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31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包括:安装机构,安装机构底端面的中央位置连接有支撑机构,且安装机构两侧面的中部连接有把控机构,安装机构前端面下部的中央位置贯穿连接有输送机构,且输送机构上端面的后端连接有气体导向机构;供气机构,供气机构包括的转杆下部套接连接有支架,且支架边缘等距贯穿连接有供气罐,供气罐的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增压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供气机构和气体导向机构,解决了现有供气结构,只能进行单一气体的供应处理,而进行另一气体的供应,则需对该气体管进行拆卸,步骤繁琐,并在实现上述自由供气处理时,供气管与外接管之间难以进行精准导向的问题。精准导向的问题。精准导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钢铁冶炼
,特别是涉及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诞生了顶底复合吹炼工艺,经过几十年的实验及实践,顶底复吹工艺已基本成熟,即转炉在冶炼过程中炉顶顶吹O2配合炉底底吹惰性气体,对熔池进行均匀搅拌,可使熔池反应接近平衡,不仅提高钢水质量,降低吨钢成本,还可增加转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提高转炉熔化废钢的能力,从而可按市场废钢和铁水价格的变化灵活改变入炉废钢量,从而获得经济效益。
[0003]转炉底吹技术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底吹供气元件的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底吹供气组件,也就是顶底复吹转炉在炉底吹入惰性气体搅拌熔池的装置。目前厂区现用的转炉底吹装置只能进行单一气体的供应处理,而进行另一气体的供应,则需对该气体管进行拆卸,步骤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通过设置供气机构和气体导向机构,解决了现有供气结构只能进行单一气体的供应处理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包括:
[0007]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底端面的中央位置连接有支撑机构,且安装机构两侧面的中部连接有把控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前端面下部的中央位置贯穿连接有输送机构,且输送机构上端面的后端连接有气体导向机构;所述气体导向机构包括的电动推杆贯穿连接于接管上端后部的凸块内,且凸块上端中部贯穿活动的支杆与电动推杆前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杆底端连接有导向管;由电动推杆对连接有导向管的支杆施加推拉的力,以满足不同供气罐之间的转换以及与接管之间的重新连接导向;供气机构,所述供气机构包括的转杆下部套接连接有支架,且支架边缘等距贯穿连接有供气罐,所述供气罐的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增压泵。
[0008]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罐一侧面下部的中央位置呈贯穿支架的通口设置,且转杆上端面呈焊接的转动把手设置,所述转杆下断面套接于安装机构内底端中部的轴座内;由通口进行气体的导向,并由转动把手进行转杆力的施加,并通过轴座进行转杆转动摩擦力的降低。
[000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的安装架上端中部卡接连接有盖板,且安装架前后端上端中部连接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两侧端部呈贯穿的螺栓设置;由安装架进行外结构的承接,并通过盖板对其内部安装结构进行外防护,以及通过加强板进行安装架的外结构强化。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的框架底端阻尼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底端面呈
等距的防滑槽设置,所述把控机构包括的支块内侧螺纹连接有把控架,且把控架底端中部呈向上的扣槽设置;通过框架进行支撑架的连接,用于该结构的支撑定位,并通过支块进行把控架的连接,在扣槽的作用下,进行该结构的把控。
[0011]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的接管前端螺纹连接有软管,且软管前端套接连接有套管;由接管对让软管进行承接,并通过套管进行软管与外底吹装置的连接,以对底吹装置内进行供气。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供气机构,采用旋转式的供气罐,可集中对多种气体进行供气处理,降低来回对不同供气罐拆卸所耗费的时间,提升使用效果;同时,通过设置气体导向机构,通过电动推杆对连接有导向管的支杆进行来回的推动,在进行不同供气罐转换的同时,进行多供气罐与接管间的连接导向,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前视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仰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输送机构、供气机构连接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输送机构、气体导向机构连接示意图。
[001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9]100、安装机构;110、安装架;120、盖板;130、加强板;200、支撑机构;210、框架;220、支撑架;300、把控机构;310、支块;320、把控架;400、输送机构;410、接管;420、软管;430、套管;500、气体导向机构;510、电动推杆;520、支杆;530、导向管;600、供气机构;610、转杆;620、支架;630、供气罐;640、增压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请参阅图1

4所示,本技术为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包括:
[0022]安装机构100,安装机构100底端面的中央位置连接有支撑机构200,且安装机构100两侧面的中部连接有把控机构300,安装机构100前端面下部的中央位置贯穿连接有输送机构400,且输送机构400上端面的后端连接有气体导向机构500;气体导向机构500包括的电动推杆510贯穿连接于接管410上端后部的凸块内,且凸块上端中部贯穿活动的支杆520与电动推杆510前输出端连接,支杆520底端连接有导向管530;
[0023]进行安装机构100的使用,通过把控机构300对安装机构100进行把控,并将支撑机构200置于指定位置,进行安装机构100的支撑稳固处理,此时,将输送机构400与外底吹装置间连接,并在气体导向机构500的作用下,通过供气机构600进行底吹装置内的供气即可;
[0024]供气机构600,供气机构600包括的转杆610下部套接连接有支架620,且支架620边
缘等距贯穿连接有供气罐630,供气罐630的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增压泵640;
[0025]供气罐630一侧面下部的中央位置呈贯穿支架620的通口设置,且转杆610上端面呈焊接的转动把手设置,转杆610下断面套接于安装机构100内底端中部的轴座内;
[0026]进行供气机构600的使用,根据使用需求对转杆610施加转动的力,在轴座的作用下,进行相适应供气罐630的位置转换,此时,外控制端进行电动推杆510的控制,而安装架110一侧面的下部呈透明设置,电动推杆510对导向管530施加前移的力,使得导向管530通过通口延伸进该供气罐630内,接着,通过增压泵640对该供气罐630内进行施压即可。
[0027]其中如图1

2所示,安装机构100包括的安装架110上端中部卡接连接有盖板120,且安装架110前后端上端中部连接有加强板130,加强板130两侧端部呈贯穿的螺栓设置;
[0028]进行安装机构100的使用,由安装架110底端面、两侧中部以及内底端进行支撑机构200、把控机构300以及轴座的连接,此时,将盖板120卡接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00),所述安装机构(100)底端面的中央位置连接有支撑机构(200),且安装机构(100)两侧面的中部连接有把控机构(300),所述安装机构(100)前端面下部的中央位置贯穿连接有输送机构(400),且输送机构(400)上端面的后端连接有气体导向机构(500);所述气体导向机构(500)包括的电动推杆(510)贯穿连接于接管(410)上端后部的凸块内,且凸块上端中部贯穿活动的支杆(520)与电动推杆(510)前输出端连接,所述支杆(520)底端连接有导向管(530);供气机构(600),所述供气机构(600)包括的转杆(610)下部套接连接有支架(620),且支架(620)边缘等距贯穿连接有供气罐(630),所述供气罐(630)的上端中部贯穿连接有增压泵(6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底吹装置的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罐(630)一侧面下部的中央位置呈贯穿支架(6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雪利黄玉鸿蔡恒忠王文强张亮洲王翔宇尹华盛肖鸿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