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874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包括带有ID标签的扎带、称重输送线、危废周转箱(100)、冷库和手持枪,所述称重输送线内设有工控机,工控机的外部分别连接有RFID扎带标签识别机和RFID一体识别机,所述冷库内设有库存盘点模块,所述危废周转箱(100)上分别设有GPS定位模块(29)、箱体标签(30)和带有电子标签的铅封,所述工控机、库存盘点模块和手持枪外部均连接有管理平台,所述扎带、RFID扎带标签识别机、RFID一体识别机、库存盘点系统、手持枪、箱体标签和铅封的电子标签均采用RFID标签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对病死畜禽在称重量长时的工作量,并具有处理效率高、方便监管溯源、健康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低的特点。染风险低的特点。染风险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病死畜禽的监管系统,特别是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养殖场与散户为了减少因疫病或其他因素造成畜禽病死后的损失,普遍会投保动物养育险;当畜禽病死后,养殖场需要将病死畜禽运输至指定的测量点,并由保险公司对病死畜禽进行数据收集,通过病死畜禽的重量、数量、长度等特征值分等级进行理赔;同时,为了避免病死畜禽非法流入市场,保障居民的食品安全,病死畜禽在测量完成后还需集中运送至处置厂进行无害化处置。而目前对病死畜禽的处理方法为:病死畜禽产生后,由养殖户将病死畜禽转运至收集点并放入冷库进行储存,当冷库内的病死畜禽积攒到一定数量后,作业人员先将病死畜禽取出拉至一个空阔场地内,然后通过磅秤和卷尺分别测量动物的重量和长宽尺寸;测量完成后再将病死畜禽装箱后通过转运车运送至对应的处置厂。当送至处置厂后,通过地磅称量转运车的整车重量,从而实现对病死畜禽的重量确认以保证信息准确。
[0003]但这种处理方式却存在多个缺陷:
[0004]其一是接触病死畜禽的次数多、时间长,病死畜禽在称重量长、搬运和装卸车过程中需要多次接触养殖人员或作业人员,从而提高了环境污染和危害个人健康的风险;
[0005]其二是人工统计数据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前后数据的不一致,从而对养殖人员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害;另一方面,当存有病死畜禽的周转箱因意外造成遗失,以及养殖人员对先前统计的数据有异议时,还会出现病死畜禽的数据信息难以统计溯源的问题,降低了对病死畜禽的监管效果;
[0006]其三是病死畜禽在搬运、测量过程中会存在血水流出的隐患,而这部分血水会随之散落在设备上和四周地面,一方面增加了作业人员的清理难度,另一方面流落的血水还很难完全冲洗干净,仍会有血水残留的痕迹并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0007]其四是病死畜禽在测量完成后会通过周转箱进行密封,从而避免病死畜禽异味或血水流出;目前常用的周转箱如专利202121327766.2所述,包括相互连接的箱体和箱盖,箱体和箱盖之间通过密封圈紧密连接,同时箱盖外部可通过挂锁连接箱体,以避免箱盖的错误打开。但由于箱盖在闭合后仅依靠重力压紧,且挂锁结构本身并没有封闭功能,导致周转箱在搬运、输送过程中受到振动、倾斜或外部冲击时,很容易使箱体和箱盖在闭合处形成缝隙,进而导致病死畜禽的血水和异味流出,进一步增加了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和安全隐患;
[0008]其五是由于箱盖自身的重量较重,导致作业人员在开盖和合盖时,还容易造成作业人员握持不住导致箱盖直接冲击箱体的问题,从而导致箱盖和箱体在相互碰撞后的变形受损;而周转箱的变形问题不仅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且箱体和箱盖之间的密封结构也会随之变形,从而进一步影响周转箱的密封性能。
[0009]因此,现有对病死畜禽的处理方式存在工作量大、处理效率低、监管溯源困难、健
康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它能够有效减少对病死畜禽在称重量长时的工作量,并具有处理效率高、方便监管溯源、健康风险和环境污染风险低的特点。
[0011]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包括带有ID标签的扎带、称重输送线、危废周转箱、冷库和手持枪,所述称重输送线内设有工控机,工控机的外部分别连接有RFID扎带标签识别机和RFID一体识别机,所述冷库内设有库存盘点模块,所述危废周转箱上分别设有GPS定位模块、箱体标签和带有电子标签的铅封,所述工控机、库存盘点模块和手持枪外部均连接有管理平台,所述扎带、RFID扎带标签识别机、RFID一体识别机、库存盘点系统、手持枪、箱体标签和铅封的电子标签均采用RFID标签系统。
[0012]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称重输送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辊道、称重量长机构和输送机构,称重量长机构上方设有绞龙葫芦;所述称重量长机构包括底架,底架的顶部四周经称重传感器连接有称重平台,称重平台的两侧连接有对称的安装架,两侧安装架之间经输送辊相互连接,输送辊上连接有输送带,输送带的上方设有量长摄像头,输送带内侧设有连接安装架的托板;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倾斜式的输送架,输送架的上方设有喷淋管,输送架的两侧并排设有两条输送链,两条输送链的各链节之间经链板相互连接,所述链板包括支撑链板和拦截链板,拦截链板等距离间隔分布在多个支撑链板之间,拦截链板上分布有多个垂直的铁钉柱。
