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385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包括固定架、自控式呼吸随动装置、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颈部按压组件和均态层流定向引导装置,所述自控式呼吸随动装置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设有引导臂,所述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设于引导臂的一端,所述颈部按压组件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均态层流定向引导装置设于固定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能够通过稀释液在静脉管中形成一条稳定通道、利用人体呼吸节奏稳定匀速置入PICC导管、同时防止PICC导管在置入过程中异位的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ICC置管术全称是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静脉,如肘窝部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等,任选一条实施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上腔静脉,通过该导管定期注入药物,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0003]PICC导管不位于上腔静脉时,称之为导管异位。导管异位是 PICC 置管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文献报道发生率12.5%,其中最主要的异位情况为PICC置入后其尖端不处于上腔静脉,误入至颈内静脉。PICC异位后有可能造成液体渗漏,导致患者局部肢体肿胀、静脉炎、导管堵塞、静脉血栓、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还可导致不能完成治疗而废弃导管,有时需重新置管。而现有技术中包括改良赛丁格技术和可视引导下的PICC置管技术均需依靠护士丰富的操作经验,且技术本身均为只能及时发现导管异位,不能从原理上减少异位的产生,具有局限性。
[0004]因此,需要针对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避免导管异位的PICC导管置入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主要依靠护士的操作经验来避免导管异位的问题,利用血液为非牛顿流体、血管中心位置血液流速快的物理特性,采用在导管通过锁骨下静脉即将进入上腔静脉时注入生理盐水,将血管中部的血液浓度降低并由非牛顿流体转化为牛顿流体的方法,在血管中部形成一个密度小、粘度低、稳定的层流通道(层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作层状的流动);利用人体上身静脉血的流动方向为从其他静脉流向上腔静脉的特点使层流通道的方向为从导管指向上腔静脉,进而使导管沿着该阻力小、方向唯一的层流通道直达上腔静脉,避免导管在置入过程中异位进入颈内静脉。
[0006]同时为了解决导管置入过程中由于护士在不同时刻力度不同,导致患者紧张从而使得血管收缩的问题,采用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通过推程调节组件调整单次导管置入的长度,以适应生理特征不同的患者,通过均控式导管步进装置使导管在置入过程中实现力度稳定、速度均匀,从而减小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的生理痛苦和心理紧张。
[0007]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包括固定架、自控式呼吸随动装置、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颈部按压组件和均态层流定向引导装置,所述自控式呼吸随动装置设于固定架上,通过将吸气时胸腔
的扩张动作转化为电信号,实现吸气时注入生理盐水、按压颈部静脉的功能,利用人体吸气时血液会加速流入上腔静脉的特点,更好的让导管进入上腔静脉,避免导管异位;所述固定架设有引导臂,所述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设于引导臂的一端,通过可调节的设置使得导管每当被置入一段距离后自动停止置入,方便护士及时检查导管是否在推进过程中发生褶皱,同时使导管在单次置入过程中力度稳定、速度均匀,减小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的生理痛苦和缓解心理紧张;所述颈部按压组件设于固定架上,闭合颈部按压组件开关,当自控式呼吸随动装置捕捉到胸腔的扩张动作后,颈部按压组件通电并伸长,实现对颈内静脉的按压,防止导管进入颈内静脉;所述均态层流定向引导装置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均态层流定向引导装置包括均态稀释仓、均态稀释液接口和加压泵,所述均态稀释仓设于固定架上,固定架对均态稀释仓进行支撑固定,所述均态稀释液接口设于均态稀释仓上,所述加压泵设于均态稀释仓上壁且与均态稀释仓贯通连接;均态稀释仓内装有等渗生理盐水,当预计导管到达锁骨下静脉后,将导管的一端连入均态稀释液接口中上,闭合加压泵开关,当患者吸气时,自控式呼吸随动装置将胸腔的扩张动作转化为电信号,此时加压泵通电将等渗生理盐水注入导管中,同时闭合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开关,导管在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的带动下匀速置入上腔静脉中,由于血液是非牛顿流体(是指不满足牛顿黏性实验定律的流体,即其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的流体),因此血液在流动过程中靠近血管壁的部分由于血管壁的摩擦力和血液间的粘滞力导致流速较慢,血管中部的血液流速较快,当导管中的等渗生理盐水注入血管中后,由于等渗生理盐水流速快将流入到血管中的中部,同时由于等渗生理盐水的稀释,血管中部的血液浓度降低,将由非牛顿流体转化为牛顿流体,进而形成一个密度小、粘度低、稳定的指向上腔静脉的层流(层流是流体的一种流动状态,它作层状的流动)通道,由于上身静脉血的流动方向为从其他静脉流向上腔静脉,且深吸气时膈肌上抬,增加了上腔静脉血液流速,使得该层流通道具有唯一的方向,导管在推进过程中有沿着阻力小的方向运动的特点,在层流通道以及上身静脉血流动方向的引导下,导管将更易进入上腔静脉中避免异位。