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7772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包括:底模、侧模和底模支架;底模支架包括钢管柱、工字钢横梁、工字钢纵梁、工字钢分配梁、调平工字钢和盘扣架;盘扣架包括立杆、横杆和斜撑杆;钢管柱的顶部承托工字钢横梁,工字钢横梁沿桥长方向延展;工字钢横梁沿桥宽方向依次铺设工字钢纵梁,工字钢纵梁沿桥宽方向延展;工字钢纵梁沿桥宽方向依次铺设工字钢分配梁,工字钢分配梁沿桥长方向延展;工字钢分配梁承托立杆,横杆沿桥宽方向和桥长方向将相邻设置的两个立杆进行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对角线安装斜撑杆;立杆承托调平工字钢以调平;底模安装于调平工字钢;侧模与底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单线梁和门式墩同时施工,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施工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


[0001]本技术属于紧固设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交通枢纽的快速建立和发展,铁路作为交通运输工具,其建设成本和效率对交通的有效运营至关重要,是连通国内各个地区的纽带。
[0003]目前,由于地形等外外在因素的影响,轨道一般都需建设在高架桥上,以减少对既有规划产生影响,具有站台的交通运输工具若建设在高架桥上,因站台需要配置便于人类上下车的站台梁结构,站台梁结构的横向跨度尺寸增大,会包括至少一个站台梁和单线梁、双线梁,为了保证站台梁、单线梁和双线梁良好搭配,因此,设置于两个单线梁之间的双线梁的模板安装空间非常狭小,给模板搭建带来了巨大挑战,怎样在狭小空间搭建满足施工要求(满足载荷要求且空间占用小)的模板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满足施工要求且可重复使用、成本低,满足作为双线梁的门式墩和单线梁之间的间距配合要求,保证高架桥的紧凑施工,降低高架桥的空间占用率。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包括:
[0006]底模、侧模和底模支架;
[0007]所述底模支架包括钢管柱、工字钢横梁、工字钢纵梁、工字钢分配梁、调平工字钢和盘扣架;所述盘扣架包括立杆、横杆和斜撑杆;
[0008]所述钢管柱的底部与承台预埋钢板焊接连接,所述钢管柱的侧壁与墩柱预埋钢板焊接连接;所述钢管柱的顶部承托所述工字钢横梁,所述工字钢横梁沿桥长方向延展;所述工字钢横梁沿桥宽方向依次铺设多个所述工字钢纵梁,所述工字钢纵梁沿桥宽方向延展;所述工字钢纵梁沿桥宽方向依次铺设多个所述工字钢分配梁,所述工字钢分配梁沿桥长方向延展;所述工字钢分配梁承托所述立杆,所述横杆沿桥宽方向和桥长方向将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立杆进行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对角线安装所述斜撑杆;所述立杆承托所述调平工字钢以调平;所述底模安装于所述调平工字钢;所述侧模与所述底模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侧模包括钢模板、扁钢、槽钢、背杠、螺栓、对拉杆、螺母和螺纹钢;所述槽钢依次间隔布置于所述钢模板远离横梁一侧的外侧面;所述背杠布置于所述槽钢远离所述钢模板一侧以形成多个子模板,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子模板的接触处均设有所述扁钢,所述螺栓贯穿相邻设置的所述扁钢以实现两个所述子模板的连接;所述墩柱靠近横梁一侧的端部设有预留孔,所述螺纹钢贯穿所述预留孔、相对设置于所述墩柱的两个所述子模板的背杠后与所述螺母螺接形成对拉,所述螺母抵接于所述背杠;所述对拉杆于所述墩柱的边角处贯穿相邻设置于所述墩柱的两个子模板的背杠后与所述螺母螺接形成对拉,所
述螺母抵接于所述背杠;所述对拉杆于横梁的上方贯穿沿桥长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子模板的背杠后与所述螺母螺接形成对拉,所述螺母抵接于所述背杠。
[0010]可选地,沿桥长方向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钢管柱设有剪刀撑,所述剪刀撑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剪刀撑杆和第二剪刀撑杆,所述第一剪刀撑杆和所述第二剪刀撑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横向拉杆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预应力管道内穿插有塑料衬管,所述塑料衬管于砼初凝时抽出。
[0012]可选地,所述立杆包括可相互套接连接的底托、顶托和竖杆;所述底托承托于所述工字钢分配梁;一个以上所述竖杆依次套接于所述底托;所述顶托套接于所述竖杆;所述调平工字钢承托于所述顶托。
[0013]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由下而上依次一次浇筑形成承台、墩柱和横梁,保证了门式墩的结构强度和载荷能力;更优的,墩柱下部分的钢筋与承台钢筋一体绑扎成型,后续通过连结方式将墩柱上部分的钢筋与墩柱下部分的钢筋进行焊接而形成墩柱钢筋,在浇筑墩柱前将承台顶面对应墩柱范围的浮浆进行去除和冲洗,从而保证了承台与墩柱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整个模架均设置于两个墩柱之间,并通过侧模与底模,以及侧模之间的对拉方式实现侧模的安装固定,模架基本不占用门式墩和单线梁之间的空间,从而使得单线梁和作为双线梁的本门式墩横梁可同时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施工效率高;更优的,整个模架的支撑力由墩柱和底模支架提供,且底模支架主要由工字钢、盘扣架和钢管柱搭建形成,利用工字钢的优良抗弯性能、低成本、高精度、安装简便等优点以及盘扣架的安全性好、使用寿命长且空间性大等优点保证了底模支架的结构强度的同时,模架的各个部件还可循环利用,还降低了本模架的使用成本;更优的,通过不同载荷总量百分比依次对模架进行加载和卸载,有效避免了模架变形以及基础沉降对现浇横梁线形的影响,保证了横梁外观的整体性以及载重性能;更优的,横梁现浇过程中按照先中心后两侧对称且分层浇筑的浇筑方式进形每层浇筑厚度不大于30cm的施工方式进行,保证每层浇筑层的密实度(无气泡、表面平整且泛浆),从而保证横梁的结构性能;更优的,通过预应力工程保证了横梁的结构性能,使其满足作为高架桥支撑的需求。
[0015]2.本技术中,侧模的各个子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相邻设置或相对设置的两个子模板通过对拉杆和螺纹钢对拉而实现固定,且侧模通过与底模、围设于墩柱、通过螺纹钢贯穿墩柱实现其支撑,结构稳固且空间占用面积小。更优的,钢管柱通过剪刀撑提高其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模架的载荷性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剖面图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围设于墩柱的侧模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围设于站台梁立柱的侧模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门式墩横梁施工方法的一种实施例流程图示意图。
[0025]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

