料。
[0017]本专利技术的聚酯复合材料的应用,用于制备LED反射器件。
[0018]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其中酚醚磷酸酯基团具有反应活性较高的酚醚基团和磷酸酯基团,与LED封装硅胶中极性基团之间的键合作用强,使得硅胶在制件表面的润湿和铺展作用大大增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聚酯复合材料具有被硅胶铺展、润湿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制备LED反射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0]实施例和对比例所用原材料来源如下:PCT树脂A: PCT 0302,熔融温度为288℃,特性粘度0.65dl/g,来自SK化工公司。
[0021]PCT树脂B:PCT 0502,熔融温度为288℃,特性粘度0.75dl/g,来自SK化工公司。
[0022]PBT树脂:PBT KH2100,江苏营口康辉;特性粘度为1.000dL/g。
[0023]PET树脂:CR8828,常州华润,特性粘度为0.86dL/g。
[0024]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A:R1为C9直链烷基,R2为H,m=2;南通辰润化工有限公司。
[0025]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B:R1为C9直链烷基,R2为H,m=8;金锦乐化学有限公司。
[0026]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C:R1为C9直链烷基,R2为H,m=9;临沂国力化工有限公司。
[0027]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D:R1为C9直链烷基,R2为C9直链烷基,m=6;鑫红利化工。
[0028]月桂醇磷酸酯:市售。
[0029]白色颜料:二氧化钛,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玻璃纤维:市售,平行试验采用同种玻璃纤维;润滑剂:市售,平行试验采用同种润滑剂;LED封装硅胶:来自深圳永信仁科技有限公司商购的LED封装硅胶,UH

6950

1(AB胶)。
[0030]实施例和对比例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配比,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再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螺杆温度为230

300℃,得到聚酯复合材料。
[0031]各项测试方法:(1)拉伸强度测试:按照ISO527

1/

2标准测试,拉伸速率10mm/min。
[0032](2)水滴接触角测试:将尺寸60mm
×
60mm
×
1mm的平板置于150℃的烘箱中干燥2h,用OSA200

B接触角测试仪(宁波新边界科学仪器)进行水滴接触角测试。
[0033](3)硅胶流平性测试:将硅胶A胶与B胶以质量比1:4混合均匀后,分别取0.02g滴至100颗2835支架反射杯内。将样品放入烘箱中,在80℃条件下预固化1h,接着升温至150℃继续固化4h后结束。取出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反射杯内的硅胶流平情况。有硅胶流不平现象的记录“NG”,未发生硅胶流不平现象的记录“OK”。统计这100颗2835反射杯的硅胶流平合格率(%)。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聚酯树脂50份;白色颜料5

60份;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0.1

1份;酚醚磷酸酯类化合物为结构式I,R1为氢、C3

C20烷基中的至少一种;R2为氢、C3

C20烷基中的至少一种,m为2

15的整数;结构式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树脂选自PBT树脂、PET树脂、PCT树脂、PCTG树脂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范围为0.60

1.20dL/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白色颜料选自二氧化钛、氧化锌、硫化锌、铅白、硫酸锌、硫酸钡、碳酸钙、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酚醚磷酸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智强阎昆杨汇鑫李建伟麦杰鸿姜苏俊徐显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万通特种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