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79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及其制备工艺,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药材受潮不易储存、有效成分流失、保存时间短、人体无法有效吸收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西红花原料,总灰分不超过7.5%,精密称定,在105℃干燥6h,减失重量不得超过12%,利用照紫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流浸膏剂系指用适宜的溶媒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后,蒸去部分溶媒,调整浓度至规定的标准而制成的液体浸出制剂。流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g标准,乙醇作防腐剂,以利贮存。流浸育剂的应用,一般多作为配制酊剂、合剂、糖浆剂或其他制剂的原料,少数品种可直接供药用。
[0003]浸膏剂按其干燥程度可分为稠浸膏与干浸膏两种。稠浸膏是浸出液经低温浓缩至稠膏状的,含水量约为15~20%的制成品。干浸膏是浸出液浓缩成稠膏后蒸干,测定含量后,用淀粉、乳糖等稀释至规定的标准,制成干燥粉状的制品,其含水量约为5%。浸膏剂的优点是有效成分含量高,体积小,不含浸出溶媒,可久贮,有效成分较稳定。
[0004]西红花,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西红花不易储存,容易造成有效成分流失,保存时间短,人体无法有效吸收,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药材受潮不易储存、有效成分流失、保存时间短、人体无法有效吸收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及其制备工艺。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西红花25~45%、乙醇15~45%;其余为卡拉胶;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西红花25~35%、乙醇20~45%;其余为卡拉胶;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西红花25~30%、乙醇20~40%;其余为卡拉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西红花原料,总灰分不超过7.5%,精密称定,在105℃干燥6h,减失重量不得超过12%,利用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检测原料是否合格,产品合格进入下一环节,不合格则重新筛选原料;S2:将符合规格的西红花药材须适当粉碎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装入渗漉筒内进行渗漉;S3:药粉面上盖不锈钢孔板压牢,打开渗漉筒下面的放料阀,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乙醇液,至流出液达到规定量后,静置,过滤;S4:检测有效成分是否达标,向其中加入卡拉胶,加热搅拌直至液体为胶状,冷却,静置;
S5:对制得的流浸膏微生物限度和乙醇量进行检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0007]优选的,所述S2中,取本品,置硅胶干燥器中,减压干燥24小时,研成细粉,精密称取30m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醇75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提取液移至 100ml量瓶中,用乙醇分次洗涤提取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3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低于0.50。
[0008]优选的,所述S2中,药材的粒度应适宜;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避免在渗漉筒中膨胀造成堵塞,影响渗漉操作的进行;加药粉1倍量的溶剂,拌匀后视药材质地,密闭放置15min~6h,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时停止搅拌。
[0009]优选的,所述S3中,药材装入渗漉器时应均匀,松紧一致,加入溶剂时应尽量排除药材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材面,浸渍适当时间后进行渗漉;渗漉时应先收集中药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与初漉液合并,搅匀。
[0010]优选的,所述S3中制备流浸膏剂时使用溶剂的数量,为中药量的4~8倍,将全部漉液常压或减压浓缩后,加乙醇作防腐剂。
[0011]优选的,所述S4中,检测有效成分是否达标时,若有效成分已明确者,需作含量测定及乙醇含量测定;有效成分不明确者只做含乙醇量测定,然后按测定结果将浸出浓缩液加适量溶剂稀释,符合规定标准,静置24小时以上,过滤。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药材进行渗漉浸渍处理,浓缩有效成分,药材不含浸出溶媒,有效成分较稳定,避免受潮氧化挥发,可以保存较长时间;通过浓缩技术使得流浸膏服用量小,吸收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发挥药效,携带及服用方便,口感较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及其制备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5]实施例一参照图1,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西红花25%、乙醇15%;其余为卡拉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西红花原料,总灰分不超过7.5%,精密称定,在105℃干燥6h,减失重量不得超过12%,利用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检测原料是否合格,产品合格进入下一环节,不合格则重新筛选原料,取本品,置硅胶干燥器中,减压干燥24小时,研成细粉,精密称取30m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醇75ml,加热回流至提取液无色,放冷,提取液移至 100ml量瓶中,用乙醇分次洗涤提取器,洗液并入同一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3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不得低于0.50;S2:将符合规格的西红花药材须适当粉碎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
定时间,装入渗漉筒内进行渗漉,药材的粒度应适宜;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避免在渗漉筒中膨胀造成堵塞,影响渗漉操作的进行;加药粉1倍量的溶剂,拌匀后视药材质地,密闭放置15min,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时停止搅拌;S3:药粉面上盖不锈钢孔板压牢,打开渗漉筒下面的放料阀,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乙醇液,至流出液达到规定量后,静置,过滤,药材装入渗漉器时应均匀,松紧一致,加入溶剂时应排除药材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应高出药材面,浸渍适当时间后进行渗漉;渗漉时应先收集中药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与初漉液合并,搅匀,制备流浸膏剂时使用溶剂的数量,为中药量的4倍,将全部漉液常压或减压浓缩后,加乙醇作防腐剂;S4:检测有效成分是否达标,向其中加入卡拉胶,加热搅拌直至液体为胶状,冷却,静置,检测有效成分是否达标时,若有效成分已明确者,需作含量测定及乙醇含量测定;有效成分不明确者只做含乙醇量测定,然后按测定结果将浸出浓缩液加适量溶剂稀释,符合规定标准,静置24小时以上,过滤;S5:对制得的流浸膏微生物限度和乙醇量进行检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0016]实施例二参照图1,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西红花45%、乙醇45%;其余为卡拉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西红花原料,总灰分不超过7.5%,精密称定,在105℃干燥6h,减失重量不得超过12%,利用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检测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西红花25~45%、乙醇15~45%;其余为卡拉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西红花25~35%、乙醇20~45%;其余为卡拉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红花流浸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西红花25~30%、乙醇20~40%;其余为卡拉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西红花流浸膏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挑选西红花原料,总灰分不超过7.5%,精密称定,在105℃干燥6h,减失重量不得超过12%,利用照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检测原料是否合格,产品合格进入下一环节,不合格则重新筛选原料;S2:将符合规格的西红花药材须适当粉碎后,加规定的溶剂均匀湿润,密闭放置一定时间,装入渗漉筒内进行渗漉;S3:药粉面上盖不锈钢孔板压牢,打开渗漉筒下面的放料阀,并放一容器,然后缓缓加入乙醇液,至流出液达到规定量后,静置,过滤;S4:检测有效成分是否达标,向其中加入卡拉胶,加热搅拌直至液体为胶状,冷却,静置;S5:对制得的流浸膏微生物限度和乙醇量进行检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西红花流浸膏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取本品,置硅胶干燥器中,减压干燥24小时,研成细粉,精密称取30m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醇75ml,加热回流至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初李繁荣陈启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典药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