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983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利用冲压拉伸工艺预先成型封闭式下凹部以作为顶盖片上的防爆阀安装孔预成型结构,并且在冲压成型封闭式下凹部过程中,将封闭式下凹部的中部材料挤压至环形侧部,使得凸缘成型后的厚度增加,以满足对于凸缘的厚度及高度要求,解决了现有冲压工艺的防爆阀安装孔的凸缘成型材料不足的技术问题。爆阀安装孔的凸缘成型材料不足的技术问题。爆阀安装孔的凸缘成型材料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制造
,具体涉及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锂电池日益普及,已成为今后能源竞争的重要方向,绿色能源也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了提升锂电池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精度要求、尺寸的一致性要求也变得更为严格,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设备的稳定性及产品的一致性变的更加重要。对于现有技术中锂电池顶盖片上的防爆阀安装孔连续成型工艺无法做到对防爆阀安装孔口沿处的凸缘冲压成型,致使锂电池顶盖片无法满足产品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文件所设计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包括步骤如下:步骤S1,金属料带在连续冲裁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以连续步进式向落料方向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在金属料带上冲裁成型锂电池顶盖片、以及锂电池顶盖片上的至少一个极柱孔;步骤S2,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锂电池顶盖片上的冲裁成型区冲压成型封闭式下凹部,封闭式下凹部包括环形侧部和位于环形侧部内孔中的中部,环形侧部的下半部与锂电池顶盖片的正面之间形成圆角,并且中部在冲压时的挤压力作用下,使中部厚度小于环形侧部厚度,封闭式下凹部高度为H;步骤S3,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环形侧部上端的环形面和封闭式下凹部的腔体进行冲压,以使环形侧部上端的环形面下沉而使其边缘形成环形侧壁,并使封闭式下凹部高度为H

X,环形侧部的内壁面与中部的内平面垂直;步骤S4,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环形侧部上端环形面进行冲压而形成沿环形侧壁连续设置的环形凹陷,且环形凹陷内边缘形成凸环,环形凹陷的内底面与凸环顶面之间的距离为L,同时对封闭式下凹部的下端进行冲压而形成凹陷部,并依凹陷部的内壁形成环形凸台;步骤S5,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封闭式下凹部的中部进行冲裁而去除,以形成防爆阀安装孔和位于环形侧部的下半部端面的环形定位槽,并且环形侧部的下半部作为防爆阀安装孔边缘的凸缘。
[0004]根据权利要求以上所述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在步骤S1中:步骤S11,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在金属料带上的顶盖片冲裁区域冲裁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极柱孔、以及位于金属料带边缘的引导孔;步骤S12,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在顶盖片冲裁区域冲裁形成注液孔
标记位、以及分别位于顶盖片冲裁区域两端的切边孔一、位于顶盖片冲裁区域一侧的切边孔二;步骤S13,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在顶盖片冲裁区域上位于切边孔二的两端分别冲裁成型T形切边孔,并且T形切边孔与切边孔二相互连通,以在顶盖片冲裁区域内形成锂电池顶盖片的一侧边缘形状,此后进入步骤S14;步骤S14,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相邻两顶盖片冲裁区域之间的切边孔二两端分别冲裁T形切边孔,使一顶盖片冲裁区域内的相对两侧形成锂电池顶盖片的边缘形状,以形成通过连接体与金属料带相连的锂电池顶盖片,并且另一顶盖片冲裁区域内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锂电池顶盖片的一侧边缘形状和切边孔二。
[0005]根据权利要求以上所述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在步骤S3中还包括注液孔一、倒扣孔和极柱定位槽一的成型: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注液孔标记位进行冲裁并成型注液孔一,以及对极柱孔上临近锂电池顶盖片背面的口沿边缘冲裁成型连续设置的极柱定位槽一,对锂电池顶盖片的背面进行冲裁成型倒扣孔一。
[0006]根据权利要求以上所述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在步骤S4中还包括注液孔二和环形凸起的成型: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注液孔一的口沿进行冲裁并成型注液孔二,以及对倒扣孔的口沿进行冲裁并成型环形凸起。
[0007]根据权利要求以上所述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在步骤S4和步骤S5之间还包括外形倒角成型步骤,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所成型的锂电池顶盖片边缘冲裁成型斜面倒角。
[0008]根据权利要求以上所述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在步骤S5中还包括对注液孔一、注液孔二和极柱孔进行修整冲裁、以及极柱定位槽二的成型步骤,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利用注液孔冲头和极柱孔冲头分别对注液孔一、注液孔二和极柱孔进行修整冲裁,同时,极柱孔上临近锂电池顶盖片正面的口沿处冲裁成型有连续设置的极柱定位槽二。
[0009]根据权利要求以上所述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步骤S6,金属料带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极柱孔上临近锂电池顶盖片(200)背面的口沿、防爆阀安装孔上临近锂电池顶盖片背面的口沿、以及注液孔一上临近锂电池顶盖片背面的口沿进行冲裁成型倒角。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有益效果如下:利用冲压拉伸工艺预先成型封闭式下凹部以作为顶盖片上的防爆阀安装孔预成型结构,并且在冲压成型封闭式下凹部过程中,将封闭式下凹部的中部材料挤压至环形侧部,使得凸缘成型后的厚度增加,以满足对于凸缘的厚度及高度要求,解决了现有冲压工艺的防爆阀安装孔的凸缘成型材料不足的技术问题。
[0011]环形定位槽主要用于防爆阀保护膜定位固定,环形凹陷主要用于防爆阀上的环形凸部定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整体成型工艺流程图;
图2是成型工位四位置处和成型工位五位置处的金属料带截面视图;图3是成型工位六位置处的金属料带截面视图;图4是成型工位八位置处的金属料带截面视图;图5是锂电池顶盖片正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锂电池顶盖片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A

