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式体积扫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901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包括:X射线源;X射线检测器;以及支承C臂机构,其包括外C臂和内C臂。该X射线源和该X射线检测器相对地设置在该内C臂上。该内C臂环形地自动地被驱动到该支承C臂的第一端的外侧并且进入该支承C臂的第二端,由此封闭常规C臂式X射线系统中通常存在的间隙。这种结构使得该X射线源和该X射线检测器旋转整个360度的循环,以便在检查过程不移动患者的情况下实现放射检查和CT过程,(即对于这两个应用场合中在共用框架中检测患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C臂式X射线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整个体积成像能力以便用于介入式过程的C臂式X射线系统。在现有技术中各种C臂式X射线系统和装置是已知的。例如,用于引证结合于此的德国专利DE19839825 C1(以下称为专利’825)披露了一种附图说明图1A所示的X射线装置,其包括圆形的支承组件1。该圆形的支承组件包括C形臂或第一环部段4。第一环部段4借助于第一轴承组件9装接到圆形的支承组件1上,并且其还包括设置在患者7的相对两侧的X射线源2和X射线检测器3。专利’825的X射线装置还包括装接到第二轴承组件12的第二环部段5和顶板导轨13。专利’825所述的装置的圆形支承组件1、第一轴承组件9、第一环部段4、X射线源2和X射线检测器3可用于进行常规的放射检查。第二环部段5可围绕切向枢轴枢转,以便使第二环部段5与第一环部段4对准。这使得(当装接并对准时)X射线源2和X射线检测器3可围绕患者7以360度旋转。因此,该专利’825所述的装置具有作为计算机断层造影装置以及作为常规的C臂式放射检查装置来工作的能力。然而,专利’825所述的装置具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在执行CT(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模式的操作之前,第二环部段5必须与第一环部段4机械地对准并接触,并且插入到(即装接到)第一环部段4中。这需要机械榫28装配到构造在第二环部段5内的榫眼29中,如图1A所示。螺栓30插入到至少一个机械榫2 8的螺栓孔中,以便锁定该第一和第二环部段。因此,实施这种连接需要在该环部段的对准和锁定在一起的过程中付出较大的努力。而且,顶板13、第二轴承组件12、和卧台组件6占据较大的体积,在介入式医疗过程中这肯定将妨碍技术人员使用该结构来进行常规的放射检查和CT扫描。由于该结构本身,患者7难以进入到特定的位置,并且需要锁定该第一和第二环部段的必要元件。专利’825还包括两个另外的技术方案,以便通过其原有的旋转整个360度的能力来实现闭合圆周(环)。即,专利’825还包括使用两个交错的C形弧段的实施例(图5-11)。专利’825的另一实施例构造成使用两个通过铰接件垂直连接的C形弧段。以上每一实施例(三个引入方式)均涉及形成实施360度旋转的刚性圆周或环。该基本的构思采用了C型标准支承件(专利’825的图1中的附图标记16),并且简单地将管与检测器(专利’825的图1中的附图标记4)之间的C形连接的旋转范围从180度(见图1)增大到360度(见图2、7、10、11、14)。该管与检测器支承在两侧上(见图2)或在仅单侧上(静止)。如果专利’825的第一实施例限制为该管-检测器整体围绕患者轴线(管轴线)旋转,以上所述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基本上提供了整个360度的自由度,(当然这在由该专利给出的限定范围内)。也就是说,通过允许选择旋转轴线,使得该封闭圆周或环的支承件围绕水平旋转轴线(10)或甚至围绕垂直旋转轴线(11)才能实现360度的自由度。如果以上的第一实施例需要附加的占用空间的组件(5、14、13、15),则方案2和3(至少在一定范围内)不需要大型的附加组件。因此,在放射检测模式中,从应用(功能)的角度来看,该系统几乎等于只能进行放射检测的系统。由专利’825提出的所有方案的主要缺点在于,当在放射检查与CT模式之间相互切换时,需要重新构建该系统。