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所述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包括导管推进架、支撑板、电动机、码表、均控式导管步进装置、自间歇导管推程调节组件和导管套,所述导管推进架设于引导臂的一端上,所述支撑板设于导管推进架内,所述电动机和码表设于导管推进架上,所述自间歇导管推程调节组件和均控式导管步进装置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自间歇导管推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驱动齿轮、驱动轴、固定轴、单向齿和限位柱模块,所述第一齿轮活动设于导管推进架内上壁上,所述第一齿轮设有调节柄,所述调节柄贯穿设于导管推进架上,导管推进架对第一齿轮和调节柄进行支撑固定,当拧动调节柄时,调节柄可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设有轴承套,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轴承套活动设于导管推进架内上壁上,导管推进架对第二齿轮和轴承套进行支撑固定,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互啮合,在第一齿轮的带动下第二齿轮可绕轴承套转动;所述第三齿轮设于第二齿轮底壁上,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呈同心圆设置,第二齿轮对第三齿轮进行支撑固定并能带动第三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为不完全齿轮设置,外圈半圈设有轮齿,所述第三齿轮内部设有轮齿,所述驱动齿轮活动设于第三齿轮下端,驱动齿轮可和第三齿轮相互同心转动,所述驱动轴一端贯穿第三齿轮、驱动齿轮活动连接于支撑板上,驱动轴对驱动齿轮进行支撑固定,所述驱动轴另一端贯穿轴承套和导管推进架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支撑板、轴
承套和导管推进架为驱动轴的转动提供支撑,电动机为驱动轴的转动提供动力,驱动轴带动驱动齿轮转动,所述驱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设置,外圈半圈设有轮齿,所述固定轴和限位柱模块设于驱动齿轮上,所述单向齿活动设于固定轴上,所述单向齿和第三齿轮的内圈轮齿相互啮合,在第三齿轮的带动下,单向齿可绕固定轴转动,所述限位柱模块包括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所述限位柱一包括弹簧一、伸缩柱一和滑动块一,所述弹簧一和伸缩柱一设于驱动齿轮上,所述滑动块一设于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自控式呼吸随动装置、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颈部按压组件和均态层流定向引导装置,所述自控式呼吸随动装置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设有引导臂,所述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设于引导臂的一端,所述颈部按压组件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均态层流定向引导装置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均态层流定向引导装置包括均态稀释仓、均态稀释液接口和加压泵,所述均态稀释仓设于固定架上,所述均态稀释液接口设于均态稀释仓上,所述加压泵设于均态稀释仓上壁且与均态稀释仓贯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控式自间歇置入装置包括导管推进架、支撑板、电动机、码表、均控式导管步进装置、自间歇导管推程调节组件和导管套,所述导管推进架设于引导臂的一端上,所述支撑板设于导管推进架内,所述电动机和码表设于导管推进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动步进式PICC导管防异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间歇导管推程调节组件和均控式导管步进装置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自间歇导管推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驱动齿轮、驱动轴、固定轴、单向齿和限位柱模块,所述第一齿轮活动设于导管推进架内上壁上,所述第一齿轮设有调节柄,所述调节柄贯穿设于导管推进架上,所述第二齿轮设有轴承套,所述第二齿轮通过轴承套活动设于导管推进架内上壁上,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设于第二齿轮底壁上,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呈同心圆设置,所述第三齿轮为不完全齿轮设置,所述第三齿轮内部设有轮齿,所述驱动齿轮活动设于第三齿轮下端,所述驱动轴一端贯穿第三齿轮、驱动齿轮活动连接于支撑板上,所述驱动轴另一端贯穿轴承套和导管推进架与电动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驱动齿轮为不完全齿轮设置,所述固定轴和限位柱模块设于驱动齿轮上,所述单向齿活动设于固定轴上,所述单向齿和第三齿轮的内圈轮齿相互啮合,所述限位柱模块包括限位柱一和限位柱二,所述限位柱一包括弹簧一、伸缩柱一和滑动块一,所述弹簧一和伸缩柱一设于驱动齿轮上,所述滑动块一设于弹簧一和伸缩柱一上,所述限位柱二包括弹簧二、伸缩柱二和滑动块二,所述弹簧二和伸缩柱二设于驱动齿轮上,所述滑动块二设于弹簧二和伸缩柱二上,所述滑块一的形状为球形,所述滑块二为扇形结构设置,所述轴承套上设有角度盘一,所述驱动轴上设有角度盘二,所述角度盘一活动设于导管推进架上,所述角度盘二活动设于角度盘一上,角度盘一的轮廓对应第三齿轮外圈轮齿形状,角度盘二的轮廓对应驱动齿轮外圈轮齿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定向层流通道呼吸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雅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