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732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及装置,将初至波层析反演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同深层速度进行融合时,建立低速层底界面,用静校正的办法消除局部低速异常体的影响;基于射线密度确定融合底界面,保证了用于融合的部分是可靠的;提供了与速度平滑相配套的静校正量,解决了目前深度偏移方法不能适应横向速度剧烈变化的问题。移方法不能适应横向速度剧烈变化的问题。移方法不能适应横向速度剧烈变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石油和天然气地震勘探
,特别地,涉及一种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配套静校正量计算的方法,用于将初至波层析反演得到的浅层速度与深层速度进行融合,提高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质量。

技术介绍

[0002]叠前深度偏移是复杂探区地震资料处理落实准确构造形态的核心技术,叠前深度偏移需要真实的地层速度场,目前,生产中的偏移速度场是依据反射波建立的。浅层的反射波分布在近道,而近道常常是面波和多次折射等强噪音,另外,目前的观测系统,旨在调查深层构造形态,相对于浅层来说,道距过大,如果仅仅利用反射波,得不到浅层速度。
[0003]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近年得到了长足发展,计算效率高,得到的近地表模型精度高,但是,目前初至波层析反演得到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是用来计算静校正量,解决静校正问题。
[0004]初至波层析反演的近地表模型同反射波建立的深层模型进行融合,可以提高浅层速度模型的精度,得到更加接近实际地质情况的整体速度模型,进而提高叠前深度偏移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目前的观测系统,旨在调查深层构造形态,相对于浅层来说,道距过大,如果仅仅利用反射波,得不到浅层速度等一系列的问题。
[000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包括:
[0007]通过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获取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
[0008]根据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低速层底界面和融合底界面;
[0009]根据低速层底界面进行速度替换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处理后的地形和浅层速度场;
[0010]根据融合底界面、炮点和检波点对配套静校正量进行计算;
[0011]将平滑处理后的浅层速度场与深层速度进行融合。
[0012]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低速层底界面和融合底界面,包括:
[0013]分析近地表速度模型特点,如果在浅近地表存在局部低速异常体,确定低速层底界面的速度,进而确定低速层底界面;
[0014]根据获取的射线密度分布图,射线密度值大于零作为融合底界面,即此界面以上的部分用于深层的速度融合。
[0015]在一实施例中,根据低速层底界面进行速度替换和平滑处理,包括:
[0016]将低速层底界面以上的低速用界面处的速度替换;
[0017]根据预设的平滑尺度,对地形进行平滑,近地表部分高出平滑线以上的部分剥掉,低于平滑线的部分用地表的速度填充到平滑线;
[0018]根据预设的平滑尺度对地形平滑线与融合底界面之间的速度进行平滑。
[0019]在一实施例中,根据融合底界面、炮点和检波点对配套静校正量进行计算,包括:
[0020]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从实际地表以实际近地表速度下剥到融合底界面的时间,记为负值,再分别计算将炮点和检波点从融合底界面以平滑后的速度回填到地形平滑线的时间,记为正值,两者的和就是与模型处理相配套的静校正量。
[002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装置,包括:
[0022]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获取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
[0023]底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低速层底界面和融合底界面;
[0024]平滑处理单元,用于根据低速层底界面进行速度替换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处理后的地形和浅层速度场;
[0025]计算单元,用于根据融合底界面、炮点和检波点对配套静校正量进行计算;
[0026]融合单元,用于将平滑处理后的浅层速度场与深层速度进行融合。
[0027]在一实施例中,底界确定单元包括:
[0028]低速层底界面确定模块,用于分析近地表速度模型特点,如果在浅近地表存在局部低速异常体,确定低速层底界面的速度,进而确定低速层底界面;
[0029]融合底界面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射线密度分布图,射线密度值大于零作为融合底界面,即此界面以上的部分用于深层的速度融合。
[0030]在一实施例中,平滑处理单元包括:
[0031]速度替换模块,用于将低速层底界面以上的低速用界面处的速度替换;
[0032]削峰填谷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平滑尺度,对地形进行平滑,近地表部分高出平滑线以上的部分剥掉,低于平滑线的部分用地表的速度填充到平滑线;
[0033]平滑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平滑尺度对地形平滑线与融合底界面之间的速度进行平滑。
[0034]在一实施例中,融合单元包括:
[0035]静校正量处理模块,用于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从实际地表以实际近地表速度下剥到融合底界面的时间,记为负值,再分别计算将炮点和检波点从融合底界面以平滑后的速度回填到地形平滑线的时间,记为正值,两者的和就是与模型处理相配套的静校正量。
附图说明
[00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7]图1为初至波层析反演建立的浅层速度模型图。
[0038]图2为对地形进行平滑处理后的速度模型图。
[0039]图3为将浅层低速用较高速度替换后的速度模型图。
[0040]图4为进行速度平滑后的速度模型图。
[0041]图5为配套的静校正量图。
[0042]图6为基于叠前时间偏移建立的全深度域速度模型图。
[0043]图7为叠合显示地形线后的全深度域速度模型图。
[0044]图8为浅深层速度融合后的全深度域速度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6]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配套静校正量计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7]S1:建立浅层速度场,利用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求取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
[0048]S2:确定低速层底界面,分析近地表速度模型特点,如果在浅近地表存在局部低速异常体,确定低速层底界面的速度,进而确定低速层底界面。
[0049]S3:确定融合底界面,显示射线密度分布图,射线密度值大于零作为融合底界面,即此界面以上的部分用于深层的速度融合。
[0050]S4:低速层替换,将低速层底界面以上的低速用界面处的速度替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获取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根据所述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低速层底界面和融合底界面;根据所述低速层底界面进行速度替换和平滑处理,获得平滑处理后的地形和浅层速度场;根据融合底界面、炮点和检波点对配套静校正量进行计算;将平滑处理后的所述浅层速度场与深层速度进行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低速层底界面和融合底界面,包括:分析近地表速度模型特点,如果在浅近地表存在局部低速异常体,确定低速层底界面的速度,进而确定低速层底界面;根据获取的射线密度分布图,射线密度值大于零作为融合底界面,即此界面以上的部分用于深层的速度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低速层底界面进行速度替换和平滑处理,包括:将低速层底界面以上的低速用界面处的速度替换;根据预设的平滑尺度,对地形进行平滑,近地表部分高出平滑线以上的部分剥掉,低于平滑线的部分用地表的速度填充到平滑线;根据预设的平滑尺度对地形平滑线与融合底界面之间的速度进行平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融合底界面、炮点和检波点对配套静校正量进行计算,包括:分别计算炮点和检波点从实际地表以实际近地表速度下剥到融合底界面的时间,记为负值,再分别计算将炮点和检波点从融合底界面以平滑后的速度回填到地形平滑线的时间,记为正值,两者的和就是与模型处理相配套的静校正量。5.一种双界面控制浅深层速度融合与静校正量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获取单元,用于通过初至波层析反演技术获取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底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浅层近地表速度模型确定低速层底界面和融合底界面;平滑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升李健谈敦铭马红梅梁巧丽张馨铭蒋元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帕美智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