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施工时,先安装支护结构,然后浇筑地下室主体结构外墙和底板,在地下室主体结构上浇筑承台地梁,承台地梁上部浇筑有根部加厚层,根部加厚层和围护桩H型钢之间连接有混凝土传力带,混凝土传力带和地下室主体结构底板上浇筑有根部砖胎膜,支护结构上侧安装有围护圈梁,围护圈梁上连接有换撑型钢,地下室主体结构底板及外墙施工完成之后,可拆除换撑型钢,穿墙换撑型钢和止水钢板防水效果较好,在保证了地下室主体结构外墙的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较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安全。施工安全。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深基坑支护工程,具体涉及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合理地开发与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各大城市都在兴建或准备兴建地下工程,这就可能涉及深基坑工程。深基坑工程的突出特点是,其设计与施工除需保证深基坑工程自身的技术合理与安全外,还需控制其施工对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地上空间越来越紧迫,土地资源尤为珍贵,为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地下空间合理开发使用成为时代主流,越来越多深基坑工程开始出现,基坑支护形式趋于多样化。近年来,超大面积深基坑工程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对于超大基坑来说,基坑围护体系的施工关系到基坑施工的成败。
[0003]随着高层建筑和地下工程的大量兴建,出现了很多深基坑支护工程。城市密集的建筑群落中进行深基坑施工,对实际的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严格,它不仅要保证支护结构体系的安全,控制好周围基坑土体的变形,还要保证周围环境、特别是与其相邻的建筑物的安全。保证场地的高效利用,这就需要采用更为安全可靠的换撑支护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包括地下室主体结构以及位于地下室主体结构一侧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上侧安装有围护圈梁,地下室主体结构外墙侧面浇筑有根部加厚层,支护结构包括围护桩H型钢,根部加厚层和围护桩H型钢通过混凝土传力带连接,地下室主体结构底板上浇筑有承台地梁,根部加厚层位于承台地梁上部,混凝土传力带和地下室主体结构底板之间浇筑有根部砖胎膜,根部砖胎膜位于根部加厚层一侧,围护圈梁顶部设有围护结构顶部砖胎膜;
[0006]地下室主体结构内安装有换撑型钢,换撑型钢顶部和围护圈梁通过埋件板连接,换撑型钢根部通过支撑牛腿和地下室主体结构底板连接,换撑型钢通过止水钢板与地下室主体结构侧墙中心位置焊接。
[000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围护桩H型钢和混凝土传力带之间设置油毛毡。
[000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换撑型钢和支撑牛腿之间通过预埋铁件连接。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混凝土传力带一侧顶到围护桩H型钢。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埋件板与围护圈梁通过种植膨胀螺丝固定。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换撑型钢与埋件板用角焊缝满焊。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止水钢板截面形状与换撑型钢截面形状相同。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止水钢板厚度为4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时拆除支护结构换撑的问题,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换撑型钢可以保留至地下室主体结构外墙施工完成,减少了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的前置条件,保证了施工进度,穿墙换撑型钢和止水钢板防水效果较好,在保证了地下室主体结构外墙的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较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施工安全。
[0016]也可以应用在承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工程中,加快了基坑支护结构的拆除速度,进而加快了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减少了支护结构的时间,节省了基坑支护施工的成本,保证了基坑施工安全,穿墙换撑型钢保证了地下室外墙防水质量,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基坑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换撑型钢;2—止水钢板;3—埋件板;4—围护结构顶部砖胎膜;5—围护圈梁;6—地下室主体结构;7—支撑牛腿;8—预埋铁件;9
‑
根部加厚层;10
‑
混凝土传力带;11
‑
根部砖胎膜;12
‑
承台地梁;13
‑
支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0]请参阅图1,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包括位于地下室主体结构6一侧的支护结构13,支护结构13上侧安装有围护圈梁5,地下室主体结构6外墙侧面浇筑有根部加厚层9,支护结构13包括围护桩H型钢,根部加厚层9和围护桩H型钢通过混凝土传力带10连接,地下室主体结构6底板上浇筑有承台地梁12,根部加厚层9位于承台地梁12上部,混凝土传力带10和地下室主体结构6底板之间浇筑有根部砖胎膜11,根部砖胎膜11位于根部加厚层9一侧,围护圈梁5顶部设有围护结构顶部砖胎膜4;
[0021]地下室主体结构6内安装有换撑型钢1,换撑型钢1顶部和围护圈梁5通过埋件板3连接,换撑型钢1根部通过支撑牛腿7和地下室主体结构6底板连接,换撑型钢1穿过地下室主体结构6侧墙中心位置通过止水钢板2与换撑型钢1焊接,换撑型钢1规格采用H400*400*13*21。
[0022]围护桩H型钢和混凝土传力带10之间设置油毛毡,混凝土传力带10规格为C30,厚度为250mm。
[0023]换撑型钢1和支撑牛腿7之间通过预埋铁件8连接。
[0024]混凝土传力带10一侧顶到围护桩H型钢。
[0025]埋件板3与围护圈梁5通过种植膨胀螺丝固定。
[0026]换撑型钢1与埋件板3用角焊缝满焊。
[0027]止水钢板2截面形状与换撑型钢1截面形状相同。
[0028]止水钢板2厚度为4mm。
[0029]本专利技术的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基坑工程中的应用,提高了场内有限空间的利用率,减少了基坑支护施工成本,保证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快了基坑工程施工的进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在支护形式为斜抛撑支护的项目。
[0030]工作原理: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包括地下室主体结构6以及位于地下室主体结构6一侧的支护结构13,支护结构13上侧安装有围护圈梁5,施工时,先安装支护结构13,然后浇筑地下室主体结构6外墙和底板,在地下室主体结构6上浇筑承台地梁12,承台地梁12上部浇筑有根部加厚层9,根部加厚层9和围护桩H型钢之间连接有混凝土传力带10,混凝土传力带10和地下室主体结构6底板上浇筑有根部砖胎膜11,支护结构13上侧安装有围护圈梁5,围护圈梁5上连接有换撑型钢1,地下室主体结构6底板及外墙施工完成之后,待混凝土传力带10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之后,可拆除换撑型钢1,将换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凝土传力带的深基坑支护换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主体结构(6)以及位于地下室主体结构(6)一侧的支护结构(13),所述支护结构(13)上侧安装有围护圈梁(5),所述地下室主体结构(6)外墙侧面浇筑有根部加厚层(9),所述支护结构(13)包括围护桩H型钢,所述根部加厚层(9)和围护桩H型钢通过混凝土传力带(10)连接,所述地下室主体结构(6)底板上浇筑有承台地梁(12),所述根部加厚层(9)位于所述承台地梁(12)上部,所述混凝土传力带(10)和地下室主体结构(6)底板之间浇筑有根部砖胎膜(11),所述根部砖胎膜(11)位于根部加厚层(9)一侧,所述围护圈梁(5)顶部设有围护结构顶部砖胎膜(4);所述地下室主体结构(6)内安装有换撑型钢(1),所述换撑型钢(1)顶部和围护圈梁(5)通过埋件板(3)连接,所述换撑型钢(1)根部通过支撑牛腿(7)和地下室主体结构(6)底板连接,所述换撑型钢(1)通过止水钢板(2)与地下室主体结构(6)侧墙中心位置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H型钢支撑和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顺利,王雷,孙超,顾理想,姚远,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