A剖视图;图8是图5的B

B剖视图;图9是图8的A处放大视图。
[0013]图中:成型工位一1、成型工位二2、成型工位三3、成型工位四4、成型工位五5、成型工位六6、成型工位七7、成型工位八8、成型工位九9、落料工位10、极柱孔11、引导孔12、圆角13、切边孔一20、切边孔二21、T形切边孔30、封闭式下凹部40、环形侧部41、中部42、腔体43、极柱定位槽一50、环形侧壁51、注液孔一52、环形面53、倒扣孔54、环形凹陷61、凸环62、注液孔二63、凹陷部64、环形凸起65、斜面倒角70、防爆阀安装孔80、环形定位槽81、极柱定位槽二82、倒角83、金属料带100、锂电池顶盖片200、凸缘201。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实施例:如图1

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采用连续冲裁模具进行连续冲压及冲裁成型,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步骤S1,金属料带(100)在连续冲裁模具的上模和下模之间,以连续步进式向落料方向输送,并在输送过程中在金属料带(100)上冲裁成型锂电池顶盖片(200)、以及锂电池顶盖片(200)上的至少一个极柱孔(11);步骤S2,金属料带(100)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锂电池顶盖片(200)上的冲裁成型区冲压成型封闭式下凹部(40),封闭式下凹部(40)包括环形侧部(41)和位于环形侧部(41)内孔中的中部(42),环形侧部(41)的下半部与锂电池顶盖片(200)的正面之间形成圆角(13),并且中部(42)在冲压时的挤压力作用下,使中部(42)厚度小于环形侧部(41)厚度,封闭式下凹部(40)高度为H;步骤S3,金属料带(100)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环形侧部(41)上端的环形面(53)和封闭式下凹部(40)的腔体(43)进行冲压,以使环形侧部(41)上端的环形面(53)下沉而使其边缘形成环形侧壁(51),并使封闭式下凹部(40)高度为H

X,环形侧部(41)的内壁面与中部(42)的内平面垂直;步骤S4,金属料带(100)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环形侧部(41)上端环形面(53)进行冲压而形成沿环形侧壁(51)连续设置的环形凹陷(61),且环形凹陷(61)内边缘形成凸环(62),环形凹陷(61)的内底面与凸环(62)顶面之间的距离为L,同时对封闭式下凹部(40)的下端进行冲压而形成凹陷部(64),并依凹陷部(64)的内壁形成环形凸台;步骤S5,金属料带(100)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对封闭式下凹部(40)的中部(42)进行冲裁而去除,以形成防爆阀安装孔(80)和位于环形侧部(41)的下半部端面的环形定位槽(81),并且环形侧部(41)的下半部作为防爆阀安装孔(80)边缘的凸缘(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顶盖片及其防爆阀安装孔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步骤S11,金属料带(100)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在金属料带(100)上的顶盖片冲裁区域冲裁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极柱孔(11)、以及位于金属料带(100)边缘的引导孔(12);步骤S12,金属料带(100)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在顶盖片冲裁区域冲裁形成注液孔标记位、以及分别位于顶盖片冲裁区域两端的切边孔一(20)、位于顶盖片冲裁区域一侧的切边孔二(21);步骤S13,金属料带(100)在连续步进式输送过程中,在顶盖片冲裁区域上位于切边孔二(21)的两端分别冲裁成型T形切边孔(30),并且T形切边孔(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军峰李化明于可兴戴雄杰黄强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震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