[0013]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托板的外形为矩形框体,托板的顶部设有贴合输送带的承托面,托板的两侧设有扣合连接安装架的U形插孔;所述安装架上并排设有多个固定销,固定销的端部延伸至U形插孔内。
[0014]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输送带的下方设有连接安装架的滚筒,滚筒的顶面和输送带的底面相互贴合。
[0015]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托板两侧和安装架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称重平台和输送带之间设有第一导水板,第一导水板呈倾斜设置且两端分别延伸至输送带的外侧,第一导水板的一端设有出水板,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连接有延伸至第一导水板上方的第一挡水板;所述输送机构的相邻链板之间留有间隙,输送架的下方设有倾斜的第二导水板,第二导水板的下端延伸至输送链的外侧并设有集水槽,输送链的下方设有连接输送架的第二挡水板,第二挡水板的端部延伸至第二导水板的上方;所述第一导水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缓冲辊道和集水槽,所述出水板的端部延伸至集水槽的上方。
[0016]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集水槽的底部设有出水阀。
[0017]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两条输送链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的外部连接有驱动电机。
[0018]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中部连接有支撑链,支撑链的各链节外部连接链板。
[0019]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输送链的上下两侧分别设
有位于链节下方的条形板,条形板的一端连接输送架。
[0020]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所述危废周转箱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箱盖,箱盖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卡合槽,卡合槽的外形为T形,卡合槽的一端与外部相互连通,支撑架下方的箱体上设有配合卡合槽的限位环,限位环和箱体之间形成供支撑架穿过的插接通道,箱体和箱盖之间连接有搭扣,所述铅封设置在搭扣的外部;所述箱盖和箱体的连接处设有柔性密封条,柔性密封条呈环形设置在箱盖的底面四周,所述箱体顶部设有配合柔性密封条的凸出面。
[0021]前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中,远离搭扣一端的箱体顶部设有安装板,箱盖和安装板之间经固定销相互连接,固定销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扭簧,扭簧两端分别形成第一伸出杆和第二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ID标签的扎带、称重输送线、危废周转箱(100)、冷库和手持枪,所述称重输送线内设有工控机,工控机的外部分别连接有RFID扎带标签识别机和RFID一体识别机,所述冷库内设有库存盘点模块,所述危废周转箱(100)上分别设有GPS定位模块(29)、箱体标签(30)和带有电子标签的铅封,所述工控机、库存盘点模块和手持枪外部均连接有管理平台,所述扎带、RFID扎带标签识别机、RFID一体识别机、库存盘点系统、手持枪、箱体标签和铅封的电子标签均采用RFID标签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输送线包括依次连接的缓冲辊道(200)、称重量长机构(300)和输送机构(400),称重量长机构(300)上方设有绞龙葫芦(500);所述称重量长机构(300)包括底架(1),底架(1)的顶部四周经称重传感器(2)连接有称重平台(3),称重平台(3)的两侧连接有对称的安装架(4),两侧安装架(4)之间经输送辊(5)相互连接,输送辊(5)上连接有输送带(6),输送带(6)的上方设有量长摄像头(7),输送带(6)内侧设有连接安装架(4)的托板(8);所述输送机构(400)包括倾斜式的输送架(9),输送架(9)的上方设有喷淋管(20),输送架(9)的两侧并排设有两条输送链(10),两条输送链(10)的各链节之间经链板相互连接,所述链板包括支撑链板(11)和拦截链板(12),拦截链板(12)等距离间隔分布在多个支撑链板(11)之间,拦截链板(12)上分布有多个垂直的铁钉柱(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储运全流程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8)两侧和安装架(4)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称重平台(3)和输送带(6)之间设有第一导水板(17),第一导水板(17)呈倾斜设置且两端分别延伸至输送带(6)的外侧,第一导水板(17)的一端设有出水板(18),所述安装架(4)的底部连接有延伸至第一导水板(17)上方的第一挡水板(19);所述输送机构(400)的相邻链板之间留有间隙,输送架(9)的下方设有倾斜的第二导水板(21),第二导水板(21)的下端延伸至输送链(10)的外侧并设有集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兵黄卓成饶玉凤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威能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