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摆线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803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35
公开了一种双向摆线泵系统,该双向摆线泵系统包括:具有1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向摆线泵系统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2月31日提交的印度临时专利申请号201911054619和于2020年11月10日提交的印度临时专利申请号202011049065的优先权。两个印度优先权专利申请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加压液压流体的润滑泵,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双向摆线泵系统。示例性应用包括在重型电动车辆的传动装置中的使用。

技术介绍

[0004]双向摆线泵通常包括外部带齿的内转子,该外部带齿的内转子被内部带齿的外转子包围并且与之啮合,这两者沿同一方向围绕间隔开的平行轴线一起旋转。内转子通常具有比外转子更少的齿。内转子和外转子上的齿成形为使得当两者一起旋转时,它们产生泵送作用。在正常的单向型泵中,如果内转子和外转子的旋转方向反转,则泵送作用被反转,因为泵入口变为泵出口,反之亦然;然而,如果内转子和外转子的轴线的偏心率反转,则泵送流量相应地反转。基于这些知识,已将双向摆线泵设计成,当发生内转子和外转子的旋转反转时,偏心率也反转,因此无论旋转方向如何变化,泵送流动方向保持不变,并且泵入口仍为入口,泵出口仍为出口。
[0005]通常,偏心反转通过反转环(也称为偏心环)的移动来实现,泵的转子安装在该偏心环内。偏心环安装成围绕与泵的内转子的轴线共同延伸的轴线旋转,并且具有偏心定位的圆柱形孔,外转子的圆柱形外表面容纳在该圆柱形孔内。因此,反转环的角位置确定该转子相对于内转子的偏心率,并且将该环相对于转子移动180r/>°
使外转子相对于内转子的偏心率反转。通常,当外转子的旋转发生反转时,外转子和反转环之间的摩擦阻力会使反转环移动,外部壳体提供与反转环配合的邻接部,以将反转环的移动限制在180
°
。参见如美国专利4,171,192、4,200,427、4,222,719、4,944,662、5,711,408和6,149,410中所示的此类布置的变型。
[0006]在操作期间,来自润滑泵的液体供应至关重要,并且泵送中的任何延迟都可能造成极大损害。在确保外转子与反转环之间存在足够摩擦阻力,使得反转环在转子开始反转旋转时立即被驱动抵靠其适当的邻接部的同时,外转子与偏心环之间的摩擦阻力可能带来滑动界面磨损和断裂的风险,这可能是极其不利的,并且导致摩擦阻力的损失和从泵供应液体的延迟。此外,磨损和断裂导致来自泵的液流中出现污染物,这可能阻止反转环相对于外部壳体的适当移动。因此,偏心环与壳体和转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仔细设计以确保移动,同时还避免不利之处。
[0007]此外,吸入口是摆线泵的重要特征,因为其决定了腔的填充能力并且有助于防止气蚀。内转子和外转子的啮合齿形成被称为腔的区域,随着两个转子的旋转推进,该腔在壳体的一侧扩张并且在另一侧收缩。在啮合齿之间形成多个腔。当转子旋转时,腔扩张并相应
地从吸入口抽吸流体;当达到最大容积时,该腔离开吸入口,并且开始压缩。在任何角度旋转位置处,腔都不应同时连接排出口和吸入口,以避免从排出口的较高压力区域到吸入口的较低压力区域的端口间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双向摆线泵,以使用相同的吸入口和排出口解决这些缺点并且确保有效的双向旋转操作。此外,该双向摆线泵能够以高于5000rpm的较高运行速度和大于95%的较高容积效率运行。
[0009]公开了一种双向摆线泵系统,该双向摆线泵系统包括圆柱形壳体,该圆柱形壳体包括沿该壳体的外围180度的狭槽,并且该狭槽由顶部处的第一端和底部处的第二端限定;偏心环,该偏心环位于该壳体内,该偏心环与该壳体之间具有径向间隙C3;锁定销,该锁定销固定到该偏心环并且可移动地接合在该狭槽中的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外转子,该外转子位于该偏心环内,该偏心环与该外转子之间具有径向间隙C2,该外转子与该偏心环不同心并且包括多个内齿,该多个内齿在相邻齿之间具有凹部;内转子,该内转子位于该外转子内,该内转子包括多个外齿,其中该内转子的该外齿的至少一部分与该外转子的该内齿的至少一部分啮合,并且该内转子和该外转子相对于彼此偏心,内转子尖端间隙Ci被定义为该外齿的尖端与该外转子的对应部分之间的径向间隙,并且该内转子和该外转子的多个啮合齿形成多个腔,该多个腔随着轴、该内转子和该外转子旋转而扩张和收缩;轴,该轴与该内转子联接,用以可旋转地驱动该内转子,该轴与该内转子之间具有径向间隙C1;吸入口,该吸入口用于向正在扩张的该腔提供液压流体;和排出口,该排出口用于从正在收缩的该腔中排出液压流体。在该泵系统中,当该轴在第一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该锁定销停在该第一端处以使该偏心环的旋转停止;当该轴沿反向方向旋转时,该偏心环被该偏心环与该外转子之间的接触力驱动以沿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以通过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处,该偏心环、该内转子和该外转子与该轴一起一体旋转,并且该径向间隙C3大于该第二位置时的C1、C2和Ci的总和;当该轴在第三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该锁定销停在该第二端处以使该偏心环的旋转停止;并且该吸入口和该排出口分别用于沿顺时针旋转方向和逆时针旋转方向单向地抽吸和排放液压流体。
[0010]该摆线泵可被配置为使得内径接触出现在该第二位置处的径向间隙C1和C2处。
[0011]该摆线泵可被配置为使得该偏心环在外径上具有凸形轮廓。
[0012]该双向摆线泵系统还可以包括正接触系统,该正接触系统增加该偏心环的内侧与该外转子之间的摩擦力以进行旋转。
[0013]在该双向摆线泵系统的正接触系统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正接触机构可以是弹簧和柱塞系统,该弹簧和柱塞系统包括:腔,该腔位于该偏心环的内侧处;弹簧,该弹簧位于该腔内部并且处于持续压缩状态;和柱塞,该柱塞位于该腔内部并且持续被该弹簧压制,其中该弹簧的压缩通过该柱塞在该外转子上施加负载N,并且施加公式F

