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70331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及其生产方法,耐候钢Q450NQR1板坯,该板坯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C:0.09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耐候钢Q450NQR1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铁路的高速化与重载化,新一代铁路用耐候钢正朝着高强耐蚀方向发展。在耐候钢的研制与工程应用方面,国外已日趋成熟,建立了完善的耐候钢数据库,形成了体系化、标准化的研发模式。同国外相比,国内耐候钢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较快。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规模急剧提升,对耐候钢的需求逐渐增大,铁路部门提出货车提速且减重的目标。因此急需开发新型低成本、长寿命、高品质、高强度和耐蚀性好的铁路用钢。
[0003]我国对耐候钢的研发重点在于耐候钢的高强化。宝钢、攀钢和包钢等企业相
[0004]继在2002和2004年研制出了Q450NQR1、YQ450NQR1和YQ450NbRE等高强度耐候钢,均使屈服强度提升到450MPa级,铁道货车的运载能力也增加到约80吨。2010年,宝钢研发出了耐腐蚀性能比Q450NQR1提高50%的S450EW高耐蚀性耐候钢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及其生产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其特征在于,耐候钢Q450NQR1板坯,该板坯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C:0.09

0.13、Si:0.39~0.42、Mn:1.30~1.50、P:<0.015、S:<0.010、Cr:3.8

4.2、Cu:0.42

0.46、V:0.10

0.14、Ti:0.010~0.020、Als:0.025

0.035、N:0.012

0.018,其他为Fe和残留元素。
[0007]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上述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8](1)原料:入炉铁水要求:Si:0.40

0.95%、P:0

0.090%、S:0

0.030%;
[0009](2)转炉冶炼:转炉吹炼过程底吹采用全程吹氮模式,实现转炉出钢时钢水中氮含量在80

90ppm;转炉出钢采取挡渣出钢,控制下渣量0

50mm,防止回磷;转炉在出钢过程中向钢包内加入合成渣料进行渣洗,同时进行钢包顶渣的改质,进一步脱硫去夹杂;转炉中需要控制Cu、Cr的含量,出钢目标要求C:≥0.12%、P:≤0.008%,出钢温度为1650

1680℃;
[0010](3)LF精炼:钢水进站后吹氮,并根据钢水情况补充部分渣料,选择306V电压、20KA电流快速化渣,化好渣后,进行测温、取样;分期分批加入精炼渣料和还原剂,采用Al粉、电石、碳化硅扩散脱氧,白渣精炼时间≥20分钟,白渣形成后取钢水样做全分析,调整成分目标值:C:0.05

0.08%、Si:0.39~0.42%、Mn:1.30~1.50%、P:<0.015%、S:<0.010%、Cr:3.8

4.2%、Cu:0.42

0.46%、V:0.10

0.14%、Ti:0.010~0.020%、Als:0.025

0.035%;以3m/s的速度喂入出钢喂入钒氮合金混合包芯线,钢包取样做氮含量保证钢水中氮含量在N:0.012

0.018%;
[0011](4)连铸采用奥钢联铸机,该奥钢联铸机共计14个扇形段,其中,1

6段为弧形段,7

8段为矫直段,9

14段为水平段;采用奥钢联铸机生产250mm
××
2100mm断面铸坯,使用铝碳套管进行全程保护浇注,;连铸过程中钢水过热度控制在10

25℃范围内,拉速全程控制在0.90

1.00m/min,结晶器液面波动控制在
±
3mm以内;结晶器加入保护渣,保护渣碱度为1.00

1.25、熔点为1000

1150℃、1300℃时粘度为0.20

0.35Pa
·
s,设定奥钢联铸机结晶器锥度为1.05%/m,宽面水量稳定在4100

4500L/min、窄面水量稳定在410

450L/min;钢液浇注时,结晶器振动方式采用非正弦振动,非正弦振动曲线的波形偏斜率10%,负滑脱时间t
n
=0.137

0.145s。
[0012]优选的,保护渣按重量百分比包含以下成分:CaO:33

39%、SiO2:25

31%、Al2O3:2

4%、Fe2O3:≤6%、MgO≤6%、Na2O:7.7

10.7%、F

:8.0

11.0%、C:6

8%。
[0013]优选的,根据Q450NQR1钢特点及拉速范围,奥钢联铸机二冷区采用弱冷,设计二冷曲线表比水量为0.5L/kg,提高1区、2区、3区水量,有利于增加铸坯坯壳厚度防止铸坯产生鼓肚;降低4区、5区水量保证铸坯角部温度大于900℃防止铸坯在矫直过程中产生角部裂纹。
[0014]优选的,奥钢联铸机二冷采用电磁搅拌:电流为380A、频率为3.0Hz;采用动态轻压下的方式轻压下区间确定为:45%

95%、压下量为4.7mm,轻压下的分配系数为:压下区间系数0、0.3、0.7和1;对应的压下量系数为0、0.2、0.8和1。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
[0016]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的方法,能够生产大截面Q450NQR1板坯,该钢种化学成分控制严格,整批供货均匀,波动较小;采用结晶器非正弦振动和专用保护渣,铸坯表面振痕较浅;二冷动态配水技术保证铸坯在二冷区内的均匀冷却,减少了铸坯表面裂纹,鼓肚缺陷的发生;动态轻压下技术使铸坯凝固组织均匀致密,起到改善中心偏析和减少中心疏松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铸坯低倍形貌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铸坯低倍形貌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铸坯低倍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其特征在于,耐候钢Q450NQR1板坯,该板坯化学成分及百分含量:C:0.09

0.13、Si:0.39~0.42、Mn:1.30~1.50、P:<0.015、S:<0.010、Cr:3.8

4.2、Cu:0.42

0.46、V:0.10

0.14、Ti:0.010~0.020、Als:0.025

0.035、N:0.012

0.018,其他为Fe和残留元素。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氮高强耐候钢板坯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入炉铁水要求:Si:0.40

0.95%、P:0

0.090%、S:0

0.030%;(2)转炉冶炼:转炉吹炼过程底吹采用全程吹氮模式,实现转炉出钢时钢水中氮含量在80

90ppm;转炉出钢采取挡渣出钢,控制下渣量0

50mm,防止回磷;转炉在出钢过程中向钢包内加入合成渣料进行渣洗,同时进行钢包顶渣的改质,进一步脱硫去夹杂;转炉中需要控制Cu、Cr的含量,出钢目标要求C:≥0.12%、P:≤0.008%,出钢温度为1650

1680℃;(3)LF精炼:钢水进站后吹氮,并根据钢水情况补充部分渣料,选择306V电压、20KA电流快速化渣,化好渣后,进行测温、取样;分期分批加入精炼渣料和还原剂,采用Al粉、电石、碳化硅扩散脱氧,白渣精炼时间≥20分钟,白渣形成后取钢水样做全分析,调整成分目标值:C:0.05

0.08%、Si:0.39~0.42%、Mn:1.30~1.50%、P:<0.015%、S:<0.010%、Cr:3.8

4.2%、Cu:0.42

0.46%、V:0.10

0.14%、Ti:0.010~0.020%、Als:0.025

0.035%;以3m/s的速度喂入出钢喂入钒氮合金混合包芯线,钢包取样做氮含量保证钢水中氮含量在N:0.012

0.018%;(4)连铸采用奥钢联铸机,该奥钢联铸机共计14个扇形段,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兴才刘伟李维王晓晶张恭刘桂华朱立明张彦章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