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723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属于供液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桶体、出液管、鼓泡组件,鼓泡组件包括进气管、单向透气板,单向透气板开设数个通孔,单向透气板与桶体的内环壁连接,单向透气板与桶体的底部形成气体空腔,单向透气板与桶体的上部形成溶液空腔,进气管的一端插入气体空腔,气体能够从气体空腔进入溶液空腔,出液管位于单向透气板的上方,出液管与筒体连接,当抛光液倒入桶体,单向透气板将抛光液隔离在溶液空腔内,当液体量大时,液体自动从出液管流出,当液体量少时,液体无法自动流出,通过鼓泡组件,使液体压力增大进入出液管,从而进入抛光机中,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个重力供液系统不再需要用真空泵进行输送,减少能源的损耗。的损耗。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液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抛光机,在粗抛作业过程中,通常是通过真空泵将抛光液输送至抛光机中,真空泵在运行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能源,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真空泵将抛光液输送至抛光机中,导致能源消耗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包括桶体、出液管、鼓泡组件,所述鼓泡组件包括进气管、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开设数个通孔,所述透气板与所述桶体的内环壁连接,所述透气板与所述桶体的底部形成气体空腔,所述透气板与桶体的上部形成溶液空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气体空腔,气体能够从所述气体空腔进入溶液空腔,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透气板的上方,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溶液空腔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通孔在所述透气板。
[0006]优选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mm~6mm。
[0007]优选地,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透气板距桶体顶部的中间。
[0008]优选地,所述出液口管的直径为15mm~18mm。
[0009]优选地,所述桶体的顶部设置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桶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盖体设置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盖体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透气板的材质为PVDF、PP、氯乙烯、四氟乙烯中的一种。
[0012]优选地,所述桶体的外壁设置把手。
[0013]优选地,所述出液管上设置阀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抛光液倒满桶体后,透气板将抛光液隔离在所述溶液空腔内,当液体量大时,液体自动从所述出液管流出,当液体量少时,液体无法自动流出,通过所述进气管,将气体输入至所述气体空腔内,气体从所述气体空腔透过所述透气板进入所述溶液空腔进行鼓泡,使液体压力增大进入所述出液管,从而进入所述抛光机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个重力供液系统不再需要用真空泵进行输送,减少能源的损耗,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的剖视图。
[0016]图2是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10、桶体100、盖体110、排气管120、把手130、气体空腔140、溶液空腔150、出液管200、阀门210、鼓泡组件300、进气管310、透气板320、通孔321。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19]请参看图1及图2,一种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10,包括桶体100、出液管200、鼓泡组件300,所述鼓泡组件300包括进气管310、透气板320,所述透气板320开设数个通孔321,所述透气板320与所述桶体100的内环壁连接,所述透气板320与所述桶体100的底部形成气体空腔140,所述透气板320与桶体100的上部形成溶液空腔150,所述进气管310的一端插入所述气体空腔140,气体能够从所述气体空腔140进入溶液空腔150,所述出液管200位于所述透气板320的上方,所述出液管200与所述溶液空腔150连通。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抛光液倒满桶体100后,透气板320将抛光液隔离在所述溶液空腔150内,当液体量大时,因液体自身的重力,液体自动从所述出液管200流出,当液体量少时,液体无法自动流出,通过所述进气管310,将气体输入至所述气体空腔140内,气体从所述气体空腔140透过所述透气板320进入所述溶液空腔150进行鼓泡,使液体压力增大进入所述出液管200,从而进入所述抛光机中;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抛光机重力供液系统10不再需要用真空泵进行输送,减少能源的损耗,更加环保;另一方面,当需要的抛光液流量较大时,通过所述鼓泡组件300在抛光液底部进行鼓泡,以增加抛光液的压力,使得抛光液的流量增大;再一方面,当所述抛光液在所述桶体100时间较长时,经过长时间的堆积,导致桶体100内抛光液的浓度分布不均匀,将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310进入气体空腔140内,气体从所述气体空腔140透过所述透气板320进入所述溶液空腔150进行鼓泡,使得抛光液进一步混合均匀,使得流出的抛光液浓度一致。
[0021]进一步的,所述通孔321在所述透气板320上均匀设置。
[0022]进一步的,所述桶体100的体积为25L~100L,所述进气管310的直径为20mm~25mm,所述进气管310输入的气体为氮气,鼓泡气压为0.1Mpa

0.3Mpa。
[0023]进一步的,所述通孔321的直径为2mm~6mm。
[0024]进一步的,所述出液管200位于所述透气板320距桶体100顶部的中间。
[0025]具体的,现有技术中,为保证液体不会断液,所述出液管200经常设置在桶体100的底部,但是,将所述出液管200设置在桶体100的底部时,由于抛光液的长时间堆积,会导致出液管200的管口被堵塞,从而导致出液管200断液,为保证出液管200不断液,通常会在出液管200之前设置过滤装置,以使抛光液澄清,再从出液管200流出,但是设置过滤虽然会使抛光液澄清,不会堵塞出液管200,但是会使抛光液的浓度与配置的浓度不同,影响产品抛光。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鼓泡组件300的设置以及出液管200位置的设置,先将气体通过所述进气管310进入气体空腔140内,气体从所述气体空腔140透过所述透气板320进入所述溶液空腔150进行鼓泡,使得沉积在桶体100底部的液体晃动,使得抛光液变浑浊,由于抛光液的粘性较大为25.6

45.6cps(#SC4

21,37℃,60rpm),因此通过鼓泡,使得抛光液变浑浊,不会轻易沉积,然后通过设置在桶体100中间的出液管200将浑浊的抛光液输送出去,如此,既不会
使出液管200堵塞,并且使输送出去的抛光液浓度均匀。
[0026]进一步的,所述出液口管的直径为15mm~18mm。
[0027]进一步的,所述桶体100的顶部设置盖体110,所述盖体110与所述桶体100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进气管310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110连接,进气管310从桶体100的顶部插入所述气体空腔140,使得气体从所述进气管310出来先与桶体100底部接触,再分散进入气体空腔140的四周,使得气体在气体空腔140内经过压缩均匀的从透气板320的通孔321中进入所述溶液空腔150内,使得与透气板320接触的抛光液均被鼓泡,使得抛光液混合的更加均匀。
[0028]进一步的,所述盖体110设置排气管120,所述排气管120与所述盖体110连接。
[0029]进一步的,所述透气板320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出液管、鼓泡组件,所述鼓泡组件包括进气管、透气板,所述透气板开设数个通孔,所述透气板与所述桶体的内环壁连接,所述透气板与所述桶体的底部形成气体空腔,所述透气板与桶体的上部形成溶液空腔,所述进气管的一端插入所述气体空腔,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透气板的上方,所述出液管与所述溶液空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所述透气板上均匀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mm~6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机用重力供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透气板距桶体顶部的中间。5.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飞李玲玲张晓明丁亚国马全森顾彦滨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盾源聚芯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