=μ*N中的摩擦力F

以在旋转方向改变期间使该偏心环与该外转子和内转子一起旋转,其中μ为摩擦接触的系数。
[0014]在该实施方案中,该柱塞可以涂覆有铁素体氮碳共渗(FNC)摩擦涂层。任选地,该腔由该偏心环中的钻通孔形成,其中在该偏心环的外径处添加帽盖。
[0015]在该双向摆线泵系统的正接触系统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该正接触机构可以是摩
擦盘制动型机构,该摩擦盘制动型机构包括弹簧、活塞和衬垫,并且该摩擦盘制动系统提供弹簧力以将该偏心环和该外转子保持在该第二位置处,并且出口压力将衬垫释放并允许该偏心环和该外转子在该第一位置和该第三位置处自由旋转。
[0016]该摆线泵可以被配置为使得该锁定销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留有间隙地在该狭槽中移动,以提供自阻尼效应,从而避免载荷冲击。
[0017]该摆线泵可以被配置为使得用于该泵的吸入口可以进一步包括位于上游侧和下游侧的延长部分。通过使用该吸入口的设计,该双向摆线泵可以具有高于5000rpm的填充速度,并且在5000rpm下,容积效率为至少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双向摆线泵系统,包括:圆柱形壳体,所述圆柱形壳体包括沿所述壳体的外围180度的狭槽,并且所述狭槽由顶部处的第一端和底部处的第二端限定,偏心环,所述偏心环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偏心环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径向间隙C3,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固定到所述偏心环并且可移动地接合在所述狭槽中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外转子,所述外转子位于所述偏心环内,所述偏心环与所述外转子之间具有径向间隙C2,所述外转子与所述偏心环不同心并且包括多个内齿,所述多个内齿在相邻齿之间具有凹部,内转子,所述内转子位于所述外转子内,所述内转子包括多个外齿,其中所述内转子的所述外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外转子的所述内齿的至少一部分啮合,并且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相对于彼此偏心,内转子尖端间隙Ci被定义为所述外齿的尖端与所述外转子的对应部分之间的径向间隙,并且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的多个啮合齿形成多个腔,所述多个腔随着轴、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旋转而扩张和收缩;轴,所述轴与所述内转子联接,用以可旋转地驱动所述内转子,所述轴与所述内转子之间具有径向间隙C1,吸入口,所述吸入口用于向正在扩张的所述腔提供液压流体,所述吸入口包括上游侧和下游侧,和排出口,所述排出口用于从正在收缩的所述腔中排出液压流体,其中当所述轴在第一位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锁定销停在所述第一端处以使所述偏心环的旋转停止;当所述轴沿反向方向旋转时,所述偏心环被所述偏心环与所述外转子之间的接触力驱动以沿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以通过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偏心环、所述内转子和所述外转子与所述轴一起一体旋转,并且所述径向间隙C3大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的C1、C2和Ci的总和;当所述轴在第三位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时,所述锁定销停在所述第二端处以使所述偏心环的旋转停止;以及所述吸入口和所述排出口分别用于沿顺时针旋转方向和逆时针旋转方向单向地抽吸和排放液压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摆线泵系统,其中内径接触出现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的径向间隙C1和C2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摆线泵系统,其中所述偏心环在外径上具有凸形轮廓。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
申请(专利权)人: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