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耳部操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803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5
本申请涉及一种耳部操作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耳部操作装置包括换药单元和吸液单元,换药单元包括换药组件和与所述换药组件相连的调节组件,所述换药组件呈细长形,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存储药液,并控制药液从所述换药组件的外表面溢出,所述吸液单元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吸液单元用于在所述调节组件的驱动下吸收耳道内的溢出液。本申请提供的耳部操作装置,适用于对各种狭长的腔隙的病变观察,可以进行无创性的可视化换药,尤其是此类腔隙深部常规操作无法达到的死角进行分泌物吸除和创面彻底换药,使得耳部病变在换药时涂药更加均匀,不会遗漏死角,覆盖性好,也避免了药物在涂抹过程中容易堵塞外耳道导致耽误治疗的问题。耽误治疗的问题。耽误治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部操作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耳部操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听觉器官是人体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桥梁,由于人体及动物的外耳道生理性狭窄、深长,肉眼难以窥清,因此,当出现了耳部疾病例如:真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溃烂、鼓膜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时,由于检测及治疗均比较困难,导致外耳道和中耳腔的很多疾病极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引起严重并发症,十分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和治疗体验。
[0003]相关技术中,耳部病变的换药主要以滴耳液、乳膏涂抹、药粉喷入这三种方式为主,但是上述三种常用的用药方式存在较多弊端,例如,滴耳液虽然方便,但是外耳道顶壁和侧壁难以覆盖;乳膏在涂抹过程中存在难以涂抹均匀,且容易堵塞外耳道的问题;药粉喷入时则容易结团难以吸收,且易堵塞外耳道或鼓膜穿孔处,而对于外耳道深部的鼓膜沟、中耳腔等视觉死角处则上述方式均难以彻底换药。这导致耳部疾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甚至引起化脓性乳突炎、颅内外严重并发症,严重耽误了患者的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部操作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耳部病变在换药时存涂药均匀性差、覆盖性差及容易堵塞外耳道导致耽误治疗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耳部操作装置,其包括:
[0006]换药单元,其包括换药组件和与所述换药组件相连的调节组件,所述换药组件呈细长形,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存储药液,并控制药液从所述换药组件的外表面溢出;
[0007]吸液单元,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调节组件上,所述吸液单元用于在所述调节组件的驱动下吸收耳道内的溢出液。
[000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药组件包括:
[0009]换药管,其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连通,所述换药管的外表面沿其长度和周向方向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出药孔;
[0010]换药头,其设于所述换药管远离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所述换药头上设有用于涂覆乳膏的换药毛刷。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0012]调节主体,其包括一与所述换药管连通的储液腔;
[0013]调节活塞,其滑动设于所述储液腔内,并用于通过沿所述储液腔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控制药液从所述出药孔溢出。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主体和换药管之间设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尺寸沿靠近所述换药管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过渡段上设有深度警示线。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根铰接且相
互交叉设置的驱动杆,两根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环,其中一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主体远离所述换药管的一端相连,另一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活塞相连;
[0016]两根所述驱动杆用于通过调节交叉夹角的大小,以驱动所述调节活塞沿所述储液腔的长度方向移动。
[0017]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显像单元,所述显像单元包括一中空固定管,所述中空固定管贴设于所述调节主体上,且至少部分伸出所述调节主体;
[0018]所述中空固定管伸出所述调节主体的一端端部设有摄像头,另一端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和摄像头之间设有传输数据线,所述传输数据线收容于所述中空固定管内。
[00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单元包括:
[0020]吸液管,其呈细长形且直径尺寸小于所述换药管的直径尺寸,所述吸液管与调节主体连通,并在所述调节活塞的驱动下用于吸收耳道内的溢出液;
[0021]固定接头,所述固定接头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调节主体上,所述固定接头用于连通所述吸液管和调节主体。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主体、吸液管的材质均为透明材料,所述调节主体上设有位置与所述储液腔位置对应的刻度线。
[002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药管和吸液管均为柔性材料。
[002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主体上设有与所述储液腔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上盖设有帽盖。
[0025]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部操作装置,由于将换药组件与调节组件相连,使得换药组件呈细长形,调节组件用于存储药液并控制药液从换药组件的外表面溢出,将吸液单元可拆卸地设于调节组件上,并使吸液单元用于在调节组件的驱动下吸收耳道内的溢出液,因此,本耳部操作装置适用于对各种狭长的腔隙的病变观察,同时可以进行无创性的换药,尤其是此类腔隙深部常规操作无法达到的死角进行分泌物吸除和创面彻底换药,使得耳部病变在换药时涂药更加均匀,不会遗漏死角,覆盖性好,也避免了药物在涂抹过程中容易堵塞外耳道导致耽误治疗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部操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

换药单元,10

换药组件,100

换药管,101

出药孔,102

换药头,11

调节组件,110

调节主体,111

储液腔,112

调节活塞,113

驱动杆,114

固定环,115

刻度线,116

注液孔,117

帽盖,2

吸液单元,20

吸液管,21

固定接头,3

显像单元,30

中空固定管,31

摄像头,32

显示屏,4

过渡段,40

深度警示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部操作装置,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耳部病变在换药时存涂药均匀性差、覆盖性差及容易堵塞外耳道导致耽误治疗的问题。
[0032]参见图1所示,本耳部操作装置主要包括换药单元1和吸液单元2,换药单元1包括换药组件10和与换药组件10相连的调节组件11,换药组件10呈细长形,调节组件11用于存储药液,并控制药液从换药组件10的外表面溢出;吸液单元2可拆卸地设于调节组件11上,吸液单元2用于在调节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换药单元(1),其包括换药组件(10)和与所述换药组件(10)相连的调节组件(11),所述换药组件(10)呈细长形,所述调节组件(11)用于存储药液,并控制药液从所述换药组件(10)的外表面溢出;吸液单元(2),其可拆卸地设于所述调节组件(11)上,所述吸液单元(2)用于在所述调节组件(11)的驱动下吸收耳道内的溢出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药组件(10)包括:换药管(100),其一端与所述调节组件(11)连通,所述换药管(100)的外表面沿其长度和周向方向均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出药孔(101);换药头(102),其设于所述换药管(100)远离所述调节组件(11)的一端,所述换药头(102)上设有用于涂覆乳膏的换药毛刷(10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耳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1)包括:调节主体(110),其包括一与所述换药管(100)连通的储液腔(111);调节活塞(112),其滑动设于所述储液腔(111)内,并用于通过沿所述储液腔(11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控制药液从所述出药孔(101)溢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主体(110)和换药管(100)之间设有过渡段(4),所述过渡段(4)的尺寸沿靠近所述换药管(100)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过渡段(4)上设有深度警示线(40)。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耳部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1)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两根铰接且相互交叉设置的驱动杆(113),两根所述驱动杆(113)的一端均设有固定环(114),其中一所述驱动杆(113)的另一端与所述调节主体(110)远离所述换药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园园韩继波江洋黄文霞汪斌如陈始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