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7705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设置于生产线上,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生产数据;环境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生产车间内部,用于实时采集生产车间内部的环境数据;中央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并储存外部数据,并针对不同类型数据分别生成预设安全阈值区间;订单管理单元,用于获取生产订单数据并生成预期完成进度曲线;移动终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息进行连接,用于实时查看生产车间内情况;预警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息进行连接,用于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发出预警信息,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动态调控与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与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与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0003]工业生产过程中,对于生产的监控管理至关重要,现有的工业生产线由于产线各环节均有可能出现问题,这样便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产线进行监管,增加了生产成本,鉴于此,目前亟待提出一种能够实现对生产车间的各个重点区域全方位监控、实现理想的覆盖广度、监控信息反馈快速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数据采集单元对生产数据进行收集,然后中央控制单元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对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预期生产力曲线,并通过增加时间戳对历史数据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储存,解决无法实时动态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的问题。
[000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增设了环境监测单元对环境数据进行收集,然后中央控制单元对环境监测单元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是否符合环境参数阈值区间,及时针对异常环境信息发出预警,及时排除危险,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000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管理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并接受相关的环境预警信息与生产预警信息,及时做出反馈,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动态调控与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
[000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生产数据;环境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生产车间内部,用于实时采集生产车间内部的环境数据;中央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并储存外部数据,并针对不同类型数据分别生成预设安全阈值区间;订单管理单元,用于获取生产订单数据并生成预期完成进度曲线;移动终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息进行连接,用于实时查看生产车间内情况;预警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息进行连接,用于针对生产过程中的
异常情况发出预警信息。
[0008]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并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添加时间戳,并生成历史生产数据包;数据储存模块,获取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后,按时间戳顺序进行储存。
[0009]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位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的时间戳对应的历史数据包,并生成预期生产力曲线;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是否吻合,并基于判断结果实时发出调节指令。
[0010]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结果为:若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吻合,则基于进行生产;若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不吻合,且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高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则继续进行生产;若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不吻合,且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低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则发送生产预警信息至指定移动终端,进行生产调整。
[0011]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三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环境监测单元的数据并生成环境参数动态曲线;第四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环境参数标准值,生成环境参数阈值区间。
[0012]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环境参数动态曲线是否处于所述环境参数阈值区间。
[0013]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参数阈值区间包括安全段与预警段;若所述环境参数动态曲线处于所述安全段则继续进行生产;若所述环境参数动态曲线处于所述预警段,则所述预警单元发送环境预警信息至指定移动终端。
[0014]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警单元包括:第一预警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如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低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则发送生产预警信息至指定移动终端;第二预警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若所述环境参数动态曲线处于所述预警段,则所述第二预警单元发送环境预警信息至指定移动终端。
[0015]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包括若干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对生产车间进行24小时的图像采集。
[00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温湿度采集模块,包括若干红外感应设备,所述温湿度采集模块用于对生产车间进行24小时的温度监测。
[0017]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权限识别模块,用于验证登录者的权限;
操作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实时处理数据,并用于获取所述环境预警信息与所述生产预警信息。
[0018]本申请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其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生产车间的生产环境数据进行收集,然后中央控制单元对环境监测单元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判断是否符合环境参数阈值区间,及时针对异常环境信息发出预警,及时排除危险,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0019]管理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连接中央控制单元,并接受相关的环境预警信息与生产预警信息,及时做出反馈,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动态调控与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控。实现对生产车间的各个重点区域全方位监控、是一种覆盖广度、监控信息反馈快速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的监控方法的 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3]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4]在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设置于生产线上,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实时采集生产数据;环境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生产车间内部,用于实时采集生产车间内部的环境数据;中央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并储存外部数据,并针对不同类型数据分别生成预设安全阈值区间;订单管理单元,用于获取生产订单数据并生成预期完成进度曲线;移动终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息进行连接,用于实时查看生产车间内情况;预警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通过无线信息进行连接,用于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发出预警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数据处理模块,所述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并按照第一预设时间间隔添加时间戳,并生成历史生产数据包;数据储存模块,获取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后,按时间戳顺序进行储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位于所述第二时间间隔内的时间戳对应的历史数据包,并生成预期生产力曲线;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是否吻合,并基于判断结果实时发出调节指令。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结果为:若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吻合,则基于进行生产;若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不吻合,且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高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则继续进行生产;若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不吻合,且所述预期生产力曲线低于所述预期完成进度曲线,则发送生产预警信息至指定移动终端,进行生产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友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