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和专利技术简述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所希望的是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中第二C臂元件可用于封闭在主C臂或支承C臂内的间隙以便形成封闭环,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例如专利’825所述的C臂式X射线系统的缺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支持带有整个范围适应性的整个体积成像能力,这是在放射检查和CT模式的操作之间切换时不需要重新构建系统的介入式过程所需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中C臂机构的内“C”件由外“C”件来操作并引导,以便使得安装在C臂机构的内C臂上且相对地设置的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可360度旋转。该结构在不需要例如在现有技术的专利825’所述的常规的刚性C臂支承件的情况下可进行操作。必须注意,即使在生锈的情况下,内“C”臂也不固定到支承“C”臂上。使用的术语“稳定”、“封闭环”等不意味着内C臂固定到支承C臂上。即,两个“C”型件本身具有实施360度旋转的可能性,并不需要之前构建辅助的封闭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可提供一种在不需移动患者的情况下从任何角度获得患者的X射线投射的简单且便捷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提供了一种在不需要将患者从一个装置移动到另一装置的情况下在CT和放射检查应用(例如血管造影)之间切换的简单且便捷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提供了一种在CT和放射检查应用(例如血管造影)之间切换同时使患者相对于(包括在该系统内的)构架保持在共用的框架中的简单且便捷的方法。因此,在两个应用中获得数据使得组合的数据可实现附加的、以前不能获得到的诊断信息,以及在介入式过程中容易地进入患者体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中第一支承C臂(例如210度弧长)包括内C臂(例如至少150度弧长),该内C臂可自动地延伸以封闭在支承C臂内的该间隙,并使得X射线源和相对设置的X射线接收器旋转整个360度。支承“C”件的弧长确定了间隙尺寸(支承“C”件的360度弧长)以及患者的进出性。其必须为180度加上与内“C”件重叠部分的1/2。该内“C”件必须具有至少180度,至多与支承“C”件的弧长相同,除非间隙尺寸减小。为了使得该结构尽可能的稳定和具有刚性,内“C”件应当具有其最大的弧长。两个弧长应当相同,并且在稳定性与患者的进出性之间折衷。优选的实施例对于150度间隙构造成大约210度的弧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中构造在第一支承C臂内的第二C臂件从在第一C臂内支承机构(位于第一端)延伸,以便封闭该间隙并重新进入该第一C臂的相对(第二)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中“C”件可延伸整个360度,这包括借助于位于其每一端部的驱动机构从而离开/进入支承C臂的每一相对端的内C臂件和支承C臂,提供了在检查过程不需移动患者且不需重新构建系统的情况下实现CT和放射检查模式的系统操作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中设置在支承C臂内的内C臂可通过在该支承C臂内使用在其内、外表面上的齿轮缘从而延伸整个360度(圆周),该齿轮缘提供了使得安装在封闭环上的直径方向相对的X射线源和X射线检测器移动旋转的装置。附图简述本专利技术的以上的和其它的细节方面将在下文中参照以下附图详细描述,在附图中图1A是现有技术的德国专利DE19839825(专利825’)所述的X射线装置的示意图;图1B是用于在现有技术专利825’所述的X射线装置中形成封闭环的插塞和插座;图2是标准的现今使用的X射线装置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构造的C臂式X射线系统的示意图,其分别示出了其内C臂在延伸超过间隙“C”之前和之后的情况;图4A和4B是图3A和3B所示的C臂式X射线系统的替代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臂式X射线系统,其包括:X射线源;X射线检测器;以及包括间隙的支承C臂结构,该C臂结构还包括支承C臂和内C臂,该X射线源和该X射线检测器相对地设置在该内C臂上,其中该内C臂设置在该支承C臂内并且在设置于该支承C 臂内的至少一个轮结构上悬伸;其中,该内C臂环形地自动地被驱动到该支承C臂的第一端的外侧并且进入该支承C臂的第二端,由此封闭该间隙并使得该X射线源和该X射线检测器旋转整个360度,以便在检查过程不移动患者和/或不重新构建系统部件的情况 下实现放射检查和CT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拉斯彻J鲁特詹斯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