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76415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31 19:09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循环,具有供制冷剂依次流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高温热介质回路,供在所述冷凝器中与所述制冷剂进行了换热的高温热介质循环;低温热介质回路,供在所述蒸发器中与所述制冷剂进行了换热的低温热介质循环;连接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和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多个车外换热器,能够导入该热介质;及转换部,对于具有多个的所述车外换热器中的每一个,能够转换到与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连接的模式、与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连接的模式及均不与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和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模式。的模式。的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空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本申请主张关于2020年1月31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20

15517号的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用于此。

技术介绍

[0002]作为搭载于包括汽车、卡车的车辆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例,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具备:制冷循环,具有压缩机、膨胀阀、蒸发器(热介质冷却器)及冷凝器(热介质加热器)并且供制冷剂循环;第1热介质回路,通过向蒸发器供给低温的热介质而使上述制冷剂与该热介质进行换热;及第2热介质回路,通过向冷却水加热器供给高温的热介质而使上述制冷剂与该热介质进行换热。
[0003]即,各热介质回路成为与制冷循环独立的循环路径。由此,能够在机室外完成制冷循环的同时,进行车辆的热管理。
[0004]在与将上述热介质与外部空气(机室外空气)进行换热的车外换热器连接的上述车辆用空调装置运行期间,在外部空气温度为冰点以上且在散热器内流动的热介质的温度为冰点以下的情况下,有时在车外换热器的表面冷凝的空气中的水分冻结,而附着霜(结霜)。若结霜进展,则有可能会阻碍散热器的通气性能。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装置中采用了如下结构:在发生结霜的情况下,向散热器供给高温的冷却水而去除霜。以往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23409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6]然而,若向散热器供给高温的热介质,则热介质的温度变得比外部空气温度高,因此无法从外部空气中吸热。由此,有可能无法进行基于热泵循环的供暖运行。
[0007]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除霜和供暖运行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08]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制冷循环,具有供制冷剂依次流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高温热介质回路,供在所述冷凝器中与所述制冷剂进行了换热的高温热介质循环;低温热介质回路,供在所述蒸发器中与所述制冷剂进行了换热的低温热介质循环;连接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和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多个车外换热器,能够导入该热介质;及转换部,对于具有多个的所述车外换热器中的每一个,能够转换到与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连接的模式、与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连接的模式及均不与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和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模式。
专利技术效果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能够兼顾除霜和供暖运行。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的系统图,并且是表示在强供暖模式下运行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的系统图,并且是表示在供暖除霜模式下对第一车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状态的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的系统图,并且是表示在供暖除霜模式下对第二车外换热器进行除霜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转换部的阀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图4的A

A线的向视剖视图。图6是表示第一阀芯中的第一连通路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表示第一阀芯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二阀芯中的第二连通路的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第二阀芯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第三阀芯中的第三连通路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表示第三阀芯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第四阀芯中的第四连通路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3是表示第四阀芯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结构)以下,参考图1至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0进行说明。车辆用空调装置100搭载于汽车、卡车等运输设备(车辆)上。即,通过该车辆用空调装置100来调节车辆内外的温度差。如图1所示,车辆用空调装置100具备制冷循环1、高温热介质回路2、低温热介质回路3、第一连接管路41、第二连接管路42、第三连接管路43、第四连接管路44及转换部5。另外,在图1至图3中,由实线表示处于开通状态的配管,由虚线表示处于截止状态的配管。
[0012]制冷循环1具有作为供制冷剂流通的配管的制冷剂管路11、配置于该制冷剂管路11上的压缩机12、冷凝器13、膨胀阀14及蒸发器15。这些压缩机12、冷凝器13、膨胀阀14及蒸发器15在制冷剂管路11上依次排列。并且,在制冷循环1运行的情况下,制冷剂也依次通过各装置。
[0013]压缩机12加压输送制冷剂管路11内的制冷剂。由此,通过压缩机12之后的制冷剂的压力及温度与通过之前的制冷剂相比上升。冷凝器13使流入该冷凝器13的制冷剂与在高温热介质回路2中流通的热介质(后述)之间进行换热。膨胀阀14通过降低通过该膨胀阀14的制冷剂的压力而使温度急剧下降。蒸发器15使流入该蒸发器15的制冷剂与在低温热介质回路3中流通的热介质(后述)之间进行换热。
[0014]高温热介质回路2具有:高温热介质管路23,将冷却水导入到上述冷凝器13;加热
器芯21及冷却器芯22,在该高温热介质管路23上相互并联配置;以及高温热介质用泵24,加压输送热介质。即,从冷凝器13流出的热介质能够分别向加热器芯21及冷却器芯22分支并流入。加热器芯21及冷却器芯22为配置于车辆的室内侧的换热器。加热器芯21及冷却器芯22使室内空气及室外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换热。另外,在供暖运行时能够进行如下运行:首先通过由冷却器芯22对空气进行冷却来去除湿气,然后通过由加热器芯21对该空气进行加温来抑制室内湿度上升的同时提高室温。
[0015]低温热介质回路3具有:低温热介质管路33,将热介质导入到上述蒸发器15;第一车外换热器31及第二车外换热器32,在该低温热介质管路33上相互并联配置;以及低温热介质用泵34,加压输送热介质。即,从蒸发器15流出的热介质能够分别向第一车外换热器31及第二车外换热器32分支并流入。这些第一车外换热器31及第二车外换热器32为配置于车辆的室外侧的换热器。第一车外换热器31及第二车外换热器32使室外空气与热介质之间进行换热。
[0016]第一连接管路41及第二连接管路42为连接高温热介质回路2和低温热介质回路3的的配管。即,热介质在这些第一连接管路41及第二连接管路42中流通。第一连接管路41及第二连接管路42相互并列。即,高温热介质回路2和低温热介质回路3根据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运行状态(运行模式),能够由这些第一连接管路41及第二连接管路42中的至少一者来连接。
[0017]第三连接管路43及第四连接管路44也为连接高温热介质回路2和低温热介质回路3的配管。即,热介质在这些第三连接管路43及第四连接管路44中流通。第三连接管路43及第四连接管路44相互并列。即,高温热介质回路2和低温热介质回路3根据车辆用空调装置100的运行状态(运行模式),除了上述第一连接管路41及第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其具备:制冷循环,具有供制冷剂依次流通的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及蒸发器;高温热介质回路,供在所述冷凝器中与所述制冷剂进行了换热的高温热介质循环;低温热介质回路,供在所述蒸发器中与所述制冷剂进行了换热的低温热介质循环;连接管路,连接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和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多个车外换热器,能够导入该热介质;及转换部,对于具有多个的所述车外换热器中的每一个,能够转换到与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连接的模式、与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连接的模式及均不与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和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中的任一个连接的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所述制冷循环中,在强供暖模式下,调节所述制冷剂的温度,以成为在所有所述车外换热器中与所述制冷剂进行换热的所述热介质的温度比外部空气温度低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所述制冷循环中,在供暖除霜模式下,调节所述制冷剂的温度,以成为在剩余的车外换热器中与所述制冷剂进行换热的所述热介质的温度比水的凝固点高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其中,所述转换部为能够改变所述高温热介质回路及所述低温热介质回路的流通状态的多个阀装置,并且具有:多个阀芯,呈以轴线为中心的圆柱状,并且沿着该轴线方向排列,能够围绕该轴线转动;阀壳,覆盖所述多个阀芯,并且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崇幸田边博隆羽濑知树太田将弘立野井秀哲仲户宏治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重工制冷空调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