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73265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属于通行安全技术领域,包括获取乘客健康码信息并判断健康码信息是否合格、获取乘客体温并判断乘客体温是否合格、对乘客进行安检并判断乘客安检是否合格、对乘客进行票检并判断乘客票检是否合格,根据乘客的健康码、体温、安检和票检信息判断乘客是否通过,并对应开闭闸机拍打门,实现乘客全自动化的健康码查验、体温查验、安检和票检工作。本申请中的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通行检测方法避免了现有进站核验程序中的人工查验二维码,并且避免了安检与票检程序分步进行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进站检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进站检测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进站检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行安全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是目前大中型城市居民的主要公共出行方式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在非付费区进出站流线上分别设置了购票、检票和安检的服务设施,乘客进站乘车需要分别进行安检和票检两次核验工作,这种传统安检、票检的模式存在进站安检、票检流程繁琐、效率不高、进站客流瓶颈效应明显等弊端。
[0003]并且,随着目前疫情防控的常态化需求,需要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加入对旅客健康码、行程码以及核酸信息等的核验,而这些工作目前均采用人工核验方式进行,如果人工检验出现漏检或者有可以隐瞒行程的乘客,在人流高峰期很容易发生漏检和错检情况,导致疫情扩散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用以实现现有安检系统中健康码、测温、票检和安检一次性检测的目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其通过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实现,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数据处理中心、金属探测门、付费模块、测温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闸机拍打门,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分别与所述金属探测门、所述付费模块、所述测温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闸机拍打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6]获取乘客的健康码信息:若乘客健康码为绿码,乘客健康码合格;
[0007]测温模块获取并验证乘客体温信息:若乘客体温正常,乘客体温合格;
[0008]金属探测门检测乘客是否携带危险品:若金属探测门未探测到金属危险品,乘客安检合格;
[0009]付费模块查验乘客乘票信息:若付费模块识别到乘票信息,乘客票检合格;
[0010]若乘客健康码、体温、安检和票检均合格,数据处理中心收集乘客健康码信息、测温模块检测信息、金属探测门探测信息和付费模块付费信息,并控制闸机拍打门开启;
[0011]若乘客健康码、体温、安检或票检中任一项不合格,数据处理中心控制闸机拍打门紧闭。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健康码扫描窗口,所述健康码扫描窗口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用于读取健康码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中心。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人脸识别组
件,所述人脸识别组件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用于获取乘客人脸信息,比对乘客人脸信息与对应身份信息,通过乘客身份信息获取其健康码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中心。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健康码扫描窗口和人脸识别组件,所述健康码扫描窗口与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乘客健康码信息判断步骤为:
[0015]健康码扫描窗口获取乘客健康码信息,人脸识别组件获取乘客人脸信息,将乘客健康码信息与人脸信息同步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匹配;
[0016]若乘客健康码信息与人脸信息同步匹配,识别健康码信息,若健康码为绿码,健康码合格,若健康码为红码、黄码或灰码中的其中一种,健康码不合格;
[0017]若乘客健康码信息与人脸信息不匹配,健康码不合格。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中心用于获取健康码信息、体温信息、安检信息和票检信息并根据合格情况传输信号至所述指示灯,并在合格时指示绿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数据处理中心用于获取健康码信息、体温信息、安检信息和票检信息并根据合格情况传输至所述显示屏。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付费模块包括有交通卡刷卡组件、临时票刷卡组件、二维码扫码付费组件和人脸识别组件;乘客票检步骤为:
[0021]交通卡刷卡组件识别感应交通卡:若感应到交通卡,乘客票检信息合格;若未感应到交通卡,数据处理中心控制临时票刷卡组件启动;
[0022]临时票刷卡组件识别感应临时票:若感应到临时票,乘客票检信息合格;若未感应到临时票,数据处理中心控制二维码扫码付费组件启动;
[0023]二维码扫码付费组件识别感应二维码付费:若感应到付费二维码,乘客票检信息合格;若未感应到付费二维码,数据处理中心控制人脸识别组件启动;
[0024]人脸识别组件识别人脸信息,若识别到人脸信息,数据处理中心对人脸信息对应账户进行扣费记录,若扣费记录成功,乘客票检信息合格;若未识别到人脸信息对应账户,乘客支付信息不合格。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人员识别模块,所述人员识别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所述人员识别模块包括设于安检门前后两端的第一识别组件和第二识别组件;
[0026]乘客通行数量是否符合判断步骤为:
[0027]第一识别组件识别通过第一识别组件处乘客数量并将乘客数量信息传递至数据处理中心,第二识别组件识别通过第二识别组件处乘客数量并传递至数据处理中心;
[0028]数据处理中心判断两识别组件处乘客数量差值,若差值为1,乘客数量合格,数据处理中心可控制闸机拍打门正常开启。
[0029]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0]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31](1)本专利技术的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通行检测方法,其通过自主识别乘客的健康码、体温、是否携带危险品以及自动核验乘票信息,实现了完全自动化进站核验工作,避免了现有进站核验程序中的人工查验二维码,并且避免了安检与票检程序分步进行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进站检测的效率。
[0032](2)本专利技术的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通行检测方法,通过将健康码核验与人工人脸识别核验结合,在确保人工自动查验健康码的同时,将健康码与人脸信息自动识别比对,确保人脸信息与健康码的一一对应匹配,避免乘客在健康码不合格时,通过使用健康码截图或者采用其他人员的健康码核验的问题,提高了健康码自动查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其中一种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通行检测方法的检测流程示意图。
[0036]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
[0037]1、阻挡台;2、金属探测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其通过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实现,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数据处理中心、金属探测门、付费模块、测温模块、人脸识别模块和闸机拍打门,所述数据处理中心分别与所述金属探测门、所述付费模块、所述测温模块、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和所述闸机拍打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获取乘客的健康码信息:若乘客健康码为绿码,乘客健康码合格;测温模块获取并验证乘客体温信息:若乘客体温正常,乘客体温合格;金属探测门检测乘客是否携带危险品:若金属探测门未探测到金属危险品,乘客安检合格;付费模块查验乘客乘票信息:若付费模块识别到乘票信息,乘客票检合格;若乘客健康码、体温、安检和票检均合格,数据处理中心收集乘客健康码信息、测温模块检测信息、金属探测门探测信息和付费模块付费信息,并控制闸机拍打门开启;若乘客健康码、体温、安检或票检中任一项不合格,数据处理中心控制闸机拍打门紧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健康码扫描窗口,所述健康码扫描窗口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用于读取健康码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人脸识别组件,所述人脸识别组件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用于获取乘客人脸信息,比对乘客人脸信息与对应身份信息,通过乘客身份信息获取其健康码信息并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中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的通行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票检、安检和防疫一体化设备包括有健康码扫描窗口和人脸识别组件,所述健康码扫描窗口与所述人脸识别组件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中心通信连接;乘客健康码信息判断步骤为:健康码扫描窗口获取乘客健康码信息,人脸识别组件获取乘客人脸信息,将乘客健康码信息与人脸信息同步上传至数据处理中心匹配;若乘客健康码信息与人脸信息同步匹配,识别健康码信息,若健康码为绿码,健康码合格,若健康码为红码、黄码或灰码中的其中一种,健康码不合格;若乘客健康码信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杨承东熊朝辉凌力习博张伟石先明胡祖翰黎明曹进魏重丽傅佳伟全良臣范巍黎江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