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892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属于融雪系统技术领域,包括融雪机构和光伏发电组件结构,所述融雪机构包括碳纤维发热电缆,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外部设置有地表层,所述地表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的下端面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下端设置有保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光伏发电组件结构将太阳能作为供电来源,然后供融雪机构的碳纤维发热电缆进行发热融雪,通过反射膜、保温层防止碳纤维发热电缆散发的热量从地下散失,从而有效的提高热量反射和辐射能力,确保地表层的温度,高效进行融雪,本融雪系统集节能、环保、安全与一体,自动进行融雪破冰,方便使用,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融雪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寒冷的冬季,路面降雪和结冰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而普遍存在,尤其我国北方降雪和结冰时间长,常常会影响路面的使用。积雪和结冰会覆盖路面的标线、降低路面的摩擦系数等。因此,在冰雪路面上车辆容易打滑、跑偏,制动距离显著延长,严重影响了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交通事故发生率高。很多路面在冬季常常因为暴雪而不能正常使用,因此,路面的融雪除冰不容忽视。传统的人工和机械除冰雪技术效率较低,不能快速满足除冰雪的需要,消耗人力、物力较大,除冰雪效果不彻底和滞后性严重,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在于对路面、桥面、交通标线等路产设施造成损坏。现有技术中,通过融雪剂进行融雪,融雪剂具有融雪效率高、效果好、操作简便,防结冰与防滑效果较佳,然而,融雪剂的大量使用存在危害农田绿化带、缩短道路寿命、污染环境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自动融雪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包括融雪机构和光伏发电组件结构,所述融雪机构包括碳纤维发热电缆,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的外部设置有地表层,所述地表层的下端面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的下端面设置有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下端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下端面设置有地基,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均匀铺设在地表层内部,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与光伏发电组件结构电连接。
[0005]优选的,光伏发电组件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四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框板,所述框板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外部,所述支撑板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抵接在转动杆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块;
[000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框板上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靠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抵接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转动块。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有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电性连接有逆变器,所述逆变器电性连接有配电柜,所述配电柜设置在套筒的下端。
[0008]优选的,所述配电柜的上端设置有环形滑轨,所述环形滑轨的上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连接在支撑板倾斜底边下端。
[0009]优选的,所述压板靠近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
[0010]优选的,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电性连接在配电柜上,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上电性连接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配电柜内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光伏发电组件结构将太阳能作为供电来源,然后供融雪机构的碳纤维发热电缆进行发热融雪,通过反射膜、保温层防止碳纤维发热电缆散发的热量从地下散失,从而有效的提高热量反射和辐射能力,确保地表层的温度,高效进行融雪,本融雪系统集节能、环保、安全与一体,自动进行融雪破冰,方便使用,值得推广。
[0013]2、本技术通过将太阳能电池板放入框板内部各组压板的内侧,转动其第一转动块,使之第一螺纹杆转动从而带动压板对太阳能电池板压紧固定,可固定不同型号大小的太阳能电池板,提高其适用范围,且固定可靠牢固,固定快速,操作简单,无需使用工具进行固定,方便使用,且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可进行调节,转动第二转动块,使其第二螺纹杆松开转动杆,将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调节到合适位置,再转动第二转动块,使之第二螺纹杆抵紧转动杆进行固定,便于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地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光伏发电组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碳纤维发热电缆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配电柜;2、环形滑轨;3、滑块;4、支撑板;5、控制器;6、逆变器;7、框板;8、固定机构;81、第一转动块;82、第一螺纹杆;83、压板;84、固定块;9、转动杆;10、套筒;11、第二螺纹杆;12、第二转动块;13、蓄电池组;14、太阳能电池板;15、地表层;16、地基;17、融雪机构;171、保温层;172、碳纤维发热电缆;173、玻璃纤维网格布;174、反射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包括融雪机构15和光伏发电组件结构,融雪机构15包括碳纤维发热电缆172,碳纤维发热电缆172发热原理是在碳纤维两端加以电压,碳纤维以远红外线方式向外辐射能量,通过光伏发电组件结构将太阳能作为供电来源,使之具有节能、环保、安全为一体,进行发热,融雪效率高效,碳纤维发热电缆172的外部设置有地表层15,地表层15的下端面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173,玻璃纤维网格布173的下端面设置有反射膜174,反射膜174防止碳纤维发热电缆172散发的热量从地下散失,从而有效的提高热量反射和辐射能力,确保地表层
15的温度,反射膜174的下端设置有保温层171,防止热量散失,玻璃纤维网格布173能够使得保温层171的抗击力有效提高,防止地表层15上的重力损伤保温层,保温层171的下端面设置有地基16,碳纤维发热电缆172均匀铺设在地表层15内部,碳纤维发热电缆172与光伏发电组件结构电连接。
[0021]本实施例中,光伏发电组件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4,太阳能电池板14的四侧设置有固定机构8,太阳能电池板14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4,支撑板4倾斜设置,支撑板4的上端设置有框板7,框板7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14的外部,支撑板4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外部设置有套筒10,套筒10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1,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抵接在转动杆9外部,第二螺纹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块12;
[0022]固定机构8包括螺纹连接在框板7上的第一螺纹杆82,第一螺纹杆82靠近太阳能电池板1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84,固定块84的一侧设置有压板83,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包括融雪机构(17)和光伏发电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融雪机构(17)包括碳纤维发热电缆(172),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172)的外部设置有地表层(15),所述地表层(15)的下端面设置有玻璃纤维网格布(173),所述玻璃纤维网格布(173)的下端面设置有反射膜(174),所述反射膜(174)的下端设置有保温层(171),所述保温层(171)的下端面设置有地基(16),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172)均匀铺设在地表层(15)内部,所述碳纤维发热电缆(172)与光伏发电组件结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沥青混凝土路面融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组件结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4),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的四侧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倾斜设置,所述支撑板(4)的上端设置有框板(7),所述框板(7)设置在太阳能电池板(14)的外部,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设置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外部设置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二螺纹杆(11),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一端抵接在转动杆(9)外部,所述第二螺纹杆(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转动块(12);所述固定机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朱小康周彤彭飞张明伟刘晓龙秦文丰刘士辉冒卫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