承台、11

承台预埋钢板、12

加强肋板、2

墩柱、21

墩柱预埋钢板、22

预留孔、3

横梁、31

站台梁立柱、32

轨线支座垫石、411

钢管柱、412

剪刀撑、413

第一剪刀撑杆、414

第二剪刀撑杆、415

横向拉杆、416

调平钢板、42

工字钢横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模、侧模和底模支架;所述底模支架包括钢管柱、工字钢横梁、工字钢纵梁、工字钢分配梁、调平工字钢和盘扣架;所述盘扣架包括立杆、横杆和斜撑杆;所述钢管柱的底部与承台预埋钢板焊接连接,所述钢管柱的侧壁与墩柱预埋钢板焊接连接;所述钢管柱的顶部承托所述工字钢横梁,所述工字钢横梁沿桥长方向延展;所述工字钢横梁沿桥宽方向依次铺设多个所述工字钢纵梁,所述工字钢纵梁沿桥宽方向延展;所述工字钢纵梁沿桥宽方向依次铺设多个所述工字钢分配梁,所述工字钢分配梁沿桥长方向延展;所述工字钢分配梁承托所述立杆,所述横杆沿桥宽方向和桥长方向将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立杆进行连接以形成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对角线安装所述斜撑杆;所述立杆承托所述调平工字钢以调平;所述底模安装于所述调平工字钢;所述侧模与所述底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式墩横梁施工模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包括钢模板、扁钢、槽钢、背杠、螺栓、对拉杆、螺母和螺纹钢;所述槽钢依次间隔布置于所述钢模板远离横梁一侧的外侧面;所述背杠布置于所述槽钢远离所述钢模板一侧以形成多个子模板,相邻设置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津蒲于兆阳田涌银张庆华张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