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电池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805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储能电池簇,涉及电力电子技术技术领域,用于为电网提供储能服务,针对目前的电池簇采用电池PACK和PCS单元通过高压线缆连接的方式会导致共模干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池簇,包括:设置有多个降温管路的液冷装置和设置于同一电池架的PCS和电池PACK;通过使电池PACK和PCS分别与不同降温管路连接,可以满足电池PACK和PCS的不同降温需要,进而电池PACK与PCS可以设置于同一电池架上,彼此距离减小,电池簇的直流侧无需通过高压线缆与PCS进行连接,而是使用PCS的直流母线进行连接,也就不会带来共模干扰,进而无需使用共模滤波装置。需使用共模滤波装置。需使用共模滤波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池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发电中光伏、风电发电比例越来越高,作为新能源光伏、风电重要支撑技术—储能技术愈发受到重视。储能技术用以解决光伏、风电并网给电网带来的间歇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并且起到平滑并网输出和稳定电力系统的作用。而储能系统也正朝着高电压、大容量、集群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共享储能的提出,对储能系统容量和寿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目前,通常由多个电池组(电池PACK)、电容PACK、高压箱组成电池簇。由于电池PACK与PCS的发热量相差较大,传统的风冷技术无法满足二者不同的降温需求,所以电池簇与储能变流器(Power Conversion System,PCS)通常分隔设置。高压箱与其余各个部件连接,作为电池簇的能源中枢起到能源分配的作用,各个电池PACK的正负极与高压箱连接,公共端作为电池簇的直流侧引出,与PCS之间通过高压线缆连接,共同为电网提供储能服务,以实现更大容量的储能。
[0004]目前通过高压线缆来实现电池PACK和PCS之间的连接会增加分布电容,造成共模干扰,而消减共模干扰则通常需要共模滤波装置,导致整个储能系统的体积、重量以及成本的增加,不利于工程实施。
[0005]所以,现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要一种储能电池簇,解决目前的电池簇中,电池PACK和PCS单元通过高压线缆连接的方式会增加分布电容,导致共模干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簇,解决目前电池PACK和PCS单元通过高压线缆连接的方式会增加分布电容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簇,包括:电池架1、多组电池PACK2、高压箱3、PCS4和液冷装置;
[0008]电池PACK2、高压箱3和PCS4设置于同一电池架1上;且各电池PACK2的正负极分别与高压箱3连接,组成电池簇的直流侧;直流侧的正极与PCS4的正极通过PCS4的直流母线41连接,直流侧的负极与PCS4的负极通过PCS4的直流母线41连接;液冷装置设置有多个降温管路,电池PACK2和PCS4与不同的降温管路连接。
[0009]优选地,降温管路通过热插拔管件与电池PACK2和PCS4连接。
[0010]优选地,液冷装置还包括:设置于降温管路内壁的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1]优选地,液冷装置还包括:多个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的电池PACK2和PCS4处。
[0012]优选地,第一温度传感器为多个;对应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不同电池PACK2和PCS4与降温管路连接处的内壁。
[0013]优选地,降温管路为绝缘树脂管。
[0014]优选地,液冷装置还包括: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报警模块;报警模块用于在第一温度传感器或第二温度传感器返回的温度值超出预设阈值时进行报警。
[001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簇,通过设置有多个降温管路的液冷装置,电池PACK和PCS分别与不同降温管路连接,可以通过控制降温管路内冷却液的流速或温度来满足电池PACK和PCS的不同降温需要,进而电池PACK与PCS可以设置于同一电池架上,使得彼此之间距离减小,电池簇的直流侧无需通过高压线缆与PCS进行连接,而使用PCS的直流母线也就不会造成PCS与电池PACK之间的共模干扰,进而无需使用共模滤波装置消除滤波干扰,进一步降低了整个储能系统的体积、重量和成本,更有利于工程实施。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簇的正视结构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簇的三维结构图。
[0019]其中,1表示电池架,2表示电池PACK,3表示高压箱,4表示PCS,41表示直流母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
[0021]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簇。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以及能源战略的调整,将传统化石能源发电向清洁能源发电转换,提高新能源光伏、风电发电所占的发电比例,成为能源产业后续的发展发向。但由于光伏、风电并网给电网带来的间歇性、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使用储能系统来平滑并网输出和稳定电力系统是现在常用的技术手段。相应的,随着新能源发电的发展,也对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储能系统正朝着高电压、大容量、集群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目前,35kV高压直挂储能具有运行电压等级比较高,不需要并网升压变压器,单机容量最大20MW/40MWh等优点。在百兆瓦大容量储能系统中,特别是对光伏、风电新能源发电侧高压直挂储能,具有很大的技术优势。
[0024]但是中高压直挂储能系统的单机容量比较大,发热量也比较大,传统的风冷技术难以满足电池PACK2与PCS4之间的差异较大的降温需求,所以现在通常采取将电池PACK2组成的电池簇与PCS4分开设置的方法,彼此之间通过高压线缆进行连接。但是这种方法会在电池PACK2和PCS4之间带来共模干扰,往往需要共模滤波装置来进行共模干扰的消除,增加
了储能系统空间、重量的同时,还增加了成本,不利于实际工程应用中对于大容量储能系统的实现。
[0025]所以,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电池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电池架1、多组电池PACK2、高压箱3、PCS4和液冷装置;
[0026]电池PACK2、高压箱3和PCS4设置于同一电池架1上;且各电池PACK2的正负极分别与高压箱3连接,组成电池簇的直流侧;直流侧的正极与PCS4的正极通过PCS4的直流母线41连接,直流侧的负极与PCS4的负极通过PCS4的直流母线41连接;液冷装置设置有多个降温管路,电池PACK2和PCS4与不同的降温管路连接。
[0027]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储能电池簇的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包括电池架1、电池PACK2、PCS4、高压箱3和电容PACK5;多组电池PACK2设置于电池架1内,高压箱3、电容PACK5和高压箱3设置于电池架1的底部,电池PACK2和电容PACK5与高压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架(1)、多组电池PACK(2)、高压箱(3)、PCS(4)和液冷装置;所述电池PACK(2)、所述高压箱(3)和所述PCS(4)设置于同一所述电池架(1)上;且各所述电池PACK(2)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高压箱(3)连接,组成电池簇的直流侧;所述直流侧的正极与所述PCS(4)的正极通过所述PCS(4)的直流母线(41)连接,所述直流侧的负极与所述PCS(4)的负极通过所述PCS(4)的直流母线(41)连接;所述液冷装置设置有多个降温管路,所述电池PACK(2)和所述PCS(4)与不同的所述降温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路通过热插拔管件与所述电池PACK(2)和所述PCS(4)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池簇,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斌朱天佑赵俊懿郗小龙王纪林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金盘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