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震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33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底座的中部设有液压顶杆,固定块与液压顶杆之间设有滑杆,滑杆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侧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固定块之间设有横向缓冲弹簧,滑杆贯穿限位块、滑动块和横向缓冲弹簧,液压顶杆的一端设有承压座,承压座与液压顶杆之间设有竖向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装方便,使用广泛,通过设置缓冲结构,使得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梯下降到达最底面时,起到高效的减震缓冲作用,减震缓冲效果稳定,并且不易损坏,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增强了缓冲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极大的保护内部人员的安全。极大的保护内部人员的安全。极大的保护内部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震缓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震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度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0003]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电梯升降过程中到达最底面时,轿厢会触碰到减震缓冲装置,从而达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减震缓冲装置,对电梯的缓冲效果不够好,缓冲方式太过简单,对电梯的缓冲的内部人员的保护力度不够,结构上不是很稳定,需要技术人员频繁性的进行检查维护,占用人力,并且减震缓冲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电梯升降过程中到达最底面时,轿厢会触碰到减震缓冲装置,从而达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减震缓冲装置,对电梯的缓冲效果不够好,缓冲方式太过简单,对电梯的缓冲的内部人员的保护力度不够,结构上不是很稳定,需要技术人员频繁性的进行检查维护,占用人力,并且减震缓冲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所述底座的中部设有液压顶杆,所述固定块与液压顶杆之间设有滑杆,所述滑杆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横向缓冲弹簧,所述滑杆贯穿所述限位块、滑动块和所述横向缓冲弹簧,所述液压顶杆的一端设有承压座,所述承压座与所述液压顶杆之间设有竖向缓冲弹簧,所述承压座包括底板和承压板,所述底板与所述承压板之间设有多组承压缓冲弹簧,所述底板与所述承压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铰链杆,所述底板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转向件,所述转向件与所述滑动块之间设有连接杆。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设在所述底座表面,且与所述底座之间为垂直固定安装。
[0009]进一步的,所述转向件设在所述滑动块的斜上方,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滑动块为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固定块的滑动间距大于所述液压顶杆的伸缩值。
[0011]进一步的,所述承压缓冲弹簧内设有伸缩杆,且所述承压缓冲弹簧以矩阵方式设在所述承压座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与所述承压板的一端分别设有限位孔,所述铰链杆以交叉的方式设在所述底板与所述承压板两侧,且所述铰链杆一端设在所述限位孔内。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承压缓冲弹簧的弹力小于所述横向缓冲弹簧的弹力,所述横向缓冲弹簧的弹力小于所述竖向缓冲弹簧的弹力。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为倾斜设置。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组装方便,使用广泛,通过设置缓冲结构,使得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电梯下降到达最底面时,起到高效的减震缓冲作用,减震缓冲效果稳定,并且不易损坏,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增强了缓冲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极大的保护内部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承压块局部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另一视角局部图;
[0020]图中:1

底座、2

固定块、3

液压顶杆、4

滑杆、5

限位块、6

滑动块、7

横向缓冲弹簧、8

承压块、801

底板、802

承压板、803

承压缓冲弹簧、804

铰链杆、9

竖向缓冲弹簧、10

转向件、11

连接杆、12

伸缩杆、13

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震缓冲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2,底座1的中部设有液压顶杆3,固定块2与液压顶杆3之间设有滑杆4,滑杆4上设有限位块5,限位块5的一侧设有滑动块6,滑动块6与固定块2之间设有横向缓冲弹簧7,滑杆4贯穿限位块5、滑动块6和横向缓冲弹簧7,液压顶杆3的一端设有承压座8,承压座8与液压顶杆3之间设有竖向缓冲弹簧9,承压座8包括底板801和承压板802,底板801与承压板802之间设有多组承压缓冲弹簧803,底板801与承压板80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铰链杆804,底板801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转向件10,转向件10与滑动块6之间设有连接杆11。
[0023]进一步的,固定块2设在底座1表面,且与底座1之间为垂直固定安装,便于滑杆4安装,转向件10设在滑动块6的斜上方,连接杆11与滑动块6为活动连接,使得连接杆11能够进行滑动,限位块5与固定块2的滑动间距大于液压顶杆3的伸缩值,能够让受力转接在竖向缓
冲弹簧9和液压顶杆3上,下压时使得连接杆11带动滑动块6向滑杆4的一端进行运动,承压缓冲弹簧803内设有伸缩杆12,且承压缓冲弹簧803以矩阵方式设在承压座8内,伸缩杆12可以固定承压缓冲弹簧803,而且使得承压缓冲弹簧803受力更均匀,伸缩杆12起到固定的作用,底板801与承压板802的一端分别设有限位孔13,铰链杆804以交叉的方式设在底板801与承压板802两侧,且铰链杆804一端设在限位孔13内,使得铰链杆804能够自由伸缩,承压缓冲弹簧803的弹力小于横向缓冲弹簧7的弹力,横向缓冲弹簧7的弹力小于竖向缓冲弹簧9的弹力,当承压块8受力时过大时,其余的力转接到横向缓冲弹簧7上,最后力再转接到竖向缓冲弹簧9上,可以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块(2),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有液压顶杆(3),所述固定块(2)与液压顶杆(3)之间设有滑杆(4),所述滑杆(4)上设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块(5)的一侧设有滑动块(6),所述滑动块(6)与所述固定块(2)之间设有横向缓冲弹簧(7),所述滑杆(4)贯穿所述限位块(5)、滑动块(6)和所述横向缓冲弹簧(7),所述液压顶杆(3)的一端设有承压座(8),所述承压座(8)与所述液压顶杆(3)之间设有竖向缓冲弹簧(9),所述承压座(8)包括底板(801)和承压板(802),所述底板(801)与所述承压板(802)之间设有多组承压缓冲弹簧(803),所述底板(801)与所述承压板(802)的两侧分别设有多组铰链杆(804),所述底板(801)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转向件(10),所述转向件(10)与所述滑动块(6)之间设有连接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震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设在所述底座(1)表面,且与所述底座(1)之间为垂直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梯升降的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越嵆文清马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威电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