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7011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涂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的抗菌除醛艺术漆时,先将1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
,具体为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家居装饰装修的材料的选材和使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竞争日益家具的室内装修材料上如何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成为了各大厂商优先考虑的问题。目前市面上的外墙装饰涂料主要为墙漆,多数墙漆在涂装后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一定损害,所以以多功能环保节能为生产目的存在于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虽说这些产品不存在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危害的问题,实质上上述涂料并不能改善日益恶劣的外界环境,不能保证身在此环境中的人们的身体健康。传统乳胶漆及普通艺术漆不具有抗菌作用,在医院、儿童房间等场所容易因为细菌吸附在墙体上,人不小心跟墙体接触就容易沾染上细菌,从而对身体产生危害。
[0003]目前艺术漆壁材开始应用在装修壁材上,具有美观、样式多等特点,成为了新型室内装修材料。根据目前现有公开专利和现有技术来看,配方中均采用了有机合成乳液、聚乙烯醇、以及苯、胺等大量的除菌化学助剂,虽然具有一定抗菌功能,但是属于薄涂型产品,装饰效果差,不具备除醛功能。同时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除醛抗病毒厚涂型艺术漆,既有艺术漆高档装饰效果、具备柔和光泽、又具备除醛功能、又解决了普通艺术漆施工繁琐问题,又增加了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20~40份丙烯酸酯,14~20份弹性丙烯,18~20份钛白粉,13~15份纳米二氧化钛浆料,4~6份抗菌粉体,18~20份改性生物炭颗粒,1~2份光触媒,6~9份负离子粉,25~27份高光硫酸钡,8~10份超细滑石,0.4~0.8份成膜助剂,4~6份防冻剂,2~4份润湿剂,2~4份保湿剂,0.6~1份分散剂,0.2~0.5份增稠剂,0.3~0.6份消泡剂和15~20份蒸馏水。
[0006]作为优化,所述抗菌粉体是由12

氨基十二烷酸和一碘甲烷反应后再用硝酸银溶液处理制得。
[0007]作为优化,所述改性生物炭颗粒是由生物炭颗粒依次和浓硫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一氯乙酸反应制得。
[0008]作为优化,所述生物炭颗粒是由农林废弃物无氧碳化粉磨制得。
[0009]作为优化,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0](1)12

氨基十二烷酸,一碘甲烷和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5:3混合均匀,再加入12

氨基十二烷酸质量0.01~0.03倍的碘化钠,在30~40℃以500~800r/min搅拌反应4~6h,再加热至50~60℃并保持20~30min,冷却至1~5℃进行过滤,经硝酸
银溶液处理后,在1~10Pa,

10~

1℃的条件下干燥6~8h,制得抗菌粉体;
[0011](2)将生物碳颗粒与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按质量比1:10~1:15混合均匀,加入生物碳颗粒质量1~1.2倍的高锰酸钾,在50~60℃,30~40kHz超声反应4~6h,再将温度控制在1~5℃,加入生物碳颗粒质量0.1~0.3倍的过氧化氢,以8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10~15min后,离心分离并用纯水洗涤3~5次,再与生物碳颗粒质量80~100倍的纯水混合均匀,再加入生物碳颗粒质量20~30倍的氢氧化钠和生物碳颗粒质量15~25倍的一氯乙酸,在50~60℃,30~40kHz超声反应3~4h,并在60~70℃过滤,并用纯水洗涤3~5次,在

10~

5℃温度,5~10Pa压力下干燥4~6h,制得改性生物炭颗粒;
[0012](3)将丙烯酸酯、弹性丙烯、钛白粉、纳米二氧化钛浆料、抗菌粉体、改性生物炭颗粒、光触媒、负离子粉、高光硫酸钡、超细滑石、成膜助剂、防冻剂、润湿剂、保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蒸馏水按质量比20:14:18:13:4:18:1:6:25:8:0.4:4:2:2:0.6:0.2:0.3:15~40:20:20:15:6:20:2:9:27:10:0.8:6:4:4:1:0.5:0.6:20混合均匀并封存,制得抗菌除醛艺术漆。
[0013]作为优化,步骤(1)所述硝酸银溶液处理的方法为:在质量分数10~15%的硝酸银溶液中以30~40kHZ超声20~25min,过滤并用1~5℃纯水洗涤3~5次。
[0014]作为优化,步骤(2)所述生物碳颗粒的制备方法为:将农林废弃物浸没在质量分数3~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3~5min,再用纯水洗涤3~5次,在60~70℃干燥4~6h,得到预处理后的农林废弃物,将预处理后的农林废弃物置于烧杯中,在氮气氛围中,在100~120℃预热30~40min,再以5℃/min,升温到360~400℃并保温3~4h,再进行粉磨后过20~30目筛,制备而成。
[0015]作为优化,所述农林废弃物为农作物秸秆、花生壳、树叶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0016]作为优化,步骤(3)所述封存的方法为:在30~40℃,500~700r/min搅拌15~25min后,置于容器中进行氮气密封。
[0017]作为优化,所述抗菌除醛艺术漆的应用方法为:将抗菌除醛艺术漆涂布在基体上,并在紫外灯下照射30min。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在制备的抗菌除醛艺术漆时,将丙烯酸酯、弹性丙烯、钛白粉、纳米二氧化钛浆料、抗菌粉体、改性生物炭颗粒、光触媒、负离子粉、高光硫酸钡、超细滑石、成膜助剂、防冻剂、润湿剂、保湿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蒸馏水混合制得抗菌除醛艺术漆。
[0020]首先,本专利技术采用农林废弃物制得改性生物炭颗粒,原材料绿色环保,采用高光硫酸钡作为优质填料,增加漆膜厚度以及饱满度,减少吸油度增加光泽,既有艺术漆高档装饰效果、具备柔和光泽、又具备除醛功能、又解决了普通艺术漆施工繁琐问题,又增加了抗菌抗病毒的功效。
[0021]其次,将12

氨基十二烷酸和一碘甲烷反应后再用硝酸银溶液处理制得抗菌粉体,12

氨基十二烷酸和一碘甲烷反应后形成季铵结构,并和银离子结合形成季铵银盐,季铵结构和银离子共同杀菌,从而提高了抗菌除醛艺术漆的抗菌性能;将农林废弃物无氧碳化粉磨制得生物炭颗粒,将生物炭颗粒依次和浓硫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一氯乙酸反应制得改性生物炭颗粒,改性生物炭颗粒具有丰富的活性基团和孔道结构,更易吸附甲醛,可以结合在纳米二氧化钛浆料和钛白粉上,协调光催化降解吸附的甲醛,从而提高抗菌除醛艺术
漆的除醛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主要包括:20~40份丙烯酸酯,14~20份弹性丙烯,18~20份钛白粉,13~15份纳米二氧化钛浆料,4~6份抗菌粉体,18~20份改性生物炭颗粒,1~2份光触媒,6~9份负离子粉,25~27份高光硫酸钡,8~10份超细滑石,0.4~0.8份成膜助剂,4~6份防冻剂,2~4份润湿剂,2~4份保湿剂,0.6~1份分散剂,0.2~0.5份增稠剂,0.3~0.6份消泡剂和15~20份蒸馏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粉体是由12

氨基十二烷酸和一碘甲烷反应后再用硝酸银溶液处理制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物炭颗粒是由生物炭颗粒依次和浓硫酸、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一氯乙酸反应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颗粒是由农林废弃物无氧碳化粉磨制得。5.一种抗菌除醛艺术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12

氨基十二烷酸,一碘甲烷和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1:5:3混合均匀,再加入12

氨基十二烷酸质量0.01~0.03倍的碘化钠,在30~40℃以500~800r/min搅拌反应4~6h,再加热至50~60℃并保持20~30min,冷却至1~5℃进行过滤,经硝酸银溶液处理后,在1~10Pa,

10~

1℃的条件下干燥6~8h,制得抗菌粉体;(2)将生物碳颗粒与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按质量比1:10~1:15混合均匀,加入生物碳颗粒质量1~1.2倍的高锰酸钾,在50~60℃,30~40kHz超声反应4~6h,再将温度控制在1~5℃,加入生物碳颗粒质量0.1~0.3倍的过氧化氢,以800~1000r/min的转速搅拌10~15min后,离心分离并用纯水洗涤3~5次,再与生物碳颗粒质量80~100倍的纯水混合均匀,再加入生物碳颗粒质量20~30倍的氢氧化钠和生物碳颗粒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付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珍贝壳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